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李淵成功路上,這個小鄉長起了什麼作用?

公元617年(隋大業十三年)七月,太原留守李淵(公元566年-635年)率軍三萬誓師,正式“起兵造反”。他在釋出的檄文裡斥責隋炀帝聽信讒言,殺害忠良,窮兵黩武,緻使民怨沸騰。很快,李淵就功克了長安,第二年的五月,李淵接受其所立的隋恭帝的禅讓稱帝,建立了唐朝。而李淵“起兵造反”之是以大功告成,一個不起眼的小鄉長當記頭功!他就是晉陽鄉長劉世龍。

李淵成功路上,這個小鄉長起了什麼作用?

劉世龍是并州晉陽人,生卒年不詳,隻知道他是晉陽的首富。隋大業末年時,擔任晉陽鄉長一職。公元617年(大業十三年),李淵被朝廷任命為太原留守,郡丞王威、武牙郎将高君雅為副留守。此刻,天下大亂,各地紛紛起兵反隋,李淵也對隋炀帝頗為不滿,有心要舉兵反隋,可兵力不足。于是,李淵開始招兵買馬,擴充實力。李淵大肆招兵的舉動,引起了王威和高君雅的警覺。二人懷疑李淵要造反,便密謀騙李淵父子到晉祠祈雨,以便除掉李淵,向隋炀帝邀功請賞。

想要刺殺當地的最高長官,王威等人需要當地鄉紳的配合,否則很難成功。因為晉祠在晉陽縣的晉陽鄉,鄉長叫劉世龍。一個鄉長,應該不會與省長大人(太原留守相當于現在的山西省長)有什麼瓜葛。隻要多給一些金銀好處,劉世龍一定會鼎力支援的。況且,王威和劉世龍平時還有點交情,讓劉世龍支援他們幹掉李淵,應該不成問題。

李淵成功路上,這個小鄉長起了什麼作用?

在劉世龍面前有兩條路:一條是跟王威、高君雅一起幹掉李淵,做隋朝的忠臣;另一條路是追随李淵殺了王威和高君雅,跟李淵一起造反。劉世龍在李淵和王威、高君雅之間,内心已經做出了支援李淵的選擇,但依然答應和王威、高君雅一起幹掉李淵。此刻,王威和高君雅已經把劉世龍當成了自己人,把暗殺李淵的計劃告訴了劉世龍。二人對劉世龍說:“現在久旱無雨,我們打算請李淵去晉祠求雨。我們會在晉祠埋伏刀斧手,待到李淵來求雨的時候,就讓刀斧手殺了李淵。”劉世龍表示支援,願意朝廷赴湯蹈火。

不料,劉世龍告辭之後,馬上來到李淵的府邸,把王威和高君雅的計劃告訴了李淵。李淵知道之後,來了個先下手為強,把王威和高君雅殺了。

史料記載,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這天上午,李淵正在召集屬下開會。一個叫劉政會的下級軍官進來對李淵說:我有緊急情況要向唐國公(即李淵的名号)報告。李淵看了看王威,讓王威接下報告。王威剛想起身接報告,劉政會就說:要告發的就是副留守王威。李淵還裝作不信:到底什麼事啊?他打開報告一看,回頭對王威說:王威、高君雅暗自勾結突厥,準備攻打太原。王威、高君雅這個時候才明白是怎麼回事,高君雅大叫:造反的人要殺我們!李淵一副公事公辦的樣子,讓人把王威、高君雅押入監獄,随後處死。王威、高君雅二人到死都不會明白,告密的人就是那個小鄉長劉世龍。而劉世龍為什麼在關鍵時刻要幫李淵呢?

李淵成功路上,這個小鄉長起了什麼作用?

劉世龍當然不認識李淵,但一定知道留守大人是新來的李淵。巧的是李淵剛上任不久的一天,李淵的老朋友斐寂領着一個人來見李淵,這個人就是劉世龍。劉世龍是鄉紳,裴寂是晉陽縣的宮副監(隋唐時期的官名,是參與策劃太原起兵的骨幹成員),二人日常交往密切。面對一個小鄉長的來訪,李淵絲毫沒有一點高高在上的官架子,而是用他一貫的待客之道認真接待。這在劉世龍的心中引起了不同的感受:人家這麼大的上司,能夠如此對待他這樣的一介小民,實在令人感動,恨不得把心掏出來回報李淵。是以,劉世龍幫李淵就不足為奇了。

真是關鍵時刻,一個小鄉長拯救了李淵,甚至可以說拯救了尚未出世的大唐王朝。

因為密報有功,劉世龍被建立立的唐朝授予銀青光祿大夫(唐朝時期為從三品官職),後轉為鴻胪卿(唐朝時期掌管朝廷禮賓事務的官員),李淵登基後還給他改了名字叫劉義節,可謂風光至極。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