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窦躍生
我們沒有太多的歲月去浪費。我們是選擇詩情畫意的浪漫,還是選擇柴米油鹽?我們是選擇詩詞歌賦的浪漫,還是選擇瓢盆鍋碗?為了我們的作家夢,要活出自己的精彩!
課比天大!
當老師,要講人格,以人格魅力講課,以滿腹經綸講課。
我上課,有自己的風格,有自己的獨創。講寫作,用美學和哲學講,用藝術家的風度講寫作。
我講課,激情萬丈,我寫作永不言敗。
詩人永遠年輕。我是蓮花詩社的社長,我們蓮花詩社的弟兄姐妹相約,一直寫,寫到一百一。
唱戲和寫作一樣。喜歡寫,就永不封筆。
一首歌《河南人閑來愛唱戲》。
河南人閑來愛唱戲
河南人閑來愛呀愛唱戲
天天都想哼上幾曲
有人愛梆子腔
有人愛曲劇
還有人喜歡越調道情戲
男女老少都愛戲
城鄉處處有戲迷
紅臉黑頭輪呀輪番上呀
小生老旦還有青衣
皇親國戚争名利
寒民寒民冤屈悲戚戚
忠臣良将保社稷
奸臣不殺不刹戲
唱罷老曲唱新曲
新風新貌新天地
唱到日當午唱到日落西
不過過戲瘾都是不依
演戲重在表主題
除惡揚善正風氣
對照人物想自己
潛移默化受啟迪
唱唱有精神唱唱有活力
唱得那血氣舒暢精神爽
唱到那健康長壽一百一
健康長壽一百一
一呀一百一
我希望同學們相約一起,再寫一百年!
俺那“課比天大”的大學老師
王玉鳳
2021年,窦躍生老師三喜臨門。一喜是,他的一堂課《建黨百年詩文作品如何構思》創造了10萬+的課程奇迹。二喜是,他參加了電影《鋼鐵》的演出,實作了電影演員夢。三喜是,他創作的歌曲《手機上的學堂》歌詞在校歌評選中,以12066票第一名的佳績被評為為網上老年大學的校歌,500萬學員把校歌唱響全國。
窦老師在寫作和教學上花香果碩。他講課有聲有色,語調清晰純正,不時引起學員們的共鳴,使課堂氣氛活躍、協調,洋溢着師生平和、自由、歡快的氛圍。窦老師,進階記者,從事新聞工作33年,多年來在《人民文學》、《人民日報》、《星星詩刊》、《萌芽》、《青年作家》、《散文選刊》等報刊上發表文學作品6000多篇,獲得國家級和省級作品獎項100多次。
他采訪過新華社社長穆青,學到了采寫《縣委書記的好榜樣------焦裕祿》的寶貴經驗。他采訪過新華社總編輯馮健,寫出了《馮健印象記》。他是莫言的責任編輯,還編輯過二月河、周同賓、秦俊、舒婷、顧城、畢淑敏等作家的文章。啊! 窦老師,他帶着“桃李滿天下”的優雅,走向陽光地帶。
在我們學員眼中,窦老師不僅是文壇上的巨匠,還是教書育人的大教授。2017年,他的退休手續還在報批中,就被南陽市老幹部大學校長“三顧茅廬”聘請出來。剛好遇見一位企業家也來請他當總經理,答應年薪15萬,他婉言謝絕,毅然決然到老幹部大學當老師,從此他走上了教書育人的三尺講台。窦老師講課的特點:課堂教學活潑,他把課堂當舞台,或講或演,或說或唱,講到激情萬丈時,會淚流滿面。他講自己的小說《新居》是如何刊登在《人民文學》上的思路,講二月河在寫作時如何成“鬼剃頭”的故事,講周同賓與99個農民的感言。寫作班招生網上報名,不到10分鐘學員爆滿,一座難求,新學員都是沖着窦老師的名氣來報名的。
