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拾娛君。
最近我比較喜歡重刷香港老電影,剛看完沈殿霞、董骠的《富貴逼人》系列,黃百鳴的《開心鬼》系列,以及成龍的《A計劃》上下兩部。
影片中或無厘頭搞怪,或精彩打鬥的場面,時至今日再看,依舊很經典。
除了回憶這些經典場面,影片中的很多台詞和設計也頗有深意。

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幾乎每一部電影中都會出現,“我們作為中國人”類似的台詞,以及強調家國曆史的場面。
以前看這些香港電影隻覺得好看、好笑,如今再看,總能深刻感受到那個年代的香港電影人,滿滿的愛國情懷。
我為什麼會說這些?
近日袁詠儀和張智霖的兒子在網上出現失言行為,被很多網友質疑存在立場問題。盡管袁詠儀很快下場解釋,也沒有徹底打消網友的猜測。
袁詠儀表示,“我們一家愛國愛港,支援一個中國,這是毋庸置疑的事實”,同時她也檢討自己,“平時疏于規範兒子的用詞,為人父母,确實有錯。”
從袁詠儀張智霖夫婦往日的表現來看,他們的愛國心的确不用質疑。但是從這件事來看,作為家長,對下一代的愛國教育容不得半點松懈。
今天,拾娛君就為大家盤點6位名副其實的愛國港星,他們中有人已經離世,有人依然活躍在大衆視線中,每一位都是袁詠儀兒子學習的榜樣。
劉德華。
“能紅一兩年的明星,是有運氣; 能紅一二十年的,是有道行; 能紅一輩子的,那人的名字叫劉德華。”
這句話是我認為對劉德華最高的評價。
出道以來,勤勤懇懇努力做好自己,“笨小孩”一躍成為了“四大天王之一”,從此火了幾十年。
正如王晶所言:“從沒見過比他更努力的人。他真的是不斷修正自己,不斷把自己打磨得更好。”
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帥也。
有才,有能還不夠,最重要的還是人品、德行,這才是決定一個人走得長遠的根基。
劉德華幫助圈内人的故事就不多說了,鄭則仕、張衛健、甯浩、王寶強、林家棟等很多藝人,都曾受過劉德華的幫助。
今天,拾娛君還是想講一下劉德華的愛國情懷。
在劉德華心裡,家國大事重于一切。
網上曾流傳着一張劉德華下跪的照片,那是拍攝于汶川地震期間,劉德華在香港組織了500多名藝人呐喊關注汶川,奉獻愛心。
這次慈善之舉共募得3000多萬全捐給了災區,期間他數次淚流不止,并下跪感謝所有支援慈善活動的朋友。
在此之前的1991年華東水災,劉德華向災區捐款500萬。并參演了香港電影史上空前絕後的愛心電影《豪門夜宴》。
這部電影,成了港片輝煌期最美好的時光,也成為了那個時代的香港藝人愛國心和責任心的集中展現。
在那個輝煌的時代裡,他們衆志成城,一呼百應,為祖國貢獻着自己的力量。
梁家輝。
在《豪門夜宴》這部電影中,還有我們熟悉的愛國影帝梁家輝。
這位業界公認的實力派演員,素來就有“千面影帝”的稱号,每一種角色,他都能演到極緻,梁家輝的演技不用多說。
他的愛國情懷,遠比電影更值得讓更多人知曉。
上世紀80年代,台灣還是香港電影比較重要的市場,那時台灣所謂“文化局”明令禁止台藝人拍大陸片,港片自然也受到相應管控。
1982年,24歲的梁家輝第一次來到北京,拍攝李翰祥導演電影《垂簾聽政》和《火燒圓明園》,是以被台灣電影市場封殺。
剛憑借《垂簾聽政》成為香港電影史上最年輕的金像獎影帝,轉眼就被封殺,無戲可拍淪落到街頭擺攤謀生。
但梁家輝從未後悔,他說,“我一個中國人來内地拍戲有什麼錯?”
