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解德輝~甯靜緻遠」走近根雕藝術大師景文郁

作者:交口融媒
「解德輝~甯靜緻遠」走近根雕藝術大師景文郁

早聞,交口縣有一位常赴山中,專找樹根,探尋山林野趣,憑借獨特視角,依靠先天禀賦,自學根雕藝術,追求美學價值,無私奉獻社會,不懈傳承非遺,榮獲“山西省最受城鄉群衆好評的根雕藝術大師”稱号的景文郁。

又聞,景文郁還是一個非遺傳承之人,足迹遍布交口山川大地。行雲夢山,探鬼谷子奧秘;訪千佛寺,覓佛教仙蹤;登牡丹洞,拾白牡丹的故事;三立綱目,四易其稿,八年筆耕,編撰長篇叙事詩《白牡丹傳奇》。

走近景文郁,方知他是一位75歲高齡精神矍铄的老人,也是一位集根雕、清水畫、羊皮鼓、易經、書法、寫作、繪畫于一身多才多藝的民間藝人。

初識景文郁留給我的美好印象是:悅居田園、寄情山水,興趣廣泛、樣樣精通,堅守初衷、任性堅持,飽含熱情、不懈追求,他用聰明智慧、艱辛耕耘和恒久毅力,書寫了草根藝人平凡而偉大的别樣人生,彰顯了大美藝術情懷和人生追求。

—— 題 記

「解德輝~甯靜緻遠」走近根雕藝術大師景文郁
「解德輝~甯靜緻遠」走近根雕藝術大師景文郁

辛醜之年 ,孟春時節,我在交口縣文聯主席孔翠平同志的陪同下,走進後水頭,走近景文郁。

走進景文郁獨居村外的“世外桃源”,這裡遠離村莊,清靜自然。一個僅有大門而無圍牆的空曠院落裡,北面建有四間平房和一個大工房,偌大的院子裡零落着數十根造型各異的原始樹根,棄之就是燒火柴,雕之就是藝術品,仿佛在向我訴說着它們的前世今生,講述着景老藝人的追夢故事。

信步走向小屋,景老已靜候在屋前。見到久聞其名而未曾謀面的景老,互相握手寒暄,後邀我們進屋,忙活着沏茶遞煙。待停當之後,我們便面對面聊談起來,我一邊聽景老滔滔不絕地講着他的故事,一邊偶爾翻看一些資料,希望從中尋覓景老藝人之人生情懷。

(一)

1945年9月2日,日本帝國主義簽署投降書,标志着中國人民八年抗戰的全面勝利。同年10月19日,景文郁誕生在交口縣後水頭村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裡。正如景文郁長篇叙事詩《白牡丹》篇前續所言:“生在一九四五年,家裡窮得叮當響。骨瘦如柴能點着,面黃肌瘦小兒郎。奶奶怕我早失去,牡丹洞裡去燒香。廟裡住個老嬷嬷,又供神像又種田。說她來自木瓜嶺,住在洞裡已經幾年。她說一座好大山,妖魔鬼怪裡邊藏。她說大廟很靈驗,黑夜神仙在語言。她說把娃廟裡管,保證長成一健郎。她說把娃拴佛身,無災無病定平安...”童年飽受艱辛,然而幸運的是,良好的家庭熏陶,激發了他對文學藝術的朦胧興趣。母親是農村剪紙藝人,外公喜讀傳統文化書籍,打小目睹着母親的剪紙技藝,感受着外公的文化熏陶,耳濡目染中培養了他對讀書和畫畫的愛好。早在上水頭公社國小、隰縣中學時,他就經常翻閱書籍、聆聽老藝人評書,《大八義》《小八義》《猴子阮英》等簡潔的語言,明快的節奏,讀之朗朗上口,聽之津津有趣,無形中喜歡上課外讀物,漸漸地喜愛用簡筆畫做筆記,潛移默化中萌生對民間文學的情愫,進而影響他後來民間文學創作的體裁和風格,特别是擅長用七言詩進行情感表達。