窦老師在教學上創新,開辟第二課堂--校外教學,帶領我們到漢畫館、世界月季博覽園、荷花塢、王府山、白河濕地公園、如意湖等去采訪,現場教學,拓寬學員知識面。難忘公園賞菊的校外課,他現場講《紅樓夢》12首菊花詩詞,講林潇湘魁奪花詩的林黛玉“毫端蘊秀臨霜寫,口齒噙香對月吟。”李清照的“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陶淵明“采菊東籬下,悠悠見南山”等詩和故事。他講《西廂記》“碧雲天,黃花地,西風緊,北雁南飛。”他講起這些描寫菊花詩情畫意典故來,總是浮想聯翩,口若懸河,廣征博引,口吐蓮花。今年他被聘請為網上老年大學老師,向全國學員開講手機課。在疫情期間,他堅守“課比天大”的守則,為了講好網上直播課“玩味《紅樓夢》”,原著他讀了30多遍。他講金陵十二钗,講十二首菊花詩。他把小說、散文、詩歌、新聞講義,利用空中課堂分享給學員,停課不停學。2020年9月,他正在住院 做手術,但不誤課,課後高燒39.8度。家人埋怨他 :“你這是不要命嗎?”他說“課比天大”。他為了吐字清晰,特意到口腔醫院花萬元做口腔和牙齒手術。因為敬業,他獲得網上老年大學“全國優秀教師獎”、最佳人氣獎。他受邀南陽師範學院、南陽理工學院、南陽醫學專科學校和市總工會、市體育局以及縣、區等講寫作課。他開辦公益大講堂,給蓮花詩社等免費講課。
請允許讓我摘錄一段窦老師的表白吧:“我拿什麼挺起我的脊梁?我拿什麼擦亮我的金牌?深厚的知識功底,不卑不亢的人格魅力,玉樹臨風的文化自信--這,就是我戰無不勝的‘法寶’。楚風漢韻的南陽文化魅力,是我的獨門絕技。你說我霸道?我這是霸氣。我會明确告訴學員:‘我講課,你不必關手機,你盡管打瞌睡,你可以随意出入教室!’”他自信自己講課的藝術,絕對不會有人打瞌睡,不會玩手機。相反,他的課堂總是掌聲不斷。校長、老師、作家還來旁聽他的課。
為了“課比天大”,窦老師到朗誦班、音樂班去觀摩,吸收其他老師講課的優點。他在網上反複看聽易中天、網紅老師陳果、蔣勳等名人講課的視訊。取别人之長,補自己之短。他說:“為什麼那麼多人癡迷網遊?我要能把課講成網遊,讓學員癡迷該多好啊。他就瞄準了這個目标。”有一次,窦老師和大學博士班老師同台講課,鄭州一家報社的總編為窦老師的講課藝術所感動,深情評價:“當大學教授一定網紅。”為了“課比天大”,他在講詩詞歌賦欣賞的時候,把叙事詩《槌衣石》背誦了6個月,至少背誦3000遍,不知哭了多少遍。果然,課堂上,把學員講得熱淚盈眶。
窦老師既有學院派的特點,又有實戰派的風格。他帶頭寫作,每天堅持寫1500字,一年50萬字左右,完成講義50萬字,網上老年大學為他出7本教材。其中在今日頭條一篇文章閱讀量高達451萬。幾年來,他連續獲得南陽市一等獎,河南省優秀作品獎,全國征文比賽中榮獲一、二等獎。他所帶的寫作班,17名在征文中獲獎。
請遵循窦老師的铮言吧:“我的氣質叫:風情萬種;我的氣質叫:玉樹臨風。老師帶着《玩味紅樓夢》《小說》《散文》《詩詞》4門課程講向全國。10月8日,諾貝爾文學獎頒獎,老師的寫作課把最新的獲獎作品世界上最美的愛情詩《卡斯提爾》引入課堂。
“隻有恁想聽,俺講100年。”窦老師把美學、哲學、朗誦、音樂課的元素引入寫作課。2020年,他成為省朗誦協會會員,2021年,他獲得了朗誦大賽一個一等獎,一個二等獎。
明年春季,我講詩詞一年級,詩詞二年級,散文二年級。現在,教材已經送印刷廠。
詩詞一年級16課
第一課:餘光中《鄉愁》
第二課:散文詩 窦躍生《南陽經典》
第三課:曹雪芹《紅樓夢12首菊花詩詞》
第四課:王懷讓《人民萬歲》
第五課:露易絲·格麗克《卡斯提爾》
第六課:清明詩詞欣賞:《念奴嬌·追思焦裕祿》、杜牧《清明》、宇秀《槌衣石》等
第七課:王琪《可可托海的牧羊人》
第八課:窦躍生《南陽》
第九課:古今中外詩詞選欣賞《詩經》、米沃什、李白、蘇轼、李清照等
第十課:戴望舒《雨巷》
第十一課:艾青《大堰河,我的保姆》
第十二課:郭沫若《鳳凰涅槃》
第十三課:汪國真的《新年你好》
第十四課:蘇轼《水調歌頭》
第十五課:徐志摩《再别康橋》
第十六課:舒婷《緻橡樹》
詩詞第2冊16課
第一課:李白《南都行》
第二課:中秋節月亮詩文欣賞與寫作
