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甲午赢不了?日本攻擊沿海怎麼辦?北洋海軍之母:直接突襲日本

衆所周知甲午戰争是近代曆史上非常慘烈的一戰,清廷損失巨大被迫簽訂了馬關條約,割讓給日本台灣不說還有一大筆賠款,然而在甲午戰争13年前,其實一位号稱''北洋海軍之母''的人就已經提出過一個絕招,如果采用隻怕日本就徹底蒙了。

甲午赢不了?日本攻擊沿海怎麼辦?北洋海軍之母:直接突襲日本

1879年,日本吞并琉球,其狼子野心昭露天下。這件事情給李鴻章有很大震動,以前他認為海防對象主要是防日,但也兼防西方國家,1879年後,李鴻章将防日提到中國海防的第一位,不再提防其他國家。他給駐英公使李鳳苞寫信很明确地表明這一點:''日本既吞滅琉球,漸有窺伺台灣、北韓之意,中國須購鐵甲數船,伐謀制敵''。這裡所謂的敵.就是指日本。李鴻章已經認識到了中日較力海上的事實。在海防戰略上,李鴻章由原來的''以陸為主,重點設防''稍偏保守的防禦思想轉化成為''以水為主,以戰為守''的積極防禦思想。但是李鴻章深知自己不懂海戰,是以他就找來了一個人編寫《北洋海軍章程》,那個人就是薛福成。

甲午赢不了?日本攻擊沿海怎麼辦?北洋海軍之母:直接突襲日本

薛福成出身書香門第,但是對四書五經極其鄙視,他一直以來就非常的熱衷西方軍事學,堪稱中國最早一批西方軍事專家。薛福成的海防戰略思想展現在他于1881年草拟的《酌議北洋海防水師章程》中。同李鴻章一樣,薛福成以日本為假想敵,來設計自己的海防戰略。他的海防戰略思想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堵住内洋船道,不使敵船北上。薛福成認為,中國的海防戰略應該根據中國沿海的實際情況來設計,中國沿海的實際情況就是沿海有些地方道路狹窄,輪船不容易經過。隻要我們在這些地方布水雷、擺兵船,敵船就不能北上,那麼北部海洋就可以高枕。他認為,登洲北面島嶼密布,自長山島、廟島、北煌城島,再自北隆城島以北至旅順口外,至旅順山、海毛島,海面最寬不過六十餘裡,而船行之道不過數處,船從其餘地方過,往往觸礁。是以,北洋海軍練成後,可以派水軍在此設立水寨,精心經營,在群島之間,輪船可過之地,布水雷、擺炮船,甚至設立浮炮台加以守衛,堵住内洋船道,可防敵人北上。這招可以說是非常狠,但是有效,日後的抗戰中我國艦船悲壯自沉也是這一招的翻版

甲午赢不了?日本攻擊沿海怎麼辦?北洋海軍之母:直接突襲日本

二是主張''以攻為守''。薛福成說:''萬一強敵憑陵,則合南北洋之力可以一戰,若東人不靖,應将蚊船各守其口,由三軍抽簡精銳,分道趨長崎、橫濱、神戶三口,彼當自救之不暇,安敢來擾,此以攻為守之妙也''。

甲午赢不了?日本攻擊沿海怎麼辦?北洋海軍之母:直接突襲日本

他提出中日一旦爆發戰争,我海軍去襲擊日本本土海岸以救我海疆,這是很有見地的,是中國古之圍魏救趙思想與西方封鎖敵國海岸思想的最好結合。十三年後的甲午海戰,中國海軍早已練成,當時有人重新提出這個觀點,可惜沒有人重視,沒有人實施,導緻中國海軍敗于日本海軍。如果真的這樣操作當時日本精銳盡出,估計就算不死也會大傷元氣,可見薛福成的高瞻遠矚。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