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從《紅星照耀中國》中探尋初心與使命:從共同富裕到兼濟天下

作者:光明網

作者:李慶四(中國人民大學國發院,國際關系學院);白小萌(墨爾本大學國際關系專業)

讀懂今天的中國,必須讀懂中國共産黨。站在建黨百年的時間節點上,回顧中國共産黨一路走來的發展曆程,從早期共産黨人艱苦卓絕的奮鬥與犧牲到新中國成立初期内憂外患中的頑強屹立,到改革開放初期面對質疑的堅定與果敢,再到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的團結與自信,世間百年風雲變幻,中國共産黨卻始終能不斷更新和完善自身來應對各種變化和挑戰。其中的關鍵是不變的初心和使命。

有一本書,曾是外界了解中國共産黨的唯一書籍,它讓世界第一次完整的讀到了中國共産黨的目标與信念。當時的中國乃至于整個世界,對于中國共産黨和蘇維埃政權都長期溺于流言和揣測中,埃德加·斯諾用記者求真的信念,佐之以冒險家的勇氣,踏上了西行的漫漫道路,寫下了極富盛名的《紅星照耀中國》。細讀書中的點點滴滴,我們或能對中國共産黨流傳百年的紅色基因從何而來,憑何茁壯生長有所感悟。

不照搬理論:中國特色是發展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

對于中國這個人口最多的社會主義國家,每當我黨因時因地的按階段施行不同的經濟政策和政治舉措時,總會有人疑問:中國是否仍在堅定不移地走社會主義道路?在改革開放、一國兩制等等創新性的政策提出時,也會有人質疑我們的道路是否純粹。事實上,中國共産黨從一開始建立根據地時,就一直有着“中國特色”。中國共産黨上司革命探索過程中的每個重要曆史關頭,“中國特色”的改變和抉擇都能挽狂瀾于既倒。在陝北根據地時,中國共産黨人已有了如此明确認識,這些經驗與教訓依舊時時刻刻镌刻在中國一直以來的發展曆程中,提醒着中國共産黨要着眼于腳下的大地,民生是否得到切實改善才是評卷的唯一答案。

政策因時制宜,目标堅定不移。《紅星在西北》這一章很清楚地記錄了初心問題:中國共産黨人的最終目的是按照馬克思列甯主義理論建設一個真正的完全的社會主義國家。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标志着中國共産黨人的奮鬥目标取得了階段性勝利。打天下易,守天下難。正如毛澤東同志在從西柏坡趕往北京的途中說:今天是進京趕考的日子。中國共産黨的第一代上司集體經受住了考驗,結合他國的經驗和自身條件,有目标有規劃地逐漸恢複生産。在短短的二十幾年,新中國就從一窮二白的開局下基本完成了初步工業化,獨立研發“兩彈一星”為國防安全打下了基礎,為接下來的改革開放奠定了牢固根基。

上世紀70年代末,國内的民生和社會發展向中國共産黨抛出了新的曆史問題:如何讓中國人民富起來?中國人民用智慧和勇氣,找到了具有中國特色的發展道路,選擇了改革開放。中國人民發揚吃苦耐勞精神,積極面對未知挑戰,努力發家緻富。特别是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後,經過不懈努力,擁有全産業鍊的中國一躍成為世界工廠和最大市場,如今國際市場佔有率首屈一指。

然而,市場經濟競争激烈而殘酷,緻使很多開發中國家始終無法跨過發展陷阱,在突如其來的金融危機面前可能一夜返貧。但中國的體制優勢顯現出來,在中國共産黨的宏觀調控下接連經受住了東南亞金融危機和2008年世界金融危機考驗,并在2010年GDP晉升世界第二。在迎來中國共産黨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時刻,中國脫貧攻堅戰取得了全面勝利,完成了消除絕對貧困的艱巨任務。這不僅是中國幾千年來的第一次,也是人類曆史迄今為止的唯一一次。即便是世界最大的經濟體美國,貧困人口也比比皆是,而且情況越來越糟糕。作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全面脫貧成就的偉大意義如何強調都不為過。

在完成全面脫貧的宏偉目标後,中國共産黨開啟了實作共同富裕的新征程。無論是“先讓百姓富起來”的改革開放偉大構想,還是和平統一香港澳門的“一國兩制”戰略方針,都是根據當時的實際情況做出的英勇改變。共同富裕目标不能忽略“富裕”,祖國完整統一也要給曆史留下緩沖餘地,隻要守住了初心,堅持為百姓謀福祉,人民也會回饋以信心和支援。

心系天下,放眼全球:人類的命運本就是共同體

随着全球各層次往來的日益繁盛,中國也在中國共産黨的上司下更加注重與世界的溝通交流。即使在西北紅區時,中國共産黨也從未偏安一隅,而是一直放眼全球局勢。時至今日,加強國際合作,達成統一共識仍然是面對全球性問題最積極、甚至是唯一的解決方案。

都雲“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而即使是最“窮”的時候,中國共産黨人都懷揣着一顆兼濟天下的心。毛澤東同志提供了一個很有趣的觀點:4億5000萬人民的生産和消費的力量,不是一件能完全由中國人來管的事,而必須要許多國家來參加。我們幾萬萬的人民一旦獲得真正的解放,把他們的巨大的潛在的生産力用在各方面創造性的活動上,能夠幫助改善全世界經濟,和提高全世界文化的水準。這些話,在當今之中國與世界,依舊是切合實際的。

在國際貿易發達如斯的2021年,即使受到了疫情影響,中國的國内生産總值也保持平穩,并作為全球最大生産制造國和最大消費市場,給國際貿易帶來強大驅動力。中國經濟的生機與活力不僅給自己人民帶來緻富機遇,也惠及全世界。根據國家統計局的資料,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已經連續多年保持在30%左右。為了這些長遠的國際利益,七十多年前的中國人民奮力抗争,赢得了抗日戰争和解放戰争偉大勝利;十四個五年計劃的堅持,一步一步穩健發展經濟,改善民生;“一帶一路”建設的推行,将中國與世界更實際更具體聯系在一起,這些都是中國積極承擔大國責任,帶動世界經濟發展的有力見證。

習近平主席在2021年“讀懂中國”國際會議(廣州)開幕式緻辭中指出,“我說過,‘讀懂今天的中國,必須讀懂中國共産黨’。今年是中國共産黨成立100周年。100年來,中國共産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不懈奮鬥,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人民的前途命運,也深刻影響了世界曆史程序。”讀懂中國共産黨才能讀懂中國,這一句話跨越百年。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各國人民更需要加強溝通,團結一心,去應對未知挑戰。讀懂了中國共産黨,不僅能明白團結一心的強大能量,更能與十四億中國人民一起,共克時艱,攜手共進。

(本文得到中國人民大學科研基金“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專項課題”(21XNQZ34)的支援。)

來源: 光明網-學術頻道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