隰縣中學畢業後,17歲的景文郁回到村裡。參加過農業社集體勞動,不僅農活幹得出色,而且學到不少民俗禮儀和民間技藝,傳統節日講究、紅白喜事流程、約定俗成風俗,他都熟記于心,運用自如,一時還成為村裡紅白喜事難得的“小總管”。20歲參與村中事務,從會計到生産隊長一幹就是10多年。自幼喜愛讀書、酷愛文藝,特殊的生活經曆,使他與民間轶事、民間技藝結下了不解之緣。

1971年,“三線建設”孕育誕生交口建縣,景文郁當過縣水利局鑽井隊長、縣二輕局技術員等。1974年光榮加入中國共産黨,擔任交口公社企業黨支部書記、後水頭生産隊長、大隊主任、村支部書記等職。這些豐富的工作經曆,耳濡目染的生活環境,他逐漸地認識到,發展交口經濟光靠挖掘有限的地下資源是遠遠不夠的,因為資源是有限的,總有一天會枯竭的。是以要依托豐富的人文資源,不斷挖掘、保護、傳承傳統文化和旅遊事業。這種理念的萌生,可以說主導了他一生的人生選擇。對藝術的熱愛和執着的追求,造就了一個不一般的景文郁,演繹了一個老黨員、退休農村老幹部多彩的人生路。

「解德輝~甯靜緻遠」走近根雕藝術大師景文郁
「解德輝~甯靜緻遠」走近根雕藝術大師景文郁
「解德輝~甯靜緻遠」走近根雕藝術大師景文郁
「解德輝~甯靜緻遠」走近根雕藝術大師景文郁
「解德輝~甯靜緻遠」走近根雕藝術大師景文郁
「解德輝~甯靜緻遠」走近根雕藝術大師景文郁
「解德輝~甯靜緻遠」走近根雕藝術大師景文郁
「解德輝~甯靜緻遠」走近根雕藝術大師景文郁
「解德輝~甯靜緻遠」走近根雕藝術大師景文郁
「解德輝~甯靜緻遠」走近根雕藝術大師景文郁

(二)

說起根雕藝術作品,講究的是巧借天然,巧用自然形态,通過藝術再造,塑造出一個個惟妙惟肖的藝術形象,打造出一件件形神兼備的藝術作品。對民間藝人景文郁而言,靠自學根雕技藝,走上根雕藝人之路,實屬不易,亦難能可貴。

聊起對根雕鐘愛之初衷,景老興緻勃勃地說:“我經常行走在大山裡,時常會看到許多樹根丢棄荒野,賞之滿有意思的,棄之也怪可惜的。每當遇到造型各異的樹根、漂亮有趣的樹根,總要駐足觀賞一番,看多了也就想多了,想着想着就思謀着如何能把它利用起來?做點小玩意,自娛自樂,供人觀賞。”

先天的繪畫禀賦,獨特的審美視角,景文郁慢慢地發現了樹根的藝術價值。一回回地行走,一次次發現,他就把一些有趣可塑的樹根帶回家。然後,根據樹根的自然形态,開始琢磨、研究根雕,進而自學揚州雕刻。在自學研究的基礎上,他經常與交口另一個根雕藝人文玉貴一起交流、研讨。慢慢地就将一個個樹根通過親手打造變成一件件精美的藝術品。

其實,根藝創作勞動耗時長,從選材、造型、構思和制作,直到命名方可完成。根雕的制作一般可分脫脂處理、去皮清洗、脫水幹燥、定型、精加工、配淬、着色上漆、命名等8個步驟。根藝創作的構思,必須着眼于最大限度地保護自然之形、自然之美,而一切人為藝術的再創造的痕迹應該隐藏于自然之美中。構思中應對根材作多角度的全面觀察,反複揣摩後方能定型。一件茶桌、一具書案、一個人物、一隻鳥獸等,在景老察言觀色、精心構思、精雕細刻、巧手再造之下,形成了一件件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的根雕藝術品。這看似簡單的一個過程,凝聚了景老的心血和智慧;這看似簡單的一件作品,彰顯了景老對藝術的不懈追求。記得一位哲人說過:成功之花,人們往往驚羨它現時的明豔,然而當初,它的芽兒卻浸透了奮鬥的淚泉,灑滿了犧牲的血雨。

