天天看點

我的八十年代之 老野貓來了——叫花子來了

作者:牛國偉

老野貓來了

我小時候天天被吓,被吓的驚恐,快樂和幸福一直陪伴這我,我就是被吓大的。------

六、老野貓來了——叫花子來了

喵、老野貓來了。

有段時間,我怕叫花子比怕鬼還怕,因為大人經常說叫花子會來背小孩,把小孩背去當小叫花子。

但大人們從不防着叫花子,我熟悉的叫花子也不可怕,不但不可怕,還是我童年一種奇特的牽挂。

有一個女老叫花子,每年秋後都會來我們村子住七八天,漸漸的和村裡的人都混熟了,往往一進村就挨家挨戶打招呼,大家都是大哥妹子,大爹大媽稱呼,很熱情。有一年老叫花子來了,我老遠看見,就跑回家喊媽媽:“媽媽,老叫花子來啦!”剛剛喊完,老叫花子就到門口了。媽媽迎了出來,熱情有不好意思地說:“大嬸,你來啦!小娃不懂事,請多包涵。”老叫花子笑着說:“他三嫂,這孩子機靈着呢,又長高了,你忙着,我去看看大爺爺。”她順手給了我一顆糖,說着就朝大爺爺家去了。媽媽攆了出去,一直向老叫花子道歉。

媽媽回來後臉沉着,我知道話說錯了,當着叫花子是不能喊她叫花子的。一向和藹的媽媽那天打了我一頓,她說:“叫花子也是人,誰願意當叫花子?她是苦命人,我們要同情她。”

我自小不聽話,經常被打,每次被打,我總懷恨在心。唯有這次,我知道自己的确錯了,媽媽打我時我不敢哭出聲,眼淚一滴滴從眼睛裡流出,有幾滴流在嘴裡,我第一次嘗到了眼淚的味道:又鹹又苦又甜,從此,我知道了要尊重受苦的人,這是媽媽給我上的最有價值的一課。

老叫花子挨家打完招呼後就回到他的家——村裡烤棚的守火房裡。

到了晚上,大家忙活完了,有空的就就舀上一碗飯,彙集到守火房旁,送飯給老叫花子,老叫花子不白吃飯,她看着人漸漸來得多了就拿出快闆,一邊打快闆一邊唱。她唱的應該很好笑,因為大人們總是不時哄笑。我們聽不懂她唱什麼,就數着她吃了幾碗飯,她總是唱一會就要吃一碗飯,有一晚我數着她吃了八碗飯。

回到家裡,我問爸爸:“為什麼她能吃八碗飯?是肚子大嗎?”爸爸說:“要來的飯,吃多少都吃不飽。”

多年以後我搜集到兩句俗語:“花子吃不飽,好漢不欠債。”回憶爸爸說的話,深感民間智慧博大精深,一些看似粗俗的言語,少年時付之一笑的“老人言”,竟要我用一生解讀。

老叫花子一般在我們村子住七八天,除了幾個愛湊熱鬧的外,大人們一般隻在送飯的時候去聽她唱一晚。我們是天天去,聽着她快闆打的脆響,歌唱得高亢,時間聽常了,也記住了我們記得住的内容。弟弟記得她唱的的唱詞是:“大米飯呀真好吃!”每當弟弟學着老叫花子唱這句話時,總能把爸爸媽媽逗得大笑。

我們記住的是這幾句:“東邊有個李大嫂,本來她的年紀還在輕,娃娃已不少,老大老二在讀書,老三老四到處跑,老五老六會吃草,稀飯喂豬也要人。”

和我一般大的幾個小夥伴經常唱這這幾句唱詞玩。現在想一想,我最早的對音樂的感悟和對文學的熱愛是跟着老叫花子學的。比我大的孩子甚至學着自己制作快闆,學着老叫花子的樣子一邊打快闆一邊唱。這樣看來,村子裡的人們供了老叫花子幾碗飯,換得的是一頓文化大餐,從這一點看,誰施舍誰真不好說。

老叫花子來我們小孩子收獲巨大,大人們的收獲也不小,往往老叫花子走後很長時間大人都在悄悄議論:哪家給了幾碗飯,哪家一碗飯都沒有給,哪家給飯的時候盛得滿滿的,哪家給的時候飯剛蓋住了碗底------。由此看出哪家做人好,哪家不會做人,哪家有良心,哪家良心被狗吃了。

有一年,秋天如約而至,老叫花子卻沒有來。大家先是等,等到冬天,老叫花子沒有來,等到春天,老叫花子沒有來。等到下一個秋天,老叫花子也沒有來。老叫花子去哪裡了?打聽的結果是老叫花子老了,走不動了,還好,隔縣的一戶好心人收留了她。

老叫花子是我們喜歡的叫花子,那時候也有我們不喜歡的叫花子。有一個二十多歲,身強力壯的叫花子大家就不待見,大人說:“好手好腳,年輕力壯的小夥子,要什麼飯!不給!”

