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大忽悠總督葉名琛被洋人活捉:1857年12月28日鴉片戰争英法攻廣州

大忽悠總督葉名琛被洋人活捉:1857年12月28日鴉片戰争英法攻廣州

作者:薩沙本文章為薩沙原創,謝絕任何媒體轉載

薩沙曆史上的今天

大忽悠總督葉名琛被活捉:1857年12月28日第2次鴉片戰争英法攻廣州

大忽悠總督葉名琛被洋人活捉:1857年12月28日鴉片戰争英法攻廣州

第二次鴉片戰争,以廣州作戰揭開序幕,卻打了2場莫名其妙的戰鬥。當時主持兩省的軍政的大員,是兩廣總督葉名琛

說起來慚愧,這個葉名琛還是薩沙的老鄉,是江蘇溧水人(今天屬于南京),不過祖輩早就搬遷到湖北漢口。

葉名琛不算什麼權貴,家裡是開藥鋪的商人。他自己則是靠科舉出頭的草根派,1835年考中進士,進入滿清的官員基層。

葉名琛是個非常聰明的人,精通滿清官場的各種規則,比如“瞞上不瞞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邀功诿過”“溜須拍馬”“利益輸送”“一拖再拖”“以忽悠應付眼前的急事”等等。

是以,葉名琛的仕途非常順利。

在1835年,28歲的葉名琛,僅僅是一個正七品翰林編修。到1847年,他就成為廣東巡撫,是從二品的大員了。期間,他還因母親去世,在家賦閑2年多時間。

從無名小吏爬到一方諸侯的地位,葉名琛僅僅花費不到10年時間,這是非常驚人的。

為什麼會這樣?其中重要的原因,在于葉名琛領悟了鹹豐皇帝對洋人的真實态度,就是恨不得全部将他們消滅。

從此,葉名琛将自己扮演成對洋人持強硬立場的大臣,果然受到皇帝的賞識。

1851年,葉名琛加封太子少保,1852年被提拔為兩廣總督,1855年加封為兩廣總督協辦大學士、體仁閣大學士。

短短4年時間,葉名琛就位極人臣,成為全國最頂尖的權臣。

大忽悠總督葉名琛被洋人活捉:1857年12月28日鴉片戰争英法攻廣州

可惜,他的處境不佳,被放在對抗洋人的第一線。

葉名琛的軍政能力平平,經常惹出麻煩。

1854年天地會攻打廣州,葉名琛讓手下士兵抵抗。

誰知道,士兵們因長期扣發軍饷且收入微薄,早就極度不滿。

他們怒罵“每月得饷九錢(銀子),叫我送死嗎?”一哄而散。眼見廣州城就要被天地會攻占,葉名琛竟然向敵人英美法求援。三國為了自己在廣州的商業利益,為葉名琛提供大量武器甚至出動艦隊開炮,才勉強守住廣州城。

此事本來足夠葉名琛丢掉官職,他卻巧妙地用官場那套規則來應付。

一方面,他瞞上不瞞下,将洋人助戰的事情一筆勾銷,鹹豐皇帝對此茫然無知。

另一方面,他派兵殺良冒功,将一些所謂嫌疑分子(都是普通遊民或者農民)斬殺,殺人成千上萬。這并不是葉名琛,第一次做這種事。早在太平軍在廣西起兵的時候,葉名琛就打着圍剿廣東長毛的旗号,殺死了不少良民,一說總數有萬人。

此次故技重施,葉名琛不但沒有丢掉烏紗帽,反而被昏庸的鹹豐皇帝升了官。

遺憾的是,葉名琛這套在中國官場混得極佳的套路,對于洋人是完全無用的。

為啥?

洋人根本不按照你的遊戲規則來玩。

大忽悠總督葉名琛被洋人活捉:1857年12月28日鴉片戰争英法攻廣州

葉名琛來廣東也有10多年時間,對洋人還是頗有一些了解的。他很清楚,洋人是看誰拳頭硬,而不是看誰能忽悠。任你葉名琛說的天花亂墜,洋人的态度就是四個字:不服就幹,直接用武力對付你。

