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再陷造假醜聞!日本政府虛報建築業訂單資料!岸田文雄緊急回應

作者:國際金融報
再陷造假醜聞!日本政府虛報建築業訂單資料!岸田文雄緊急回應

日本政界曝出造假醜聞。12月15日,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在國會會議中承認,日本政府多年來虛報了建築業訂單資料。

此前日本朝日新聞報道稱,日本國土交通省統計存在重複記賬現象。

據了解,日本每月大約有1.2萬家公司的建設工程項目單交給國土交通省進行統計,項目單應要求需每個月統計一次。然而,在部分公司當月未能及時送出資料的情況下,國土交通省要求地方政府将數月前的訂單量當作當月資料充數,繼而造成逾期送出資料的企業将多個月的資料合并送出。

此外,日本國土交通省會根據當月已經送出項目單企業的資料推算出未送出項目單企業涉及的資金規模。此舉,導緻了國土交通省重複記賬、資料不符合實際金額的情況。

以上消息見報後,岸田文雄表示,“發生這樣的事情令人深感遺憾,政府将盡快研究措施,避免此類事件再度發生。”

曝料時點耐人尋味

外界擔憂,由于這項資料也被用在計算國内生産總值(GDP)上面,國土交通省的造假恐導緻日本GDP被高估。

不過岸田文雄則稱,自去年1月已改善有關資料,對2020至2021年經濟增長資料沒有影響。

12月8日,日本内閣府釋出2021年三季度GDP修正值,剔除物價變動因素後的實際GDP比上季度減少0.9%,換算成年率為減少3.6%,較年率減少3.0%的初值有所下調,降幅大于市場預期。受新冠疫情緊急事态宣言和晶片短缺影響,個人消費及出口表現低迷拉低了經濟表現。2020年GDP也被修正,實際GDP較上一年度減少4.5%,相比初值的減少4.4%略有下調。

中國社科院日本研究所日本問題專家龐中鵬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即使緊急狀态宣言解除後的消費增長令四季度經濟回暖,但仍存新型變異毒株奧密克戎繼續蔓延等令人擔憂的因素,整個2021财年,日本經濟能否駛入快車道,還是面臨着很大的挑戰,其中,新冠疫情是最大的不确定性因素。

此外,龐中鵬表示,此事曝光的時機有點耐人尋味。日本《朝日新聞》特别指出“自2013年以來”,這一時間段正是安倍執政期,如今安倍雖然下台,但11月份,安倍就任了自民黨最大派系清和政策研究會的會長,欲從幕後左右岸田内閣的政策走向。

資料造假頻出

2019年,安倍政府就曾陷“資料造假”的醜聞。報道曾指出,2018年底,厚生勞動省每月就勞統計的資料存在造假嫌疑,進而引發對厚生勞動省的全面調查。結果發現,在56項基礎統計項目中,有22項存在延遲釋出、漏查和統計不當的現象,錯誤占比高達40%。

而日本央行的決策也被這些資料所誤導,日本央行正是參考了厚生勞動省的資料,才做出了進一步量化寬松的經濟決策。随後,安倍晉三為這件事鞠躬道歉,并且安倍政府采取了補救措施,為失業人員補發額外的補助金,其餘群體的保險金及相關補償也陸續發放。

事實上,資料造假并非政界專屬。近年來,日本企業和金融業造假醜聞也不時曝出。

今年6月29日,日本三菱電機公司産品檢驗資料被爆造假,且造假行為持續時間超過了30年。報道稱,三菱電機從上世紀80年代起一直将憑空捏造的出廠質檢資料報告給客戶,企圖蒙混過關。對此,三菱電機表示,已對此事件調查,并且其公關部門宣稱“産品的安全性不存在問題”,“跳過出廠質檢沒有對産品本身的安全、機能與性能造成影響”。

而在更早之前,日本金融業也曾爆出造假醜聞。據新華網報道,2017年,有政府背景的一家日本金融機構被曝違規放貸,該機構的大批員工涉嫌連續8年違規向不符合資質的中小企業發放低息貸款,累計2650億日元。

由于這家金融機構受日本經濟産業省監管,經濟産業大臣世耕弘成自罰兩個月薪水作為處罰。

記者:袁源 特約作者:周烨

編輯:程慧

責任編輯:畢丹丹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