聊談中,景老開懷一笑,把心中疙瘩扣曲全解開。景老說:“坦白一點,快樂一點就對了。我就身體好,睡一覺起來刻根雕,刻煩了就打羊皮鼓,羊皮鼓打煩了就去水寫畫,要不就去唱上一段。”在說到一件人物根雕作品時,景老雙手抱着,飽含深情地說:“咱們中原人嘴唇厚、額頭大、老實,你看他沒有一點惡意,不是那樣的笑,但他心裡是比較誠摯的,它主要自然性好,緊緊抓住人物心理,你看它的後腦勺,它的臉蛋嘴巴,它的眼睛下垂,它就真正佛教人。這種做工粗糙點,不能過于仔細,不能用砂紙把它打掉,打掉工藝就不值錢了,就要這塊塊,就要這洞洞,你看這就是交口的好料,交口人的驕傲,獨一無二。”作為一位47年黨齡的老黨員,他認為這一切都是黨給自己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的展現。

獨特的藝術理念,不怕苦不怕累的堅持,景文郁終于實作将廢樹根變根雕為寶的願望,并傳遞予人。他說“生活本來就是一門藝術,用藝術的眼光看世界,這個世界到處充滿美;用藝術的手法經營生活,生活到處都是和諧美。”這段話頗耐人深思。

功夫不負有心人。2009年,景文郁被山西省指南編委會、山西省城鄉編輯部和山西省城鄉文藝交流協會聯合評為“山西省級最受城鄉群衆好評的根雕藝術大師”;2010年,被交口縣委、縣委人才工作上司組評為“第二批優秀農村實用人才”;2012年又被山西省文化廳評為“第三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傳承人”。

「解德輝~甯靜緻遠」走近根雕藝術大師景文郁
「解德輝~甯靜緻遠」走近根雕藝術大師景文郁
「解德輝~甯靜緻遠」走近根雕藝術大師景文郁
「解德輝~甯靜緻遠」走近根雕藝術大師景文郁
「解德輝~甯靜緻遠」走近根雕藝術大師景文郁
「解德輝~甯靜緻遠」走近根雕藝術大師景文郁
「解德輝~甯靜緻遠」走近根雕藝術大師景文郁
「解德輝~甯靜緻遠」走近根雕藝術大師景文郁

(三)

說起景文郁對文藝的熱愛,不僅限于根雕藝術,他對藝術的熱愛更源于對藝術的傳承。1994年,他開始考察牡丹洞,先後往返牡丹洞數百次。景老深知文化是旅遊的靈魂,旅遊有文化才厚重。傳說故事彰顯旅遊之生命力,修繕牡丹洞需要大量資金,景老為之超出自己的經濟承受能力,依然不遺餘力。在行走牡丹洞的過程中,不斷撿拾民間故事并發掘白牡丹的傳奇。從2005年開始,他用長達8年的時間,四處走訪調查,收集整理資料,三立綱目,四易其稿,艱辛筆耕,74歲高齡時終于完成長篇叙事詩《白牡丹傳奇》。談到創作之艱辛,老景笑着說“俺不會用電腦,也不會打字,全靠手寫好後,讓孫子、外甥電腦輸入,可費勁了。村裡會打字的年輕人俺都求過了”。樸素的語言折射出一個老藝人創作之艱辛。不僅如此,老伴也很反對,常念叨:“不搞票子,每天搞文化,那能吃能喝嗎?”景老回答說:“俺是個農民,隻想能留給後人點東西!”就這樣,他一直任性的堅持着。2018年,《白牡丹傳奇》與作品中講到的《羊皮鼓》同時申報非物質文化遺産。同年12月,呂梁市人民政府、呂梁市文化和旅遊局頒發“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交口白牡丹傳奇”“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交口吐京羊皮鼓舞”榮譽證書。

牡丹洞,又名朝陽寺,位于交口縣城西四、五公裡處的黃花嶺山崖上。據重修碑載,始建于唐,重修于萬曆二十四年(1586),曆史遺址為明至清代遺構。建築布局分為上下院,前殿為五孔石拱券窯洞;後殿為三孔石拱券窯洞,明間為天然石洞,明代雕花石門,記憶體明代碑2通、石門一扇。據明嘉靖十二年重修碑文載,唐代牡丹仙子坐化于此,故名“牡丹洞”。

