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沾益新增5項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

掌上曲靖訊 日前,曲靖市人民政府印發《曲靖市人民政府關于公布第六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名錄的通知》,沾益區“毒水”的故事、手工米糕制作技藝、青瓦燒制技藝、剪紙、女人節等5個項目入選。

“毒水”的故事,以公元227年諸葛亮南征凱旋、北伐臨行前孟獲以泸水作為天然屏障阻擋蜀軍的故事為依托,講述了五尺道上的“渾水塘”的故事。

沾益新增5項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

沾益手工米糕制作技藝傳承至今一直沿用祖輩的傳統手工工藝,是當地回族逢年過節、娶親說媒、起房蓋屋“提梁豎柱”時的必吃品。制作米糕要精選當地優質大米、取用天然山泉水,經過選米、泡米、曬米、磨米、揉粉、配料、蒸制等數道工藝,具有松、軟、甜、香、等特點。

沾益新增5項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

沾益青瓦燒制技藝的原料以精選陶土為主,經過翻曬陶土、泡發陶土、踩泥和泥、排石、制坯、脫模、修整、晾幹、入窯、燒制、下水返青等工序,形成各種形式和内容豐富的脊獸、磚瓦成品,較完整地保留了古代中國江南地區建築的原始風貌和雲南民俗建築的特色。

沾益新增5項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

沾益剪紙從傳統的婦女剪花樣、民間鞋花、圍腰花等剪紙繡花樣發展而來,以沾益的發展變化為創作背景,大膽想象,内容豐富,風格多樣。

沾益新增5項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

沾益女人節是沾益區白水鎮大德村一個非常獨特的民族習俗。每年農曆三月的第一個屬馬日,所有女人都會放下家中的農活,盛裝出行,由村中德高望重的女人安排帶領(男性不得參與)察山、敬樹、跳古老的“雀比舞”、山歌對唱。沾益女人節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征,是當地加深民族感情的一個重要節慶活動。

沾益新增5項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

近年來,沾益區文旅局貫徹“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的工作方針,支援鼓勵和扶持傳承人開展傳習活動,鞏固搶救保護成果,提高保護傳承水準,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事業健康持續發展。我區現有市級非遺項目14項,區(縣)級13項;省級非遺傳承人1名,市級5名,區(縣)級25名。

張海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