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這個出土的諸侯嘴中放滿青銅動物,出土文物震驚全國

初看這個問題,我也是吓了一跳,确實是我沒接觸過的問題。說實話,之前對曾侯乙的了解大多是曾侯乙墓中所發掘出的各種珍奇寶貴的文物,如曾侯乙編鐘、曾侯乙青銅尊盤等。這一次在曾侯乙的嘴中發現了諸多小動物,究竟為什麼會這樣呢?日航君也進行了自己的猜測。

曾侯乙嘴中發現了什麼?

曾侯乙嘴中發現了二十一顆動物形狀的玉石,其中包括羊、豬、狗、鴨、魚等。說實話,在墓葬中口中有口塞很重要,但是為什麼曾侯乙的嘴中塞了如此多的口塞呢?下面是我個人的一些猜測。

這個出土的諸侯嘴中放滿青銅動物,出土文物震驚全國

猜測一:古人的防腐思想

有個小說很著名,叫做《鬼吹燈》,在裡面人們為了給屍體防腐,往往是奇招百出。畢竟每個王侯将相死了都希望保持原樣,而不是爛成一堆骨頭。其中方法包括灌注水銀、風幹等。其中一個很重要的方法就是封住七竅以進行防腐。

似乎在古人的觀念之中,隻要封住了七竅,人就可以達到不腐爛的目的了。窮人可能直接放一枚銅闆,取名叫“壓口錢”,以達到目的;富人自然不可能那麼敷衍,自然要用一些金貴一些的東西了,于是就出現了金塞子、玉塞子了。

除了口中,在曾侯乙的鼻子、耳朵之中均有玉塞子的出現,是以我推測可能這些動物玉石是代表了一種防腐作用。

這個出土的諸侯嘴中放滿青銅動物,出土文物震驚全國

猜測二:曾侯乙是個吃貨

有人會說了,放塞子就放塞子吧,你放個普普通通的塞子不就行了吧,幹嘛還要設計成各種各樣動物的形狀,不知道的還以為你在吃那種動物餅幹呢。

其實在中國傳統觀念之中,人死了并非死了,而是去了另一個世界,是以有着“事死者,如事生”的觀念存在。

我們看墓葬之中,很多時候設計得都像是房屋一樣,裡面床、衣架、樂器、陶俑(傭人)等一應俱全,這都是留給墓主人去另一個世界使用的。

是以我推斷,曾侯乙生前可能是一個好吃之人,是以他死後他的後人想到了曾侯乙好吃這個特點,就特意把玉塞子設計成了動物形狀,讓曾侯乙即使到了另一個世界之後依然可以吃喝不愁。

這個出土的諸侯嘴中放滿青銅動物,出土文物震驚全國

文:日航通鑒圖:來自網絡與站内,侵删

這個出土的諸侯嘴中放滿青銅動物,出土文物震驚全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