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史上的“十大常勝軍團”之一,因為太厲害竟然消失無蹤了

明朝末期,大明與後金紛争不斷,雙方經常在邊境地區爆發戰争。同時,這一時期也造就了許多優秀将領,比如說袁崇煥。

中國史上的“十大常勝軍團”之一,因為太厲害竟然消失無蹤了

袁崇煥在練兵方面很有造詣,他主張“以遼人守遼土”。他之是以提出這一主張,其實,是因為在過去的很長一段時間裡,明軍是分散式訓練的,等到遼東開戰時,朝廷才從各地調派軍隊來支援。雖然,這樣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夠緩解遼東戰地兵力短缺的問題,但是,卻存在軍隊不團結、戰鬥力弱和士兵不适應當地氣候環境等問題。反之,如果用遼東本地人作戰的話,這個問題就能得到解決。因為,他們既擅長馬術精通騎射,又熟悉當地環境适應當地氣候,那麼,就可以避免這些問題了。

是以,袁崇煥特意從遼東人民裡選出了一些青壯年,然後把他們調配到各個軍隊中,并且,開始着手培養一批遼将。

天啟六年二月十日,甯遠之戰爆發。在這次戰争裡,大明暫時奪得了勝利,是以,軍隊士氣大漲。借着這一大好時機,袁崇煥投入大量精力和心血訓練了一支遼軍。同時,大力栽培祖大壽、滿桂、趙率教等一大批遼将。雖然,這支軍隊的人數不多,但是,其戰鬥力卻十分強。

後來,人們把這支軍隊稱為“關甯鐵騎”,由祖大壽親自帶領。

中國史上的“十大常勝軍團”之一,因為太厲害竟然消失無蹤了

2008年6月,中國推出了《曆史上的十大軍團》一書,關甯鐵騎與戰國時期趙國的李牧騎兵兵團、秦國的王翦兵團、西漢韓信軍團、漢武帝時的霍去病軍團、南朝時期梁武帝手下陳慶之的七千白袍軍、南宋嶽家軍、成吉思汗怯薛軍、明朝常遇春兵團、清八旗軍等,同被譽為中國曆史上的“十大常勝軍團”。

自此,關甯鐵騎終于在蒙塵數百年後得以正名。

話說,在天啟七年五月六日,皇太極帶領着後金軍隊往西而去。因為,軍隊剛在甯遠之戰中吃了癟,是以,士氣普遍有些低落。但是,皇太極堅信自己之是以會在甯遠之戰中失敗,主要是因為自己沒有做好充分的戰前準備,以至于,有些輕視敵人了。

而這一回,他要攻打的是錦州,該城才剛剛修好,軍事防禦尚不齊全。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攻打錦州,他一定能夠拿下一個大捷。于是,後金對錦州發起了兩側夾擊和馬步兵相結合的車輪戰。一時之間,烽火連天,雙方将士死傷無數。可是,連攻幾日,後金卻絲毫未占據上風。

若是再繼續這樣下去的話,後金的兵力很可能會深陷錦州,進而被硬生生拖垮。是以,皇太極當即決定:停止攻打錦州,轉而攻打甯遠。

中國史上的“十大常勝軍團”之一,因為太厲害竟然消失無蹤了

據記載,當後金的軍隊抵達甯遠城北郊後,皇太極就把軍隊分成了九大營去圍困甯遠城。然而,就在這時,城外突然發生了一件讓所有後金人都意外的事:戰争剛剛爆發,後金軍隊的前鋒就塌陷了。原來,明軍在城外早就挖好了戰壕,隻等後金軍隊沖上前來。

雖然,前鋒坍塌了,但是,後金仍有士兵不斷沖上城樓。對此,明軍絲毫不敢松懈,不斷射出帶火的利箭,霎時間,火氣沖天,後金軍隊一片哀嚎。皇太極原本以為,這是明軍被自己的鐵騎隊打的落花流水而狼狽逃跑所發出的聲音。