——李白《靜夜思》《月下獨酌》李清照《一剪梅》莎士比亞《羅密歐與朱麗葉》
第三課:雲淡風暖《媽媽,我等你20年》
第四課:王餘顯《今夜星光燦爛》
第五課:李清照《鹧鸪天·桂花》
第六課:餘光中《春天,遂想起》
第七課:痖弦《秋歌——給暖暖》
第八課:《木蘭詩》
第九課:郭沫若《天上的街市》
第十課:王俊義《中國的微笑》
第十一課:毛澤東《沁園春·雪》
第十二課: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第十三課:席慕蓉《一棵開花樹》
第十四課:汗漫《俯瞰滿城燈火:米沃什》
第十五課:宇秀《槌衣石》
第十六課:舒婷《祖國啊我的祖國》
散文第3冊16課
第一課:賈平凹《醜石》
第二課:周敦頤《愛蓮說》
第三課:張愛玲《秋雨》
第四課:老舍《我的母親》
第五課:馬爾克斯《與海明威相見》
第六課:林語堂《秋天的況味》
第七課:王劍冰《絕版的周莊》
第八課:楊朔《茶花賦》
第九課:劉白羽《日出》
第十課:二月河《感念居宛》
第十一課:周同賓《李白的南陽》
第十二課:周大新《在開封為趙佶一歎》
第十三課:冰心《寄小讀者(十)》
第十四課:巴金《星》
第十五課:莫懷戚《散步》
第十六課:魯迅《藤野先生》
講解:張愛玲16歲寫《秋雨》
雨,像銀灰色黏濕的蛛絲(開門見山。比喻,意象的陌生化),織成一片輕柔的網,網住了整個的秋的世界(凸顯了網,有象征意義。銀灰色,有聲有色之色)。
天也是暗沉沉的(有聲有色之色。寫秋雨的形狀、顔色),像古老的住宅裡纏滿着蛛絲網的屋頂(比喻。反複強調網)。那堆在天上的灰白色的雲片(有聲有色之色,雲是堆的,動詞妙用),就像屋頂上剝落的白粉(比喻,意象的陌生化。連續寫顔色)。在這古舊的屋頂的籠罩下,一切都是異常的沉悶(用心感悟)。園子綠翳翳(yì yì是指草木茂密成蔭貌。依舊是顔色。女作家的細膩)的石榴、桑樹、葡萄藤,都不過代表着過去盛夏的繁榮(回憶夏天),現在已成了古羅馬建築的遺迹一樣(比喻),在潇潇的雨聲中瑟縮不甯(有聲有色之聲音。注意,寫散文,特别注意有聲有色。這是張愛玲的特色),回憶着光榮的過去。草色已經轉入憂郁的蒼黃(色),地下找不出一點新鮮的花朵(這不是花的季節,這是葉的季節);宿舍牆外一帶種的嬌嫩的洋水仙,垂了頭(拟人化,花走向暮年),含着滿眼的淚珠,在那裡歎息它們的薄命(秋雨中的情感),才過了兩天的晴美的好日子又遇到這樣黴氣熏熏的雨天(秋雨綿綿秋風寒)。隻有牆角的桂花(秋天的花王子),枝頭已經綴着幾個黃金一樣寶貴的嫩蕊(顔色。李清照《鹧鸪天·桂花》,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梅定妒,菊應羞,畫闌開處冠中秋。我們寫作班學員到如意湖欣賞桂花),小心地隐藏在綠油油橢圓形的葉片下(顔色),透露出一點新生命萌芽的希望(丹桂飄香,桂花的黃金色像一簇聖火,點亮了冷色調的雨中的秋天。這是唯一的暖色。這一段,以陰暗寫光明。)。
雨靜悄悄地下着,隻有一點細細的淅瀝瀝的聲音(有聲有色之聲音,細微的聲音)。橘紅色(所有冷色中的暖色。起承轉合結構美學中的轉)的房屋,像披着鮮豔的袈裟的老僧(比喻。老僧的袈裟色彩神秘),垂頭合目,受着雨的洗禮(神秘宗教的儀式感。基督教的入教儀式。行禮時,主禮者口誦經文,向受洗人頭部注水,表示洗罪,并授以洗名)。那潮濕的紅磚,發出有刺激性的豬血的顔色和牆下綠油油的桂葉成為強烈的對照(大紅大綠。如油畫。女作家對顔色特别敏感。我不喜歡壯烈。我是喜歡悲壯,更喜歡蒼涼。壯烈隻是力,沒有美,似乎缺少人性。悲哀則如大紅大綠的配色,是一種強烈的對照。這是張愛玲的文風,也是她的人品)。