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火箭不敵騎士 泰斯為何取代不了伍德的地位 其根源浮出水面

中原標準時間12月16日,火箭在客場以89:124不敵騎士,以失利結束三連客。

火箭不敵騎士 泰斯為何取代不了伍德的地位 其根源浮出水面

本場比賽,兩隊均有衆多球員因傷休戰,騎士隊今年的探花莫布利因傷休戰,火箭隊伍德、戈登、豪斯、格林和波特因傷休戰,在比賽中火箭主帥塞拉斯因為脫水,導緻提前退場,前往更衣室打點滴,火箭無論是球員,還是主教練,從球隊的完整度而言都十分欠缺,再加上火箭本場唯一的控衛奧古斯丁被驅逐,促使火箭最終大比分輸給對手。

本場比賽,火箭排出的首發陣容為奧古斯丁、馬修斯、布魯克斯、泰特和泰斯。

火箭不敵騎士 泰斯為何取代不了伍德的地位 其根源浮出水面

在伍德和戈登因傷休戰的情況下,塞拉斯如法炮制,用奧古斯丁和泰斯取代兩人的位置,進而繼續延續一大四小的陣容,但是雖然同樣是一大四小陣容,但是在攻防兩端的表現卻天差地别。

在進攻端,從開局階段,火箭就過多讓泰斯參與戰術,戰術發起從奧古斯丁和泰斯的擋拆發起,當騎士形成換防,泰斯無論是中距離投籃,還是在籃下的終結,效率都非常糟糕,而在三分線外,泰斯沒有牽制力,泰斯又沒有自主進攻的能力,促使伍德的進攻影響力,在泰斯這裡完全顯現不出來。

火箭不敵騎士 泰斯為何取代不了伍德的地位 其根源浮出水面

泰斯打不出來,火箭的進攻端更多的是依靠泰特在内線的強攻,以及泰特的傳球來串聯全隊,在馬修斯和布魯克斯遭遇騎士有針對性的防守情況下,兩人在外線的投射均沒有什麼建樹,促使火箭雙射手的空間優化的戰術失敗。

造成火箭雙射手空間優化失敗的根源,是火箭在内線沒有實際性的威脅,在首發階段,騎士有阿倫和馬爾卡甯,在替補銜接段騎士内線有艾德·戴維斯和樂福,無論是身高,還是身體天賦,火箭的球員在内線都很難打出縱深,特别是泰斯這點在進攻端完全失靈,泰特遭遇非常大的防守壓力,馬修斯和布魯克斯完全投不進球,促使奧古斯丁在進攻端基本沒有價值,最終的結果是火箭從比賽一開始就形成了潰敗。

火箭不敵騎士 泰斯為何取代不了伍德的地位 其根源浮出水面

面對這樣的局勢,火箭曾經試圖進行調整,但是調整的結果收效甚微,在火箭出現得分荒,以及火箭出現大量失誤被對手打攻守轉換的時候,塞拉斯一度派上申京和奧古斯丁雙組織的陣容,但是效果并不好,小馬丁面對阿倫、馬爾卡甯,以及樂福、艾德·戴維斯的内線群,顯得身高和對抗不夠,終結能力大幅度下降,克裡斯托弗在上半場攻防兩端連續犯錯,極其拖球隊後腿,替補端的努瓦巴在進攻開發端是軟肋,火箭實在缺乏穩定的終結點,憑借申京的零敲碎打,以及泰特的強硬攻框才勉強得分。

在第四節,騎士換下大部分主力,火箭的替補陣容活力彰顯,努瓦巴通過前場籃闆的二次得分,克裡斯托弗展現出進攻活力,促使分差沒有被拉太遠,但是騎士的闆凳陣容實在太深厚,得分的爆發力和延續性極強,在火箭将分差縮小至30分左右,騎士能迅速拉開,不給火箭喘息的機會。

火箭不敵騎士 泰斯為何取代不了伍德的地位 其根源浮出水面

從防守端,火箭防守攻守轉換做得不好,防守騎士的三分做得不好,防守騎士的空切扣籃做得不好,奧克洛的活力,加蘭的強硬三分,火箭完全防不了,火箭的防守經過騎士的幾次傳球總是會出現空位,而騎士抓住空位制裁的能力實在太強,火箭完全抵抗不了。

火箭不敵騎士 泰斯為何取代不了伍德的地位 其根源浮出水面

從某種意義而言,這是一場一邊倒的比賽,火箭讓出了一套首發陣容,讓出了主教練,促使火箭整體的陣容沒有穩定開發進攻的球員,也沒有穩定組織進攻的球員,兩隊從陣容的實力相差甚遠,火箭的空間點也沒有發揮,促使火箭的進攻體系徹底崩盤,而騎士在進攻端全面開花,最終促使慘案的發生,從這場比賽來看,是實力使然,火箭需要培養年輕球員的同時,還需要思考如何讓泰斯的價值最大化,這是這場比賽火箭最需要思考的事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