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奇遇 Dream VR 體驗:離元宇宙還很遠,但不影響它的出色

最近一段時間,很多人被元宇宙搞得一頭霧水,不過作為硬體玩家,與其去研究模糊不清的概念,我更願意站在産品角度去了解它。三四年前,我曾體驗過 Oculus Go VR 一體機,雖然它的效果距離元宇宙描繪的願景還很遠,但這款裝置大大降低了普通人感受虛拟現實的門檻,也給我帶來了不少樂趣和新鮮感。

時隔多年,借着元宇宙的東風,許多 VR 廠商又推出了全新一代一體機頭顯,而專注影視内容和 VR 生态的愛奇藝奇遇也更新了旗下的 Dream VR 一體機,作為一款售價不足 2000 元的産品,它有着骁龍 XR2 旗艦晶片和 6DoF 的空間自由度,簡單來說,相比起三四年前的産品,它在硬體性能上有了大幅度提升,那體驗方面是否能更進一步呢?抱着好奇的心态,我對它進行了一次體驗。

不毀發型的頭箍、6DoF 空間自由度

愛奇藝奇遇 Dream VR 的整體造型與 Oculus Quest 2 比較相似,它們都采用了雙搖桿設計,相比我多年前使用的單搖桿的 Oculus Go,雙搖桿的奇遇 Dream VR 擁有更多操作方式,尤其是在遊戲場景下(比如音遊),左右手可以組合操作,可玩性也更高一些。

奇遇 Dream VR 體驗:離元宇宙還很遠,但不影響它的出色

除此之外,奇遇 Dream VR 還支援 6DoF 自由度,6DoF 具體指的是,除了能夠檢測頭部 3 個方向視野變化外,它還可以檢測到身體前後移動、左右移動和上下移動。更高的自由度意味着能夠更真實地模拟互動場景,沉浸感也更強。

奇遇 Dream VR 體驗:離元宇宙還很遠,但不影響它的出色

頭顯主機前面闆四角,分别有四枚紅外攝像頭,頭戴時可以通過攝像頭感覺外部環境,以便于空間定位。此外,主機上方還有 Type-C 充電口、耳機孔以及散熱開孔。散熱開孔也就代表内部擁有風扇,重度使用時可以有效降低核心溫度,以便性能穩定釋放,至于風扇噪聲,在使用時幾乎不會受到影響。

奇遇 Dream VR 體驗:離元宇宙還很遠,但不影響它的出色

奇遇 Dream VR 采用了隐藏式近場揚聲器,這也是 VR 一體機的常見配置,在使用時即便不帶耳機,你也能感受到基礎的立體聲效果,而音量調節按鈕則放在了頭顯底部左側。

奇遇 Dream VR 體驗:離元宇宙還很遠,但不影響它的出色

佩戴方式上,奇遇 Dream VR 采用了可調節式頭箍,通過後側的旋鈕可以快速調節頭箍的松緊程度。

奇遇 Dream VR 體驗:離元宇宙還很遠,但不影響它的出色

相比于綁帶式設計,它的适用性更廣,無論小孩還是大人都可以找到适合的佩戴尺寸,而且最重要的是,頭箍式設計不會像綁帶一樣壓扁頭發,當你在元宇宙裡暢遊時,再也不必擔心現實世界中的形象問題了。

奇遇 Dream VR 體驗:離元宇宙還很遠,但不影響它的出色

佩戴舒适型方面,奇遇 Dream VR 的面罩空間比較大,像我這種戴眼鏡的玩家也能直接佩戴,面罩的材質為柔軟且有彈性的黑色海綿,它可以有效隔絕外部光線。面罩下方的三角缺口是留給鼻梁的空間,也許是我鼻子比較小,佩戴後如果眼睛朝下看的話,還是可以發現一絲縫隙,不過這正合我意,因為通過縫隙可以觀察到自己所處的位置是否安全,地面是否有障礙物等。

奇遇 Dream VR 體驗:離元宇宙還很遠,但不影響它的出色

搖桿方面,黑白撞色設計比較美觀,黑色圓環中有定位傳感器,可以讓頭盔追蹤搖桿的位置,搖桿在握持上足夠貼合手掌,馬達的振感也不錯,主要的操控鍵位布局科學,不過最下方的按鍵稍有些靠下,另一個不足的是搖桿做工比較一般,拼接處可以觀察到一些縫隙。

奇遇 Dream VR 體驗:離元宇宙還很遠,但不影響它的出色

目前最便宜的旗艦級 VR 一體機

文章開頭我們就提到,奇遇 Dream VR 是一款成本效益非常高的頭顯,這主要是因為它在不到 2000 元的售價内,配備了旗艦級的高通骁龍 XR2 晶片,同時還支援 6DoF 自由度,是以在性能和操控方面基本看齊了旗艦級一體機頭顯。

骁龍 XR2 是高通專門針對 AR/VR 裝置開發的定制晶片,相比于多年前 VR 裝置所采用的骁龍 835 晶片,XR2 的 CPU 和 GPU 性能提升了 2 倍,AI 性能提升了 11 倍,同時也支援如今的 WiFi-6 等标準。而在存儲方面,奇遇 Dream VR 配備了 8GB LPDDR4X 記憶體、128GB UFS3.1 閃存,在 1999 元的價格區間内,這樣的配置和存儲已經非常大方了。

比較遺憾的是螢幕素質,雖然它的晶片完全撐得起更高規格的分辨率,但受限于價格定位,奇遇 Dream VR 的螢幕隻支援到了 2560×1440 分辨率,如果按照單眼分辨率算的話隻有 1280×1440,我在觀看時可以明顯感覺到顆粒感的存在,至于重新整理率方面則支援 72/90Hz。