即便是所謂“文化局”以“隻要簽署悔過書就對其解封”為誘惑,硬氣的梁家輝依然不為所動。
在北京拍戲的那段時間,他親眼見到了祖國的大好河山,了解到更多的中國近代史,心中的家國觀念愈加成熟且強烈。
也就是從那時開始,梁家輝的愛國心愈發堅定。
2019年的香港事件中,有些明星選擇模棱兩可的态度自保,但梁家輝卻無所畏懼,不僅在公開場合表明正确立場,還冒雨下場支援。
30多年過去了,梁家輝老了,但是他的愛國心一直沒有變。
馬蹄露。
彼時跟梁家輝一樣堅持正确立場的,還有譚詠麟、陳百祥、馬蹄露等人。
很多人可能對“馬蹄露”這個名字不太熟悉。
其實她是TVB黃金配角,《金裝四大才子》《天龍八部》《陀槍師姐3》《大帥哥》《鹿鼎記》等經典TVB大劇中都有她的身影。
隻不過她的戲路比較窄,隻能出演一些“醜”女人、“壞”女人的角色,但她并沒有放棄自己,每一個角色她都會用心對待。
她讓觀衆印象最深的角色,莫過于1997年TVB的《真情》中Maymay一角。
劇中,她将Maymay的刁蠻任性演繹得淋漓盡緻。以至于有網友曾表示,忍不住想進電視機裡去“掐死”她。
介于她的出色表現,1997年《萬千星輝頒獎禮》上,TVB特别為她增設了唯一一個“最厭惡角色獎”。
但就是這樣一個令人厭惡的“醜女人”,現實中也曾感動無數網友。
依舊是在2019年香港事件期間,一天深夜,馬蹄露看到一群黑衣蒙面的壞人正在破壞銀行櫃員機,于是便趕緊拿起手機拍攝。
本想震懾一下他們,讓他們停止破壞。可沒想到,那些人已經喪心病狂,直接沖過去搶奪馬蹄露的手機,并對其毆打。
事後,馬蹄露下巴縫了四針,後腦勺縫了七針,還不算身上的多處瘀傷。有很多記者希望能夠采訪她,都被她一一婉拒。
馬蹄露表示,“我是一名藝人,不想讓人覺得我要借題炒作。”
有人問她下次碰到類似的事還會做嗎?
她說,“會。事後回想是挺後怕的,家人也很為我擔心,可是,我不後悔。如果重新來過,我還會這麼做。這是作為一名香港普通市民的良知。”
事實上,她一直以來都堅定自己的立場,不止一次表達對祖國的熱愛,感慨作為一名中國人的驕傲,呼籲年輕人要多學曆史,愛國愛港。
都說她是“最醜女明星”,其實愛國敬業的馬蹄露,很美。
陳百祥、梅豔芳、張國榮。
說到愛國港星,必然少不了陳百祥。
1950年出生的陳百祥,經曆了殖民時期的黑暗苦難,見證了香港回歸後的飛速發展,也深刻認識到祖國繁榮昌盛、和平穩定的來之不易。
正因為熟悉曆史,才倍感珍惜當下。
他曾不止一次在公開場合發表愛國言論,一句“我出生就是中國人”聽得觀衆熱血沸騰。
在他看來,愛國是堂堂正正的事,是不需要有任何畏懼的事,即便是受到騷擾、威脅,他依然堅定不移表達自己的正确立場。
作為公衆人物,他希望能夠喚起更多人的愛國心。
事實上,細心留意你就會發現,如此堅定愛國的港星還有很多。
比如,梅豔芳曾很多次在各種場合表達過自己對祖國的熱愛,在一次采訪中她曾表示,“看到同胞遭受苦難,心裡會一下子很疼,會很着急。”
“香港的女兒”這個稱呼,是指梅豔芳代表了香港精神,同時她也是一代香港人愛國愛港的縮影。
比如,“哥哥”張國榮,作為世界級巨星,他在接受國際上的一些采訪時,總是特意強調自己是中國人。
受邀擔任1998年柏林電影節評委時,他特意一身唐裝出席,他說,“要讓全世界看到這個評委來自中國。”
……
經常聽到有人感慨“香港電影沒落了”,黃百鳴在近日的采訪中也提到,現在的香港電影處于青黃不接的尴尬局面。
縱然香港電影的輝煌不再,或許,一個時代結束了,但是一代香港電影人的愛國心從未改變,反而愈加堅定。
再回到袁詠儀兒子失言這件事,相信袁詠儀張智霖夫婦會對兒子進行愛國教育,上述這些愛國港星,每一位都是他學習的榜樣。
文 | 拾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