我們也看不起這個叫花子,每當他來到我們村子,一群小孩子就跟在他身後攆他走:“叫花子,要飯撐肚子,小尖刀戳脖子,小簸箕裝腸子------。”喊一陣這個叫花子就會回頭攆我們一陣,小夥伴們一邊逃跑一邊喊,直到這個叫花子離開村子。這個時候大人決不幹涉,他們隻是沒有張口罵,在心裡,他們也在罵這種不義的乞讨。

我們小時候把攆叫花子當成非常刺激的遊戲,我們甚至會盼這樣的叫花子來,小夥伴們好攆叫花子玩。

後來我認識了更多的叫花子,比如乞讨興辦義學,被慈禧太後嘉獎的武訓,會降龍十八掌的喬峰,打遍天下無敵手的蘇乞兒,他們都是叫花子中的佼佼者,所謂行行出狀元,他們乞讨功成名就,也讓人刮目相待。

我們當地也有兩個聞名全縣叫花子:朱十六和大老憨。

請家鄉的父老鄉親原諒我用了他們的真名,我不是在诋毀他們,我是在紀念他們。他們一生屈辱,不該随風而逝。

朱十六是我們當地名聲最大,影響最深的一個叫花子,我們小時候沒全縣沒有幾個人知道縣長是誰,但是沒有任何人不知道朱十六是誰。

她曾經是個妥妥的學霸,有着遠大的前程,但是被愛情沖昏了頭腦,在聯考時幫坐在自己後面的白馬王子作弊:把自己的試卷換給白馬王子。白馬王子考取大學後海誓山盟,答應愛她一輩子,熟料他去讀大學隻一個月就移情别戀。朱十六怎麼也想不到自己會為愛瞎了眼,越想越氣,積氣成疾,慢慢瘋了,最後成了一個最有水準的叫花子。

她出名的原因一是很多家長老師用她的例子教育為愛癡狂的學生。

二是她寫得一手好字,我讀國小五年級時看過她寫了貼在大街上“大字報”,内容是控訴抛棄她的白馬王子的罪行,當時她一時清醒一時颠,所寫内容半通不通。人們圍着看,有人一邊念一邊歎息:“好字!好字!可惜了!”人們很惋惜。

三是她經常把自己打扮得花枝招展——穿演戲的破衣服,頭上插着各種各樣的花朵,常常說自己是七仙女下凡。她一段時間出現在大庭廣衆之下,一段時間又消失得無影無蹤,真像個仙人,人們覺得很離奇,等明白真相後有覺人性很醜惡。她的傳奇經曆是我們縣善惡美醜的縮影。

四是人們常常用她的名字“朱十六”來罵自己想罵人。

五是有人在選舉時不斷投票選舉朱十六,有個學校選校長,朱十六得票最高。

------

是以,她是那時當地家喻戶曉的名人,他是人們吹牛談天永遠也講不完的話題。

小時候經常會碰到朱十六,我們當時隻是把她當做一個叫花子,“勇敢”的同學有時候會跑去打她一下,然後逃跑,這時朱十六就一邊罵一邊在後面追。她從來沒有追到任何一個小孩,這一場場追逐就是一場場遊戲。

我工作以後碰到朱十六兩次,一次是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她跟在一個小孩後面撿那個小孩嚼過的甘蔗渣,将嚼過的甘蔗渣放在嘴裡再嚼一遍,撿了幾次她不撿了,指着小孩對看着她的人大聲說:“這小孩,饞死了,甘蔗嚼得一點水都沒有。”人們哈哈大笑。

再一次碰到朱十六是我騎着摩托回家,那是一個陰冷的黃昏,在幾垛玉米杆旁邊,我一眼瞥見裹着一條髒床單,瑟瑟發抖的朱十六,從她身邊經過時我刹了一腳車,正巧和她對視,我看見了一雙祈求,哀怨,清醒的眼睛,裡面透着一種倔強的堅定——這決不是一雙瘋人的眼睛。一路上,我一直感覺這雙眼睛在灰蒙蒙的天空中盯着我,讓我有一種莫名其妙的惶恐。後來我檢視了許多有關“精神病”患者情況的資料,得知有的“精神病”患者其實慢慢的已經好了,但是,他已經迷失在自己的世界,再也不願意回到正常的生活。從與朱十六對視後,我認為她就是這樣的人。

從此後,我再也沒有見過朱十六,她應該是死了。

大老憨剛開始時與朱十六齊名,據說成為叫花子前是個大學生,那時全縣也沒有幾個大學生。他的傳奇經曆也可以講三天三夜。我小時候經常看見他穿着一件又髒又油的軍大衣,像一個木樁一樣坐在或者是站在一家飯店門前,早上去上學看見他怎樣站着坐着,下午放學時還是這樣坐在站着,第二天看到也是如此,似乎終年都是這樣。與朱十六的活潑不同,他就像枯死的樹樁,定在某處沒有一點聲息,沒有一點生氣。

慢慢的,這個木樁怎麼樣了?這個木樁去哪裡了?人們都忘了。

再後來,我又認識了許有錢的叫花子,他們窮得隻剩下錢,聚财千萬,戴着功成名就的帽子,但幹的是叫花子的行當,靠的是乞讨。

對此,本老野貓很鄙視,不免要罵一句:“你這個花子!”

罵過之後有時靜思:我自己也曾日思夜想成為這樣的花子,也差點成為這樣的花子。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