續航方面,奇遇 Dream 配備了 5500mAh 的電池容量、實測滿電狀态下持續玩遊戲可以支援 2 個小時左右,看電影的話則支援 3 小時左右,在一衆 VR 一體機中算是很出色的水準了。

背靠愛奇藝影視,還有三款免費遊戲

目前來看,絕大多數 VR 裝置還是會把平面互動的邏輯照搬到 VR 世界中,這也更符合如今使用者的操作習慣。奇遇 Dream VR 一體機也是如此。

系統 UI 方面,奇遇 Dream VR 的整體風格比較簡潔,它的界面為暗色風格,觀看時對眼睛刺激比較小。首頁一共分為 4 個闆塊,分别對應 Dock 欄上的四個圖示,分為應用商店、線上影院、資源庫(包括我的應用、相冊、檔案等)、設定。除此之外,在首頁上你也可以實時檢視搖桿和主機的電量、網絡資訊和快捷設定等等。

奇遇 Dream VR 體驗:離元宇宙還很遠,但不影響它的出色

在系統内部,當你将搖桿舉起時,畫面中也會出現對應的虛拟搖桿,而且搖桿上的按鍵都會進行标注,對于還不太熟悉按鍵布局的新手來說非常友好。

奇遇 Dream VR 體驗:離元宇宙還很遠,但不影響它的出色

背靠愛奇藝豐富的影視資源,奇遇 Dream VR 内部提供了很多可觀看的電影、電視劇、動漫、綜藝等,不過大部分資源都需要開通會員。我這裡以今年火熱的高分電視劇《山海情》為例,可以發現和大多數 VR 播放器一樣,奇遇 Dream VR 一樣模拟了電影廳巨幕的場景,沉浸感還是比較強的。

奇遇 Dream VR 體驗:離元宇宙還很遠,但不影響它的出色

遊戲資源方面,奇遇 Dream 系統内附贈了總價值 187 元的 3 款遊戲,它們的的玩法比較簡單,制作水準也相對不錯。

奇遇 Dream VR 體驗:離元宇宙還很遠,但不影響它的出色

首先是《樂動未來·音計劃》,從名字上就能發現,這是一款很容易上手的音遊。我最早接觸的音遊還是前幾年比較火熱的《節奏大師》,而奇遇 Dream 裡則更新成為了 VR 版本,在遊戲中,你可以自由揮舞手中的兩把光劍,跟着音樂節奏擊打迎面而來的音符塊,有些類似于《水果忍者》+《節奏大師》的結合,另外,遊戲中還會出現一些障礙物和炸彈,得益于 6DoF 自由度的支援,你還可以向左向右閃躲、或者蹲下躲避。

奇遇 Dream VR 體驗:離元宇宙還很遠,但不影響它的出色

第二款是《職業乒乓 VR》,老實說在體驗之前,我對這款遊戲的期望值并不高,因為乒乓球的操作方式非常多樣化,即便是 VR 遊戲,也很難完全還原真實運動感受。不過體驗之後,我發現它的效果有些超出我的預期。首先是實體系統還不錯,乒乓球擊打力度、在桌面上的運動軌迹,都很符合真實場景,而且機器人的水準也很高(複雜模式下),幾乎所有的球都能接到,不過對于玩家來說,同樣也隻能進行簡單的接發球,如果是扣殺、旋球、吊球這類比較快速複雜的運動就很難捕捉到了。

奇遇 Dream VR 體驗:離元宇宙還很遠,但不影響它的出色

最後一款是《危機行動隊 2》,這是一款很經典的射擊類遊戲。在遊戲中,你最開始隻有一把手槍,攢到足夠的金錢後可以更換自動步槍、輕機槍等更強的武器,這款遊戲的真實性比較強,你可以模拟真實的換彈夾、而在射擊場景中會有來自四面八方的敵人,遊戲時刺激感還是比較強的。不過畢竟是遊戲,你還有種超能力——通過觀察子彈軌迹進行躲避。

離元宇宙還很遠,但不影響它的出色

經過我的體驗後,相比起三四年前的 Oculus Go,如今的愛奇藝奇遇 Dream VR 确實得到了長足進步。它支援兩個柄和 6DoF 自由度,遊戲中有了更多玩法和體驗。而 XR2 晶片的加持也讓它的性能也增強了許多,同時還成為了 2000 元以下唯一具備旗艦配置的一體機産品。當然它也有一些遺憾,最大的不足大概就是顯示素質沒有太多提升,不過作為一款嘗鮮裝置的話也算合格。

文章最後,我還想分享一下對現階段 VR 裝置的看法。首先要說明的是,即便如今的晶片性能已經提升了很多,但從産品定義的角度來看,如今的 VR 裝置相比前幾年依然沒有發生質的變化,而隻是圍繞性能和已有操作方式的提升而已。在這種情況下,其實距離元宇宙的場景還很遙遠。另外,其實對于元宇宙來說,硬體産品的進步隻是其中的一環,而相關資源和生态的建立也同樣十分重要。

現在看來,我們其實更适合把 VR 一體機當成一種簡單的娛樂裝置。多年之前,我曾經把我的 Oculus Go 分享給家人朋友體驗,通過兩塊小小的透鏡,讓他們感受到了刺激緊張的遊戲,觀賞到了模拟真實場景的影片,而對于我來說,更大的成就感在于,當看到他們臉上浮現出驚歎不已的表情時,那種心情是非常滿足的。是以如今也一樣,奇遇 Dream VR 同樣可以讓你的親友感受到生活中難以接觸到的奇妙場景,如果你對 VR 一體機感興趣的話,不妨也去體驗一下吧。

本文由極客公園 GeekPark 原創釋出,轉載請添加極客君(ID:geekparker)。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