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筼筜夜話”廈門特區40年:溫暖大愛 開放創新

作者:MtimeTime.com
“筼筜夜話”廈門特區40年:溫暖大愛 開放創新

2021年網絡全媒體廈門行活動14日晚舉行“筼筜夜話”。 楊伏山 攝

中新網廈門12月15日電 (記者 楊伏山)“揚帆正當時廈門再出發——2021年網絡全媒體廈門行”14日晚舉行“筼筜夜話”,邀請在廈工作生活的中外人士和來自全國各地知名網絡媒體代表,漫話自己與廈門經濟特區“共成長”的故事以及特區40年發展巨變留在人們記憶中最深的印象。

廈門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委網信辦主任姚玉萍說,廈門給她留下最深印象是大愛。她和與會人士分享一個發生在廈門的真實故事:有一年,廈門遭遇莫蘭蒂台風襲擊,駐閩部隊官兵前來廈門幫忙救災。廈門一個媽媽帶着小孩,給所有投入救災工作的士兵們,在其整齊劃一放置地上的綠色書包上,都分别放上雞蛋和一張表達謝的小字條。

“筼筜夜話”廈門特區40年:溫暖大愛 開放創新

“揚帆正當時廈門再出發——2021年網絡全媒體廈門行”14日啟動。 廈門市委網信辦供圖

“這一充滿愛意的小小舉動,感動了無數人。”姚玉萍說,廈門就是這樣一個城市,常常一個小細節,就讓人們心生無限感動。

第二個令她感觸深刻的關鍵詞是開放。她說,在近兩年疫情之下,廈航所擔負的從國外入境航班的班次名列全國第三大口岸城市,僅從這個資料,就很可以說明廈門是一個開放的城市。

來自捷克、2015年到廈門大學讀書的潘淑娜,在其3年大學學習中,因為參與志願服務,近距離耳濡目染廈門人溫暖、熱誠、友好等城市性格,愛上了這座“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的城市。

2018年,她來到廈門官任國際社群擔任志願者,為外籍人士提供志願翻譯等幫助,當上了社群境外主任助理。

如今已是廈門市外國人才服務站顧問的她說,廈門人待人很溫暖,很願意接納從外面來到這座城市的人,對外國人也不見外,“是一座不見外的城市。”

出生在福建漳州市南靖縣一個小鄉村,18歲來到廈門海天碼頭實習工作的馮泓昌,來廈發展25年。身為碼頭一線産業勞工,他見證了特區發展的曆史巨變,也成為這座特區城市發展的受益者之一,如今,他已從一位農民子弟成長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的進階人才和“大國工匠”。

在特步集團總裁丁水波眼裡,特區給他感觸最深的關鍵詞是國際化。成立于泉州的特步集團,于2009年前來廈門設立總部。廈門的國際化發展,助力特步吸引大量北上廣深和海外人才聚攏,實作跨越式發展。

“來廈門的這些年,感覺非常好。”他說,要成為一個偉大的公司,應該放眼全球,“我覺得廈門未來将成為一個更加國際化的都市”。

一位從外地前來廈門從事自媒體工作的創業人士巨浪則表示,特區40年發展,可以陳述的關鍵詞很多,他更願意說是創新。他說,自媒體領域從業者每年都在創業,一直在求新求變,一直在疊代,廈門很符合這個行業發展的特點。

由廈門市委網信辦主辦、廈門網承辦的“揚帆正當時廈門再出發——2021年網絡全媒體廈門行”活動14日啟動,“筼筜夜話”是其一項配套活動。來自全國各地的30多家知名網絡媒體工作者,将在為期2天的采訪行程中聚焦廈門特區40年建設成就,圍繞“特區曆程”“發展成就”“金磚合作”“紅色基因”4個主題兩條線路開展采風活動。

主辦方稱,家有喜事,一起分享,希望通過舉辦這一活動,網絡大家庭各位成員都能夠一起共同分享和見證,将廈門經濟特區40年建設所取得的成就借助網絡力量傳播出去,讓更多的人了解廈門,點贊廈門。(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