而葉名琛手下的軍隊,雖有數萬之衆,本來是可以打一打。可惜,這些部隊未必和葉名琛一條心。很多官兵因葉名琛克扣軍饷、對部下過于嚴厲、邀功诿過,對葉頗為仇恨。

隻要洋人翻臉硬打,葉名琛的士兵恐怕根本不會拼命,甚至會一哄而散。當年天地會攻打廣州戰役,就是前車之鑒。

不過,葉名琛既然是兩廣總督,如果見到洋人就屈膝投降,鹹豐皇帝第一個要宰了他。

左右為難之下,葉名琛揣摩出一種應對的方法。

對于鹹豐皇帝,葉名琛是用盡全力忽悠,讓皇帝覺得自己在廣東完全罩得住,洋人根本就不是對手。

對于洋人,葉名琛不敢招惹,不敢作戰,也不敢随便投降,想方設法的拖延或者開空頭支票以忽悠,盡量避免直接的軍事沖突。

葉名琛的美夢是盡量熬一熬,說不定未來就會有新的官員,接手這個爛攤子。就像當年葉名琛,接手耆英的爛攤子一樣。

這就是驚天地泣鬼神的“不戰、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政策。

1856年9月10日,亞羅号事件爆發。英國人則是尋機鬧事想要續約,占一些便宜。

葉名琛也不含糊,針鋒相對,雙方迅速鬧僵。

早就對洋人不滿的廣州老百姓,在12月15日一把火燒毀了洋人的住所,又燒光了廣東十三行。

洋人非常惱怒,在23日決定出兵攻打廣州。

大忽悠總督葉名琛被洋人活捉:1857年12月28日鴉片戰争英法攻廣州

12月28日,英國海軍上将邁可爾·西摩爾率領3艘軍艦、海軍陸戰隊約二千人殺過來時,葉名琛竟然指令炮台和廣東水師不要抵抗。廣州附近的2萬兵丁,也不許和洋人交戰,等待英國人自行撤退。葉名琛自己則以上香為名,逃出廣州躲避。

逃走之前,葉名琛懸賞老百姓殺洋人“殺一英人,賞銀三十元(鷹洋)”。反正老百姓不屬于軍人,殺了英國人也算不到葉名琛的頭上。

英國軍艦擊毀清軍放棄的炮台,100多英軍輕松殺入廣州城,将葉名琛的官府搶掠一空,一把火燒毀數千家民宅。

這些英軍都是香港臨時抽調而來,不能長期作戰,很快就自行撤退。

葉名琛認為洋人又無功而返了,非常得意,對于随後洋人的談判要求置之不理。

洋人見狀,認為必須再次發動一次鴉片戰争,開始回國調集人馬軍艦。

這種情況下,葉名琛仍然謊報軍情,對鹹豐皇帝自稱擊退英軍。

其實,英法兩國正在調兵遣将,準備發動第二次鴉片戰争。

大忽悠總督葉名琛被洋人活捉:1857年12月28日鴉片戰争英法攻廣州

在長達1年多時間内,葉名琛明知道洋人還會進攻,卻不做防禦準備。他一廂情願的認為洋人還是會打一下就撤走。

結果就是,面對敵人大兵壓境,葉名琛明明有數萬軍馬,仍然放棄抵抗。

1857年12月12日,英法分别向葉名琛發出最後通牒,提出了三項要求:一、準許進入廣州城;二、賠償“亞羅”号事件和馬神甫事件的一切損失;三、清朝與英、法進行修約談判。該照會限葉名琛十天内允諾前兩項,否則将進攻廣州。葉名琛仍然胡亂拖延避禍

12月24日,英法海陸軍總司令亦發出照會,限廣州清軍兩天内退出90裡之外。到了這種節骨眼上,葉名琛還是裝聾作啞。

英法聯軍不受他的忽悠,12月28日,英法聯軍以戰艦20艘、地面部隊5700餘人進攻廣州。

14日,英法聯軍占領廣州。這次葉名琛逃得較慢,在廣州副都統雙禧的衙署内被擒獲,押送回印度加爾各答。

第一次鴉片戰争,英國人攻打廣州,好歹還有幾場戰鬥。此次由于葉名琛亂指揮,下令不允許抵抗,洋人幾乎沒有傷亡就輕松打赢。

廣州的戰事,就這樣莫名其妙的結束了。

大忽悠總督葉名琛被洋人活捉:1857年12月28日鴉片戰争英法攻廣州

搞笑的是,直到葉名琛被活捉前一秒,他仍然把鹹豐皇帝忽悠的一塌糊塗。鹹豐皇帝認為,洋人早已被葉名琛擊潰且吓破了膽。

1月7日,葉名琛被俘後的第三天,以廣州将軍穆克德讷首的廣東全體高官聯銜上奏。這份奏折送到鹹豐皇帝面前,後者看完以後一度懵掉了,半天回不過神。

葉名琛10天前的奏折就在他的手邊,上報廣東局勢穩定,洋人早已臣服于天朝神威。

暈頭暈腦之下,鹹豐批了幾個大字:覽奏實深詫異!

葉名琛也算夠有本事的,連皇上都差點被他忽悠瘸了。

葉名琛被俘後又苟延殘喘的活了1年多,最後死在印度。

有人說葉名琛是絕食而死,這沒有辦法證明。其實,如果葉名琛不想活了,在廣州城破時候就可以自殺,為什麼要拖到印度才死?這符合邏輯嗎?

大忽悠總督葉名琛被洋人活捉:1857年12月28日鴉片戰争英法攻廣州

葉名琛這種人,對中國的危害是很大的。

這種危害,不是說他完全沒有才幹。而是他的才幹隻能對内,比如會做官、忽悠上級、欺壓百姓,并沒有富國強兵的本事。

按照國内遊戲規則,葉名琛可以混的如魚得水。一遇到洋人,葉名琛那天扯淡撒謊的東西就無用了,被洋人活捉隻是遲早的事情,還害苦了老百姓。

中國曆史上,第一個洋人建立的傀儡政府,就是葉名琛被俘以後的廣州政府。

話說回來,滿清能夠讓這種人成為一方諸侯,不滅亡也就有鬼。

聲明:

本文參考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