根據牡丹洞遺存碑刻載,唐時白牡丹的故事就在民間流傳了。按“木瓜老人”所言時間推算,距今已有130餘年了。目前,由第五代傳承人景文郁根據這一傳說故事,編撰了長篇叙事詩《白牡丹傳奇》。

《白牡丹傳奇》講述的是,隋朝末年,戰争頻繁,兵荒馬亂,身居孝義白壁關的白有山夫婦攜女兒白牡丹逃難到隰州的交口(今交口縣水頭村一帶),躲避深山開荒種地。3年後的一天,白有山在井台邊救下昏迷将死的王睿,遂認作義子,以種地打獵為生。白牡丹與王睿朝夕相處,心生愛慕。一次,在趕集路上,白牡丹遇到地痞麻賴,豔羨牡丹美貌,欲搶占為妻,牡丹不從。麻賴多次騷擾未果,遂殺一乞丐,将人頭懸挂在白家大門,并誣陷白家殺人。白有山即讓王睿與白牡丹拜天地成婚後逃走。次日,麻賴得知白牡丹逃走,縱火燒毀白家山,白牡丹父母葬身火海。麻賴又勾結知縣,以脅從殺人罪抓捕王睿,判刑後并發配榆林修長城。

話說,白牡丹逃到交口打石溝朝陽洞時,不慎掉下懸崖溝底,昏迷不醒,幸遇朝陽洞尼師下山提水,白牡丹得救。了解白牡丹不幸遭遇後,尼師留牡丹于洞中,教習經法。然而,牡丹深念王睿。尼師雲遊時,獲知王睿累死長城,告知牡丹,牡丹萬念俱灰。不久,尼師圓寂,牡丹獨守洞裡。遵照師囑,牡丹将準備重修廟之藏銀,趁夜間分披次發給1戶災民,并贈銀30兩,讓其給發6戶災民。有的災民覺得是毛鬼神送來的銀子不敢要。最後1次送給石長榮,既要了銀子還照牡丹吩咐發給其他災民。日子長了,周圍窮苦百姓紛紛到石家領取神賜,同時跟随石長榮到牡丹洞感謝白牡丹。

某年,瘟疫突發,方圓幾十裡村莊每天送葬隊伍不斷。白牡丹心急如焚,通宵達旦翻閱醫書,進山采藥,熬制藥湯,拯救百姓,終于戰勝瘟疫。至此,百姓修廟紀念,每年祭祀。玉皇大帝聞訊,甚是欣慰。随将“朝陽洞”更名“牡丹洞”,賜牡丹花為世間花王,命王睿為護花使者,日夜守護于牡丹洞旁。

《白牡丹傳奇》通篇以七言詩體進行叙事,4.8萬餘字,長達274頁,且合轍押韻,具有較高的文學價值。尤其是詩中貫穿許多吐京與漢文化融合之人文記憶,道教法事以及佛家思想之具象描述,以白牡丹善良勇敢的故事情節為主線,從飲食、民俗農耕、祭祀、婚喪嫁娶等入手,采用當地俗語娓娓道來,給讀者展現出一幅民間生活百态圖,可謂交口民間文化、民俗、風土人情之活化石,對研究交口乃至呂梁民間文化具有較高的參考價值。這部長篇叙事詩就像古代長篇叙事詩《孔雀東南飛》的現代版故事,引起多方人士高度重視,2018年3月《白牡丹傳奇》被評為呂梁市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項目。

由于《白牡丹傳奇》的創作,景文郁又和羊皮鼓結下不解的淵源。2013年,景文郁又聯合交口縣音樂家協會李志勇和侯晉平等人,踏上為即将失傳的“吐京羊皮鼓”的保護、傳承之路。

