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色是刮骨鋼刀,無色人斷路稀”,有什麼曆史淵源?

酒色财氣

在我國民間,流傳着這樣的一句俗語:色是刮骨鋼刀,無色人斷路稀。

當然這句俗語是節選版。完整版探讨世人應當對“酒色财氣”持何種态度:在曆史上,因為“酒色财氣”吃虧者實在太多,比如:

夏朝的夏桀因為好酒導緻亡國;

“色是刮骨鋼刀,無色人斷路稀”,有什麼曆史淵源?

春秋時代的吳王夫差沉迷西施的美色,最終導緻吳國滅亡;

漢文帝時代的佞臣鄧通因為有錢,富可敵國,最終被漢景帝“割了韭菜”;

三國周瑜因為争強好勝,因為“氣”喪命。

是以古人形成一種偏見,認為“酒色财氣”是敗壞人的。而也有人認為有問題的不是“酒色财氣”本身,而是人經不起誘惑。

本文所說的俗語,其背後則是一些曆史名人,對“酒色财氣”的探讨。

曆史故事

故事發生在大宋朝的相國寺。當時是宋朝神宗皇帝在位期間。話說這天,大才子蘇東坡去相國寺找自己的朋友佛印禅師,而這天恰好佛印禅師不在。不過,蘇東坡在相國寺的牆上看見佛印禅師留下來的一首詩,大緻是認為“酒色财氣”是囚禁人的牆,而隻有跳出這四面牆的人,才能長壽——這和當代人的理念,認為想不做什麼就不做什麼的理念倒是如出一轍。

蘇東坡對此不贊同,于是和了四句詩,認為“酒色财氣”本身沒問題,隻要人能端正态度,就可以不受其害。

“色是刮骨鋼刀,無色人斷路稀”,有什麼曆史淵源?

大約過了幾天,雄心壯志的神宗天子和大臣王安石微服出巡。也來到相國寺,恰好看到了佛印禅師和蘇東坡留下來的兩首詩,于是君臣二人也就此話題展開探讨。

宋神宗命王安石和四句詩。衆所周知,北宋在仁宗時代,就存在很多社會問題,宋仁宗還一度推行“慶曆新政”來解決這些問題,但都以失敗告終。宋神宗同樣希望通過改革手段解決大宋朝的内部問題,王安石則是改革派的首腦。

大宋朝的問題,歸根結底兩件事:一個是财政問題,一個是外患問題。于是王安石和了四句詩,王安石認為,“酒色财氣”隻要應用得當,是可以造福朝廷和百姓的,其中“無色人斷路稀”既出自于此。

“色是刮骨鋼刀,無色人斷路稀”,有什麼曆史淵源?

宋神宗看後,也饒有興緻的和了四句詩,也對“酒色财氣”的合理一面表達了肯定态度。

結語:自古以來,亡國破家的理由千千萬。有歸罪于美酒的,有歸罪于婦人的,有歸罪于拜佛的(比如梁武帝),也有歸罪于文藝的(宋徽宗),更奇葩的是還有把亡國原因歸罪于愛讀書的(梁元帝)。但是,當事君主不願意承認主因在于自身的軟弱,史官則為尊者諱,最終,給後世的讀書人造成誤導,認為真的有“紅顔禍水”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