灰色的癞蛤蟆,在濕爛發黴的泥地裡跳躍着(倒黴的意象,像美玉之中的瑕疵);在秋雨的沉悶的網底(秋雨的情感底色是沉悶的),隻有它是唯一的充滿愉快的生氣的東西(癞蛤蟆的跳躍,給人幸福感,充滿生命的律動。意象的陌生化。誰能想到這種靈感的奇妙)。它背上灰黃斑駁的花紋(顔色,由單色變成複色),跟沉悶的天空遙遙相應,造成和諧的色調(和諧的世界是用顔色來展現的)。它撲通撲通地跳着(有聲有色之聲音),從草叢裡,跳到泥裡,濺出深綠的水花(顔色、形狀。秋天沒有花,水花也是花。正如,冬天沒有花,雪花也是花)。
雨,像銀灰色黏濡的蛛絲(首尾相應。思緒飄得再遠,依然要收回),織成一片輕柔的網,網住了整個的秋的世界。
(張愛玲的秋雨,以秋的凄涼蕭索為主線,寫出盛夏過後秋日雨夜的沉悶與蕭索。抒發情感,将才與情打成一片,作品中又有着深深進入有超脫過去盛夏的繁榮,回憶着光榮的過去,草色已經轉入了憂郁的蒼黃,地下找不出一點新鮮的花朵,符合她悲天憫人的性格。
在文章裡同讀者拉家常,但卻始終保持着距離,不讓外人窺測她的内心,看出作者内心的多愁善感。文字中充滿了灰色、憂郁,黯然,寥落,唯一萌芽的一束希望之光,僅是那株低矮的無人問津的桂花樹。創造了生之和諧,而仍然不能滿足于這和諧,以獨特的文字結構以低微的姿勢仰視平淡。)
張愛玲被認為是20世紀中國最為徹底的唯美主義者,她一生自始至終都在追求完美,追求極緻,她的作品古舊的精緻情調和現代的孤獨荒涼體驗參差對照混合交融,有一種挽歌般的悲涼美感。讀《秋雨》,仿如回到二十年前的老上海,在黃浦江邊傾聽一個憂郁的小女孩的喃喃心聲。
槌衣石
——受痖弦先生囑託而作
作者:宇秀 (加拿大)
一說起這塊石頭,2018年的風開始倒叙
回憶瞬間遊到了白河邊
你就哭了
淯水湯湯,槌聲嘭嘭
空空不見槌衣人
這些個風裡的櫻花隻管粉著她們的臉
哪裡懂得你的哭泣
你的南方出生的女兒不懂
北美的春天也不懂
這裡沒有茴香草,沒有酸棗樹、也沒有會陪你哭泣的
野荸荠
你的淚太鹹太澀,落到石上石頭也會疼啊
可憐她沒有傾訴的嘴巴
隻好把身體裂開來給你看她的痛
那是痛裂了的母親魂
那是背井離鄉的傷痕
你可看到,你可看到呀
祖母正在她身上洗父親的衣衫
母親也在她身上濯娃兒的褲襪
她們揉啊
搓啊
槌啊……
你那黑了一冬的襖
在母親的棒槌下,又順從又頑皮
白河水卻一浪浪歎息
歎母親的巧手終究無緣剪裁你的法蘭絨長褲
野荸荠也一聲聲啜泣
泣母親的慧心到底沒能觸摸你的燈草絨上衣
白河水潺潺,槌衣聲嘭嘭
像放大的木魚禅音,從佛堂廟宇到鄉村市井
這石頭最是隐忍、安靜,不厭其煩
聽祖母的叨叨,聽母親的喃喃
聽她們揉搓衣裳裡的心事
聽她們捶打歲月裡的寂寞
十七歲的青春
如何知道一塊青石原是母系血脈裡脫胎的骨頭?
當母親逝去
當古井枯竭
當房屋坍塌
當村頭變換了大王旗
唯有這塊骨頭
守著半截山牆,蹲在家破人亡的門口
等你,等你,等你……
不怕蟲蛀,不怕雨打,不怕火焚,不怕光灼
唯獨怕你哭泣
加拿大的屋檐下
沒有人家懸挂紅玉米
再多的憂鬱,你也不能挂在那裡
唯與來自老家的槌衣石默默相視,那青石上的紋路
猶似母親的掌心
讀不盡裡面的曲曲彎彎
空把兩行清淚垂挂成宣統那年的對聯
你莫哭喲
這裡沒有銅環滾過的崗子,沒有外婆的荞麥田
也沒有驢兒,和那拴驢兒的桑樹
你的哭泣
櫻花不懂,矮塔松不懂,秋天的槭樹也不懂
即便夏日的莓子
也隻管把眼珠子長成深藍色炫耀于枝頭
視而不見外鄉人的憂愁
那合歡那杜鵑咋還不開呢?難不成在替你
思想?想那青石闆如有一日成了天堂裡的眠床
故鄉啊,必定也在天堂
啊,淯水湯湯,槌聲嘭嘭
依稀月下槌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