羊皮鼓是“釋比”的法器,而并非一件樂器;擊鼓、舞蹈、演唱《壇經》是“釋比”作法事的基本形式。釋比口誦經文,經文分“上壇經”“中壇經”“下壇經”。以鼓伴唱時,鼓點以比較單一的節奏循環往複,舞蹈少,動作小。以鼓伴舞時,鼓點節奏沉穩熱烈,豐富多變。羊皮鼓,鼓框木制,單面蒙以羊皮,鼓框高約11厘米,鼓面直徑38~40厘米,鼓框裡面置有橫梁。鼓身連在一個呈弓形的木把上,木把上端雕飾以羊頭,下端拴系雙絲彩穗。鼓棰用藤條或杉木制作(羌語稱“爾握特”),呈勾形,長約58厘米,棰頭纏以綢布,棰柄飾以彩穗。改革後的羌族皮鼓,單面蒙以雙層羊皮,鼓框外表彩繪條形紋飾,鼓框周圍裝飾絲質彩穗。羊皮鼓有着悠久的曆史傳承,說着景文郁拿來一面羊皮鼓,戴上自己雕刻的面具為我們敲打起來。

「解德輝~甯靜緻遠」走近根雕藝術大師景文郁
「解德輝~甯靜緻遠」走近根雕藝術大師景文郁
「解德輝~甯靜緻遠」走近根雕藝術大師景文郁
「解德輝~甯靜緻遠」走近根雕藝術大師景文郁
「解德輝~甯靜緻遠」走近根雕藝術大師景文郁
「解德輝~甯靜緻遠」走近根雕藝術大師景文郁

(四)

“什麼是富有?擁有文化就是富有,老來沒啥事做,老年好度過,你休息也就休息了,我們兩個老頭就制鼓,制了三四面我們打破了。”景老如是說。

人生,怕就怕在“認真”二字;難就難在“堅持”二字。其實,人生路上,你有你的夢呓,我有我的追求。景老自信地說:“你自己的價值觀要自己展現,黨給你好多塊學到底,你不聽話,還不是沒價值觀?對不對?你不知道幹好事就是個黨員了?黨就在心裡,心自然就是好,黨員就要硬兒八經的幹出來了,什麼事就要幹出來,要敢幹。”

走近景文郁,觀賞根雕作品,我看到的是藝術精品,感到的是震撼震驚,想到的是大美情懷。景老一生正直坦誠,平易近人,愛好廣泛,酷愛非遺文化傳承。他幾十年如一日,堅持不懈,從根雕到羊皮鼓、從撿拾民間故事到長篇叙事詩、從繪畫到書畫,可謂樣樣精通,如數家珍,娓娓道來,令人敬佩,令人感懷。常言說:貴在堅持。人生,隻要你傾注真情,嘔心瀝血,隻要你堅守初衷,矢志不移,就沒有做不成的事,就沒有攀登不過的山。正所謂:“世上無難事,隻怕有心人。”“心之所至,就是詩和遠方。”“情之所至,就是人本情懷。”人生總是向往美好,其實生命本存美好;人生總是追逐美好,其實每個瞬間足夠美好。人生之旅程,就像是一串深淺不一、曲折不平的腳印,丈量着歲月的山川河流,追逐着時光的陰晴圓缺,修行着生命的喜怒哀樂。非遺文化傳承的一步一程,每一處都風撩清夢,雨洗倩影,每一時都蘊含着不經意的美好。辛棄疾有詞曰:“我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其實,景文郁編撰《白牡丹傳奇》,研究曆史人文,鑽研根雕藝術,追求藝術價值,不隻是為彰顯自己過去人生之輝煌,也不隻是為謀求今日之收益,更重要的是他要找回自己那種應有的人文情懷、藝術情懷和人生情懷;讓昔日根雕的情懷,不再是洋溢在臉上的榮光和挂在嘴上的自豪,而是通過對根雕情、羊皮情、牡丹情、書畫情等非遺文化不懈追求與推介,将大家帶入非遺文化之藝術殿堂、文化長河,啟迪哲思,進而引發愛我交口、建我家園之大美藝術情懷和社會情懷!

「解德輝~甯靜緻遠」走近根雕藝術大師景文郁
「解德輝~甯靜緻遠」走近根雕藝術大師景文郁
「解德輝~甯靜緻遠」走近根雕藝術大師景文郁
「解德輝~甯靜緻遠」走近根雕藝術大師景文郁
「解德輝~甯靜緻遠」走近根雕藝術大師景文郁
「解德輝~甯靜緻遠」走近根雕藝術大師景文郁
「解德輝~甯靜緻遠」走近根雕藝術大師景文郁
「解德輝~甯靜緻遠」走近根雕藝術大師景文郁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