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李鴻章訪美時,第一次看到電梯,他是怎麼做的?

中國近代史是一部軟弱無力的外交曆史,列強的虎視眈眈,清政府的軟弱無力,同時也湧現出了很多争議人物,李鴻章就是其中之一,如今對于他的功過是非,仍然飽受争議,有人指責他A錢軍款,中飽私囊,但是不得不說,他是洋務運動的中流砥柱,促進了中國近現代化的發展,面對不平等條約,他據理力争,無奈國家羸弱,不得不接受屈辱的要求。

李鴻章訪美時,第一次看到電梯,他是怎麼做的?

1895年,中日甲午海戰失敗以後,北洋艦隊全軍覆沒,李鴻章被委托為全權大臣來到馬關講和,簽下恥辱的馬關條約,這在當時的中國掀起了一片嘩然,民間逐漸将這種不滿宣洩在了李鴻章的頭上,認為他是促使這份不平等條約的罪魁禍首,民間更是有流言:“賣國者秦桧,誤國者李鴻章”。全國都在要求清政府給一個交代。

李鴻章訪美時,第一次看到電梯,他是怎麼做的?

無奈之下,慈禧決定撤掉了李鴻章25年之久的直隸總督和北洋大臣職務,并讓他出國考察和擺放各個國家,一來放松放松心情,二來避避風頭。李鴻章随即開始了他的環球之旅,不過他也立下了規矩,那就是“終身不履日地”,在兩年的環球旅行裡面,途徑日本橫濱的他,不願意上岸,當時需要更換輪船,用小船擺渡,李鴻章一看是日本船,怎麼也不肯上去,最後沒有辦法,隻好在兩艘輪船之間架樂了一塊木闆,75歲的高齡老人,慢慢地從這塊木闆上爬了上去。

李鴻章訪美時,第一次看到電梯,他是怎麼做的?

1896年,李鴻章先是到了俄國,參加俄皇尼古拉二世的加冕典禮,後來繼續往西通路歐洲,可以說因為當時李鴻章基本上就是清朝的代表人物,歐洲各國對其都進行了隆重的接待,期間李鴻章也遇到了不少新鮮的事情。

1896年8月,李鴻章乘坐遊輪抵達美國紐約,紐約的老百姓為了目睹李鴻章的尊榮而擠滿了紐約碼頭,這也是清廷第一次派遣大員出使,為此美國以國禮進行迎接,在美國從業人員的引領之下,李鴻章來到了當地最豪華的希爾頓酒店下榻。

李鴻章訪美時,第一次看到電梯,他是怎麼做的?

1852年的時候,美國的一家公司發明了升降機,到了1896年,一些高檔豪華的酒店普遍開始了電梯的使用,希爾頓酒店自然也會配備,可是李鴻章走到酒店前面,第一次看見電梯的他卻不并知道這是什麼東西。

是以李鴻章問了一句讓人哭笑不得的話語:“你們這個飯店的房間怎麼這麼小?連個坐下的椅子都沒有?”

李鴻章訪美時,第一次看到電梯,他是怎麼做的?

美國的外交官員覺得有些好笑,但他還是一本正經的将電梯的工作原理講述給了李鴻章聽,通過陪同人員的翻譯之後,李鴻章這才明白這個轎廂的内容,想必他的心中也是極為感慨的,此時的中國和歐美,似乎完全是兩個社會,也正是這兩年的旅行,讓李鴻章明白了歐美和清朝之間的差距。這也是他在八國聯軍侵華期間,一力促成《東南互保條約》協定的形成。此時的他,更多的是無奈和惋惜吧!弱國無外交,那麼就隻能夠沉淪于風雨飄搖的亂世。晚清的教訓也值得所有中國人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