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古代“冠禮”有什麼作用,能讓《鶴唳華亭》中太子蕭定權極為重視

最近仿宋劇《鶴唳華亭》正在熱播,這部劇不僅集結了羅晉和李一桐等一衆俊男美女,而且從劇情到服飾再到整劇采用的美學都令人贊歎。劇中的太子蕭定權不受寵愛,總是遭受自己父親的猜疑,暗中還有齊王對自己使絆子。明明已成年了但連加冠禮都沒有舉行,等好不容易舉行加冠禮了,又出了差錯,可謂是史上最慘的太子爺了。

那話說回來,古代表示成年的加冠禮都有哪些步驟?都是怎麼樣舉行的?那為什麼古代的帝王都那麼重視加冠禮呢?

古代“冠禮”有什麼作用,能讓《鶴唳華亭》中太子蕭定權極為重視

加冠禮就是冠禮,是古代嘉禮的一種。嘉禮源于西周時期,是西周五禮中的一部分,主要是一種增進人際關系,促進人與人之間良好感情的禮制。嘉禮主要有鄉飲酒禮、冠笄之禮(包括男子的冠禮和女子的笄禮)、賓射之禮、燕飨之禮、脤膰之禮和慶賀之禮。從尊賢敬長的酒席禮儀到男女成年可供婚配求娶的成年禮,從舉行祭祀和朝見天子時應具有的基本禮儀到宴請四方之賓客的設宴款待之禮,還有天子賜予臣下的脤膰之禮和遇到喜慶快樂之事的慶賀之禮,都包含在嘉禮之中,無一不展現出嘉禮包含範圍之廣,設計内容之雜。

古代“冠禮”有什麼作用,能讓《鶴唳華亭》中太子蕭定權極為重視

男子要舉行冠禮必須要達到20歲,當然比如那些要掌握大權的王侯天子,如果因為形勢所迫,是可以提前舉行加冠禮的。當然你還得是個漢人,倒不是什麼民族歧視,是因為當時其他民族壓根就沒有過這種儀式,加冠禮僅在漢族流傳已久的傳統。有了這兩個前提條件後,恭喜你,可以加冠了。

作為禮制的一種,冠禮的步驟十分的繁瑣和複雜。冠禮一般都選擇在宗廟内進行,而且早在冠禮舉行前要進行筮日和戒賓,筮日即利用占筮來標明好舉辦的日期,戒賓則是提前告訴好那些要來觀禮的賓客的日期,還要進行筮賓與宿賓、宿贊者,同樣也是用占筮的方法,占筮出為此次加冠禮的主角加冠的主賓,并要進行特别的宿戒,随後就要在行冠禮的前一天将更加準确的時間去告知賓客,此舉就是為期。

古代“冠禮”有什麼作用,能讓《鶴唳華亭》中太子蕭定權極為重視

被加冠者還要穿冠禮特定的衣服,不僅在被加冠的時候,在冠禮舉行前也有講究。

據《儀禮·士冠禮》記載,冠者初服要穿采衣和紒,加冠前則要着缁纚和笄,被加冠者有三加,依次是玄端、皮弁服和爵弁服。這些服飾顔色不同,形狀不同,代表意義也不一樣。

其實根據被加冠者的身份地位不同,所穿冠服也不同,顯然有明顯的冠服制度。《大戴禮》中有記載:“公冠四加,三同士,後加玄冕。天子亦四加,後加衮冕。”後來,漢代天子則改成冠四加。

古代“冠禮”有什麼作用,能讓《鶴唳華亭》中太子蕭定權極為重視

被加冠者要依次加冠玄端、皮弁服和爵弁服。每次加冠完畢後,主賓都會對被加冠者宣讀祝賀詞,以祝福被加冠者的成年。在古籍《儀禮.士冠禮》中有對祝賀詞的記載:

“始加(冠)祝曰:‘令月吉日,始加元服,棄爾幼字,順爾成德。壽考惟祺,介爾景福。’再加曰:‘吉月令辰,乃申爾服,敬爾威儀,淑慎爾德。眉壽萬年,永受胡福。’三加曰:‘以歲之正,以月之令。鹹加爾服。兄弟具在,以成厥德,黃老無疆,受天之慶。”

詞藻大緻都是祝福被加冠者成年之後的路途順遂。加冠完畢後先拜見生育他的母親,然後都要由主賓為他取字,例如詩人李白又叫李太白,太白則可能是他加冠時被主賓所取的字。随後由被加冠者的主人(一般都是其父親)去向祠堂香桌子前禱告,告訴祖先其子已冠禮成人,随後用币或帛禮賓,酬謝賓客。最後被加冠者出來拜見鄉老父友即禮成。但是行禮時也要記住如左手壓右手等一系列标準。

古代“冠禮”有什麼作用,能讓《鶴唳華亭》中太子蕭定權極為重視

而至于為何帝王家如此重視加冠禮,其實并非君主重視這個,幾乎有些聲望家世的人都極其重視冠禮。

首先冠禮意味着男子長大成人,從此可以進行婚娶成家就等一系列社會活動,在《左傳》中有記載:“國君十五而生子。冠而生子,禮也,君可以冠矣!大夫盍為冠具?”《白虎通》中也有記載“男子幼,娶必冠。”如此看來,冠禮之後成家,是一種所倡導“禮”呀。

第二就是冠禮之後,被加冠者成年之後,算是家中的“丁”了,中國古代的繳納人丁稅流行多年,自清政府實行“攤丁入畝”和康熙皇帝時期“滋生人丁永不加賦”的對賦稅制度的進一步改善和發展,才算廢除人丁稅。在未廢除人丁稅之前,等在冠禮之後,國家就要向這位成年男子征收稅了,是以從國家财政收入來看,冠禮的确重要。

古代“冠禮”有什麼作用,能讓《鶴唳華亭》中太子蕭定權極為重視

另一點對于皇室來說,冠禮也具有重要意義。為何《鶴唳華亭》中太子蕭定權對冠禮這麼心心念念呢?其實有據可依。因為皇太子在冠禮之後,就有了參與重要決策的權利了,也相當于半隻腳踏上了龍椅的寶座。

但若太子成年之後還未行冠禮,則沒有親政的權力。例如明代的太子冠禮,《明會典》中有記載:“太子、皇孫,年十二或十五始冠。”那為什麼明代的太子皇孫這麼早就冠禮了呢?這取決于夫君對自己的認可程度,早早的行冠禮就昭示着這個繼承人皇帝很滿意,待皇帝崩逝之後,他就是名正言順的繼任者。這也難怪蕭定權這麼重視冠禮了,冠禮表明的更是父親對自己的認可啊。

古代“冠禮”有什麼作用,能讓《鶴唳華亭》中太子蕭定權極為重視

不過蕭定權的冠禮來的的确是不易,因為他的父親時時刻刻提防着他,怕他謀權篡位。曆史上像他這麼慘的太子也不是沒有,明光宗朱常洛在當太子的時候也是這麼受膈應,19歲了還沒有冠禮。娘不受寵爹爹不愛,而且明神宗還一心想讓鄭貴妃的孩子接班,後來朱常洛當了皇帝才不到一個月就去世了,果然是命途多舛啊!

其實投胎有時候真是個運氣活,你看看有些人輕而易舉的就得到了浩大的冠禮,有些人呢窮極一生為得到父親的認可而努力,隻可惜連冠禮也是父親的敷衍而已。

文:瑞秋

參考資料:《明會典》《儀禮.士冠禮》《白虎通》《左傳》

文字由曆史大學堂團隊創作,配圖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