可是,當他看到戰場時,場面卻把他給驚住了:後金鐵騎的先鋒隊與明軍的前鋒正在激烈的對戰中,明軍的炮口對準了後金鐵騎的後力軍狂轟濫炸,這使得後金兵力大大受損。而且,後金的将士們原本已經攻破了錦州的防禦,可是,此時的袁崇煥卻突然帶着他的關甯鐵騎出現了。

一時間,戰場局勢大變,後金變成了弱者。

中國史上的“十大常勝軍團”之一,因為太厲害竟然消失無蹤了

面對這種情況,皇太極雖然很不甘心,但他很清楚自己不能在這裡拖垮了後金兵力,隻好再次下令撤兵。這是關甯鐵騎的第一場實戰,經曆了這一場戰争以後關甯鐵騎瞬間揚名。可是,這一戰是在城池裡與後金對戰才獲得的勝利,如果,想要真真正正地和後金軍隊追逐于戰場之上,那麼,還要幾年時間。

時間過得很快,眨眼之間便來到了三年之後。皇太極親率軍隊進攻剛剛發生了兵變的長城,他一路高歌前進,很快就破掉了北京最後一道防線——遵化,這就意味北京将于不日後徹底淪陷。此時,明朝的統治可以說是岌岌可危,朝代颠覆與否、曆史是否改寫就在此一刻。

在得知消息之後,朝廷上下一片震驚,不知所措。但很快的,袁崇煥就反應了過來,他立刻下令讓山海關的總兵趙率教率領一支關甯鐵騎迎戰後金鐵騎。次日,關甯鐵騎的主力軍動身前往戰場,雖然,有了緩解之策,但是,袁崇煥心裡很明白,趙率教的輕騎隻有幾千人,根本就抵不住後金強勁的攻勢。

是以,他不求獲勝,隻求趙率教能夠守住關口。可惜的是,明軍太被動了,趙率教那幾千輕騎抵達遵化時,遵化就已經被攻破了。不久之後,這幾千輕騎也在後金的猛烈攻勢中覆滅了,全軍英勇殉國。此時,袁崇煥剛好帶着自己的五千輕騎趕到。

兩軍迎面對陣,實力差距十分之大:袁崇煥隻有五千輕騎,而後金卻有将近十萬兵力。

中國史上的“十大常勝軍團”之一,因為太厲害竟然消失無蹤了

為了給關甯主力軍拖延時間,袁崇煥把那五千輕騎分為了三小隊。當袁崇煥的輕騎剛布完陣後,後金就立刻發起了攻擊。對此,皇太極心裡很清楚,雖然,這是關甯鐵騎,但是,卻不是其主力部隊。于是,他決定放手一搏,把餘下的兵力全部投入到戰争中去。

可是,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了,大捷的消息仍然沒有傳來。就在這時,又有一支關甯鐵騎趕來了。守城的輕騎得到支援後,頓時士氣大增,反攻後金。雖然,這兩支輕騎加起來隻有幾千人,但是,卻把後金這十萬軍隊打得四處亂竄......

不久,當人們都以為後金會投降時,崇祯皇帝卻做出了一件很讓所有人都感到意外的事情:把袁崇煥收入大牢,嚴加看守。一時之間,關甯鐵騎失去了主心骨,連連敗卻。之後,祖大壽成為了遼軍方面的軍事首腦,任遼鎮總兵官。吳三桂其父為吳襄,與祖大壽是姻親關系,也屬于祖大壽軍事家族内的一員。

中國史上的“十大常勝軍團”之一,因為太厲害竟然消失無蹤了

當祖大壽于松錦之戰投降于皇太極後,吳三桂即成為了在明朝遼軍方面的代表。吳三桂降清之後,這隻軍隊也得以為清廷所用,之後,成為了漢八旗的重要組成部分。随後,這支軍隊又協助吳三桂反清,一度幾近将清朝推翻,使得康熙喪失了50萬軍隊。

自三藩之亂被平定,從此,世上再也沒有了關甯鐵騎。

參考資料:

【《明史》、《明熹宗實錄》、《石匮書後集》、《明季北略》、《關甯鐵騎:讓滿清八旗聞風喪膽的大明朝特種部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