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杜月笙逝世前讓人燒毀所有欠條,家人勸阻怒道:我在救你們的命!

文/紀布

話說,隻要提及到民國時期的上海灘,很多朋友在腦海中一定會響起一首歌:浪奔!浪流!萬裡滔滔,江水永不休!這首《上海灘》堪稱一個時代的經典。

不過,今天我們要說的主題,不是這首歌,而是一個曾經在舊上海灘叱咤風雲的人物——恒社杜月笙。隻要談及到那段曆史,“杜月笙”這個名字絕對無法越過,為何這樣說,因為杜先生實在是太有名了。

平心而論,中華自古以來就是官本思想,很看重人的高低貴賤,杜月笙出身貧賤,能從高橋鎮的一個大字不識的小赤佬,混成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的上海灘黑道大亨,可見其奮鬥史,着實令人膜拜。

杜月笙逝世前讓人燒毀所有欠條,家人勸阻怒道:我在救你們的命!

清末民初時期的同盟會元老“骈文大師”饒漢祥先生,曾這樣評價過杜月笙:春申門下三千客,小杜城南五尺天。可見,對其評價有多高!可是,就是這樣的一位縱橫阖捭的風雲人物,在曆人生巅峰後,到了晚年,日子過得卻是非常的凄慘。

杜月笙的一生跌宕起伏,可以用一句經典話來概括都不為:與天鬥,與地鬥,與人鬥,其樂無窮!杜月笙在那個亂世,無論面對何等危險,都能逢兇化吉,這與其高超的為人處世密不可分,即使放在現今,也值得稱道。

民國上海,魚龍混雜,接受過杜月笙幫助的人實在是太多了,“高低貴賤,雞鳴狗盜”應有盡有,受助之人分布各個領域,其中,最有身份的人則是戴笠與張學良。在杜月笙人生最為巅峰的時期,其勢之大,聲名之極,都是極為罕見的。

杜月笙逝世前讓人燒毀所有欠條,家人勸阻怒道:我在救你們的命!

凡是有盛必有衰,在杜月笙人生達到巅峰後,就開始“由盛轉衰”,用大白話來說,就是開始走下坡路了。

杜月笙這個人,的确算得上是一代枭雄,可是也無法逃脫這一命運。在杜月笙最危難之時,他審時度勢,最終做了一個異常艱難的決定:1949年4月,抛棄一切家業,舉家逃往香港。

當杜月笙移居香港後,又重建立立了一個杜公館。杜月笙在香港人生地不熟,除了曾經結識的幾個老朋友外,沒有任何人知道他的身份。落魄後的杜月笙非常清楚自己的處境,香港這個地方,就是自己最終的歸宿。

杜月笙逝世前讓人燒毀所有欠條,家人勸阻怒道:我在救你們的命!

可是,仍有一個事一直困擾着他,那就是“錢”。理由非常簡單,杜月笙在上海灘的時候,憑借着賭場與大煙館,所斂到的錢财何止千萬。

杜月笙這個人有一個特點,那就是非常重情意,無論達官顯貴,還是三教九流,隻要有人向他借錢,幾乎都會借。賭場的欠條,大煙館的欠條,别人借錢的欠條,加起來,足足裝滿了一個保險櫃。

落魄後的杜月笙,早已年過半百,可他依然揮金如土,隻出不進,緻使杜公館陷入了财政危機。直到杜月笙去世前,他所有的财産隻剩下了大約10多萬美元。

杜月笙逝世前讓人燒毀所有欠條,家人勸阻怒道:我在救你們的命!

在杜月笙的五姨太孟小冬知道這個事情後,驚訝道:怎麼會這樣,這怎麼夠?

杜月笙在去世前,除了要求他的門徒陸京士給他配置設定遺産,而且還做了一個非常重要的決定,那就是将所有藏在保險櫃中的欠條全部燒掉。

這可是将真金實銀全都燒掉啊,杜月笙的這個決定,讓他的家人倍感驚訝,萬分不解,極力勸阻,杜月笙見到家人非常不舍,怒吼道:我燒了這些欠條,是在救你們的命!

杜月笙逝世前讓人燒毀所有欠條,家人勸阻怒道:我在救你們的命!

杜月笙對他的家人們說:那些曾經借我錢的人,什麼人都有,有的可能早已喪命,有的則可能流落天涯,我不希望在我死去以後,你們都成為要債的人,将我曾經打下的那些交情全都弄沒了。

那些能夠記住我的好的人,即使是在你們落難的時候,也會伸出援手的,那些忘恩負義的,即使你們去讨債,他們也會翻臉不認人,甚至可能招殺身之禍,大恩就如同大仇,你們時刻要銘記這個道理。

在杜月笙交代完後事後,于1951年的8月16日在香港病逝,享年63。最後,經過多方面的考慮,最終将杜月笙的遺體安葬于台北,并将其墳墓的方向正對上海灘,以慰其思鄉與追憶輝煌之情。

杜月笙逝世前讓人燒毀所有欠條,家人勸阻怒道:我在救你們的命!

本文參考資料:《杜月笙傳》,《民國上海灘》,《杜月笙傳奇》,《百度百科相關詞條——民國上海,杜月笙,杜月笙的晚年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