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靈明光子CEO臧凱:dToF助力實體世界和虛拟世界的連接配接,建構數字世界眼睛|WISE2021新經濟之王大會

作者:36氪

12月13日-15日,36氪WISE2021新經濟之王峰會在上海舉行,今年我們以「硬核時代」為主題。“硬核”是當下時代和大環境帶給中國新經濟企業的挑戰和機遇,一方面要求企業關注技術創新、找到自身“硬核”壁壘;另一方面要求企業回饋社會,展現更多“硬核”責任與擔當。在從商業模式創新的“應用時代”邁向技術創新的“硬核時代”之際,我們與上百家硬核企業彙聚一堂,聚焦宏觀政策、智能制造、半導體、新能源、新消費等熱門賽道,全方位探讨各領域如何建構以創新驅動的硬核競争力。

靈明光子CEO臧凱認為,未來數字化會加強虛拟世界、數字世界與現實世界的聯系,而場景主要分為室内場景和室外場景,室内場景的主要終端是手機,室外場景的主要終端是汽車。

靈明光子CEO臧凱:dToF助力實體世界和虛拟世界的連接配接,建構數字世界眼睛|WISE2021新經濟之王大會

靈明光子CEO臧凱

臧凱表示,蘋果引用dToF的雷射雷達,和索尼推出基于dToF SPAD的單光子探測器的雷射雷達晶片,背後的技術趨勢都是走內建方案,而高精度的dToF會讓硬體看得更清晰、精确、功耗更低。

大家好,我是靈明光子的臧凱。很高興跟大家一起分享和同步靈明光子的近況。

今天的主題是硬核科技,很長一段時間,業界對靈明光子的主要看法是,我們主要做dToF晶片,今天我想分享的是:dToF如何成為數字化世界的慧眼。

首先闡述一下什麼是數字化。我們的感受是,數字化把實體世界逐漸映射到數字世界,包括人與人之間互動方式,如鬥地主,我們從線下轉到線上;比如打車,我們把車的位置資訊映射到軟體系統中,所有這一切,都是把業務模式逐漸從線下改到線上。

我們的看法是,未來數字化會加強虛拟世界、數字世界與現實世界的聯系。基于手機、汽車、AR、VR等端,相關軟體生産了大量資料,數字化世界所蘊含的海量資料需要依托雲端進行計算和存儲,而我們的管道——各個通訊機構所鋪設的裝置和5G,是基礎的設施。當我們思考數字化如何加強現實聯系時,我們會發現,3D是重要的一環,測距、定位、模組化,一環比一環提升了對于3D技術本身的要求。

當思考平時所處的場景時,我們可以把這個場景歸為兩類:室内和室外。

室内的話,除了采用專業的裝置做場景掃描之外,最好的終端就是手機。大家也觀察到,蘋果手機運用了dToF的傳感器,希望利用手機終端進行場景的掃描,而AR、VR虛拟現實的眼鏡和手機,也希望作為終端進行定位,保證我們的實際互動有精準的定位。

對于室外來說,雷射雷達是最好的模組化和定位的産品,這也是為什麼手機公司開始做汽車,其實也可以映射到,汽車公司未來也會做手機,汽車和手機這兩個重要的應用場景在數字化世界裡,無非針對的是室内與室外兩大應用場景。我們認為未來這會發生統一。晶片公司也一樣,晶片公司不管是AP還是作業系統,都在逐漸把室内和室外系統做統一。

靈明光子CEO臧凱:dToF助力實體世界和虛拟世界的連接配接,建構數字世界眼睛|WISE2021新經濟之王大會

在這個基礎上,我們分享一下過去兩年時間行業裡發生的兩件大事:

第一,蘋果引用了dToF的雷射雷達,相比于傳統拍照時直接呈現一張照片,蘋果的雷射雷達隻打出了有限的點,是以功耗非常低,非常适合在移動端使用。當我們把雷射雷達與RGB攝像頭進行比對時,我們可以精準地進行物體模組化和場景模組化;當我們隻用雷射雷達時,非常适合用來做定位或者用來做測距,幫助做主動拍照,提升影像系統。它發生在消費端,針對更多的是室内場景。

第二,索尼今年年初推出了基于dToF SPAD的單光子探測器的雷射雷達晶片。對于索尼來說,索尼同時推出了自己的應用方案,它是基于Mems的一套掃描機制。接收端完全一樣,整個技術方案會跟蘋果手機方案高度接近,隻不過它過了車規。

為什麼要做這種內建方案?因為相比于傳統的雷射雷達,這種方案可以提升更遠的距離和更高的成本效益,能更好地保證無人駕駛、自動駕駛的品質和性能。這是索尼呈現出的給所有汽車廠商Tier1呈現出來的最終效果。

這兩個行業大事件在過去兩年之中,它們的背後都利用了3D堆疊的SPAD dToF技術。這一技術,我們是把兩個晶片的矽圓表面一層做探測器,下面一層做電路,直接把兩個晶圓做混合建合的技術,對齊在一起,做成更高性能的探測器。

