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個成熟的碼字人,每天要用手指跑半個馬拉松

一個成熟的碼字人,每天要用手指跑半個馬拉松

大家好這裡是盧妹

在進入計算機時代之前

如果想要完成一部百萬字的作品

至少要用掉一千兩百多張紙

而現在碼字

卻隻需要一個鍵盤

一個成熟的碼字人,每天要用手指跑半個馬拉松

但你知道嗎

我們現在用的QWERTY鍵盤

其實不是最優設計

并且還很反人類

關于如何打字更快的研究

在19世紀中後期就開始了

最早期的打字機是機械式的

用連動杆牽動對應的字模

将字模擊打到色帶上

進而在紙上打出相應的字元

但是受到打字機機械結構的限制

快速打字時

對應的鉛字連動杆就容易撞車

而為了解決這個問題

美國發明家肖爾斯在1868年

提出了解決方案

那就是:把高頻使用的字母隔開

于是QWERTY鍵盤就誕生了

一個成熟的碼字人,每天要用手指跑半個馬拉松

于是靠着流暢不卡頓的特點

QWERTY鍵盤迅速占領了打字機市場

接下來的1893年

“ideal”鍵盤誕生了

它将英語中使用頻率最高的10個字母

設計在了鍵盤最下方

而最不常用的6個字母

則被放在了最上方

一個成熟的碼字人,每天要用手指跑半個馬拉松

雖然這種鍵盤其實更好用一些

但是它并沒有挑戰到

QWERTY鍵盤的地位

因為後者已經占領了相當一部分市場

但與此同時

打字機工程學也在飛速進步

就在QWERTYT鍵盤布局

逐漸式微的時候

一位來自鹽湖城法庭的速記員

無意中力挽狂瀾

将QWERTY鍵盤布局推向行業頂峰

這位速記員參加了1888年

與美國辛辛那提舉行的打字比賽

他使用QWERTY布局的打字機盲打

碾壓全場赢得冠軍

并獲得了500美元的獎金

一個成熟的碼字人,每天要用手指跑半個馬拉松

這也無意之中讓大衆對之前

肖爾斯所說的話信以為真:

“QWERTY可以加快打字速度”

“它是最科學的字母順序排列”

而實際上

英國打字機博物館館長稱

“這是徹頭徹尾的謊言”

“任何一種随機性安排都它合理”

這麼說是因為

QWERTY鍵盤的布局設計

并不能讓我們“事半功倍”

反而對于大多數慣用右手的人來說

這樣的布局設計并不友好

在使用QWERTY鍵盤時

我們的左手會負擔57%的工作

并且排在最中間的兩列字幕

使用率僅占30%

我們的手指在打字時也要經常上下移動

這不僅不能幫我們省力

反而增加了我們手指的移動距離

對于一個熟練的打字員來說

8小時内的手指移動距離

大約能有25.7公裡

相當于上班一天

你這手指頭跑了一個半馬

一個成熟的碼字人,每天要用手指跑半個馬拉松

而如果使用美國生物學家發明的

Dvorak鍵盤布局的話

這個資料将會大大減少

8小時1.6公裡就夠了

一個成熟的碼字人,每天要用手指跑半個馬拉松

即使後來打字機被淘汰

進入了計算機時代

在沿用QWERTY鍵盤的同時

也陸續出現了Malt、

Norman、Workman等等

更加符合人體工程學的鍵盤布局

甚至Dvorak布局鍵盤還被蘋果推廣過

一個成熟的碼字人,每天要用手指跑半個馬拉松

符合人體工學的Malt鍵盤

但QWERTY布局鍵盤

江湖霸主的地位依然穩穩當當

使用者習慣的力量

果然不容小觑

說到這裡盧妹不禁想起了

我站的各位日萬手速的大大

一個成熟的碼字人,每天要用手指跑半個馬拉松

以後要是有人說什麼

“當網文作家好輕松啊”

盧妹一定要邀請TA來

一起跑一個“手指半馬”

你用過非QWERTY的鍵盤嗎?

來評論區聊聊你的使用感受!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