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既然赢了也要簽訂不平等條約,為什麼滿清還和法國打仗?

清朝後期國力羸弱,特别是鴉片戰争以後,飽受列強欺淩,清政府見了洋人有點像耗子見了貓,卑躬屈膝。是以面對洋人的過分要求,清政府也隻能接受。

然而在十九世紀80年代,當法國人武裝入侵越南的時候,清朝在自顧不暇的前提下,卻還要為保護越南,與法國開戰。雖然法國比不上英國,但好歹也是列強之一,跟法國比大清軍事實力根本排不上号。

既然赢了也要簽訂不平等條約,為什麼滿清還和法國打仗?

可既然兩國開戰了,清朝還赢了,卻還是簽訂了不平等條約,清朝的目的并沒有實作。既然如此,為什麼還要選擇開戰呢?

康熙曾經簽訂過尼布楚條約,雖然赢了卻做出了讓步,但這并不屬于不平等條約,隻不過是康熙單方面妥協。

至于原因有很多,一方面康熙怕沙俄和準格爾汗國混到一起,這樣清朝北邊将面臨巨大壓力,另一方面清政府對于簽訂條約沒有經驗,對蠻荒之地沒有主權意識。

既然赢了也要簽訂不平等條約,為什麼滿清還和法國打仗?

而“中國不敗而敗,法國不勝而勝''的中法戰争一直飽受诟病和令人不解。其實清朝對法國宣戰也是無奈之舉。

随着西方列強的入侵,大清的宗藩體系已經逐漸走向瓦解,清政府自己都内憂外患,更顧不上曾經的小弟了,是以很多藩屬國都被列強占領成為了殖民地,甚至像琉球王國這樣的直接被日本所吞并,到現在還沒吐出來。

既然赢了也要簽訂不平等條約,為什麼滿清還和法國打仗?

法國在占領越南南部後,多次向北發展,先後逼迫越南簽訂了多個條約,特别是《順化條約》的簽訂,使得法國取得了對越南的“保護權”,而清政府不予承認,清政府也成為法國占領越南的唯一障礙。

是以法國将目光盯到了中國,想逼迫清政府承認。可是通過外交手段,毫無結果,是以法國開始準備對大清用兵。

既然赢了也要簽訂不平等條約,為什麼滿清還和法國打仗?

這個時候的朝廷分為了三派,有以左宗棠、曾紀澤、張之洞為代表的主戰派;但掌握清政府外交、軍事實權的李鴻章卻一意主和;至于其他的是就是兩面派沒有具體的方案。

是以朝廷舉棋不定,一面派軍隊出關援助越南,一面又再三訓令清軍不得主動向法軍出擊。朝廷還一直積極地聯絡其他列強,希望能夠通過第三方調停解決問題。

既然赢了也要簽訂不平等條約,為什麼滿清還和法國打仗?

法國卻先動手了,清軍被迫還擊,戰争爆發,可清政府從來沒有放棄外交手段。等到戰火燒到中國境内後,清廷才正式對法國宣戰。在取得鎮南關大捷後,李鴻章等人主張“乘勝即收”,清政府通過外交手段簽訂了條約。

既然赢了也要簽訂不平等條約,為什麼滿清還和法國打仗?

其實本來清政府就沒打算與法國開戰,可沒想到法國人如此堅決。雖然清政府不乏主戰派,但其實中法之戰完全是被動的卷入了。是以在有點成績後,便趕緊求和,簽訂了不平等條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