這套技術,我們去年也分享過。當我們希望把面陣、模組化、定位做到極緻的時候,我們需要有3D堆疊dToF的技術,它非常适合做高端的雷射雷達,也非常适合在移動端使用。對于普通電路設計,我們把探測器和電路做在一起的時候,相對來說它的優劣勢難度低,但性能也低,非常适合做單點,以及非常有限的小面陣,極大的符合了AIoT的應用。

簡單介紹一下dToF的工作原理,相對于傳統的探測器來說,單光子探測器在一個光學脈沖周期之中隻會觸發一次,這個時候我們需要打出多個光脈沖,如蘋果的方案一樣,才能最終生成一張統計直方圖,這張統計直方圖的資料量相比于傳統的探測器多非常多,但是我們能利用海量的資料量對場景進行更好地識别。當然這裡有不同的成像方式。不論是單點、散點、掃描,還是直接的面陣方案,都可以更好地适配未來3D世界掃描和模組化的要求。

靈明光子延續了上一套思維流程,結合數字化世界的需求,做先進的SPAD技術,為雷射雷達和消費電子提供3D傳感器晶片。對靈明光子來說,我們是一家成立三年半的企業,不論在深圳和上海,我們得到了各個地方和政府的支援、認可。我們的企業文化也是希望通過技術驅動為優先,實作更早的商業落地。

相比于多目攝像頭結構光子的方案,靈明光子更注重dToF的技術方案,它所主打的希望在更低功耗、更遠距離、更高精準度,以及更強的對環境光适應能力方面有所突破和進展。

靈明光子目前的三大産品高度基于3D堆疊這一硬核技術産生,當我們想做一款3D堆疊dToF傳感器的時候,最表面上一層探測器的性能要優化,我們把探測器本身作為産品,作為矽光子倍增管來供給給雷射雷達客戶,這也是目前行業正在進行的一個進展,逐漸地從APD疊代到矽光倍增管,再由矽光倍增管逐漸疊代到目前索尼的方案,一個3D堆疊的SPAD探測器的晶片,隻有這樣雷射雷達的成本才能大幅度降低,甚至未來的成本可能比手機裡的模組成本高不了太多。

另外一條産品線是靈明光子在業界相對更為知名的産品線,就是單光子成像陣列,也就是3D堆疊的方案。我們是國内唯一一家,也是全球範圍内為數不多的幾家能夠提出和定制3D堆疊單光子探測器傳感晶片方案的公司,因為這個方案的要求不僅是晶片的設計難度,更多也有模組設計和算法比對上的難度,在這裡我們成功地推出了Demo,落地場景分别是手機、AR、VR、機器人的應用,包括智慧物流和車載。如果不是用3D堆疊的方案,我們也有一些單點和有限點的産品線,偏向于快速落地和國産替代的過程,我們與合作方一起推出了單點的産品。

看一下目前各個産品的進展和狀況:

第一條産品線單光子探測器性能是最優的,如圖是市面上性能最好的貨架産品,對于靈明光子第五代探測器晶片來說,我們實作了更高的效率和更小的串擾噪聲,性能名額上是大幅度躍進的,而且從溫升系數上來說也得到了更強的穩定性。基于此,我們推出了一套基于單光子探測器的解決方案,對于客戶來說可以直接基于單點的産品直接進行使用。

第二個産品線是國内首款、國際領先的3D堆疊的面陣。我們和合作方一起生産了一款針對消費品使用的小型模組。晶片上偏藍紫色部分全是探測器,它的電路通過堆疊技術內建在底下的,分辨率是HQVGA240x260,基本與之前蘋果手機上SPAD像素分辨率接近。我們同時評估了一個評測套件,在國際上性能最好的面陣産品的現貨産品。

這個面陣性能好在哪裡?無論是在雷射雷達、消費類,國際上的龍頭企業采用了這個技術,在這裡我們展示出了成像效果,一方面作為單光子探測器的面陣來說,在動态的人臉成像上哪怕對于HQVGA的分辨率來說也實作了相當不錯的成像效果。另外對場景的模組化,如圖這是室内實驗室,縱深12米左右,可以看到室内12米左右的範圍,基于手機所能支援的功耗可以清晰地做出場景的模組化,準确地還原産品系列,并且做到了全距離的高精度地還原。同時我們也與合作方一起合作,對室外包括室内遠距離進行測量,我們成功地發現利用3D堆疊這一技術,可以實作在室内的超遠距離,其實通過改良發射端與發射端之後,真正實作了索尼之前在業界推出的雷射雷達方案并不是遙不可及。

第三個産品線,是基于綜合性能、極高成本效益的單點或者有線點的dToF的傳感晶片,适用于智能手機和PC端的主動對焦以及掃地機器人、相關機器人上的應用,顯示了靈明光子在短時間内推出能夠實作落地産品的速度和性能。

我們真正的出發點,是希望能夠提供一套平台技術,服務于未來的數字化世界,在這個世界裡既包括物聯網所需要的AIoT、單點、有限點的傳感晶片,同時我們也準備好了室外雷射雷達與室内手機、AR、VR眼鏡所需要的3D堆疊技術的面陣晶片,這些技術是最基本的平台技術,也是靈明光子未來的使命和願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