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癌細胞從“休眠”到“蘇醒”重大謎團獲解

科技日報北京12月14日電(實習記者張佳欣)癌細胞離開原發惡性良性腫瘤後會通過“休眠”來躲避免疫和藥物治療,但當其“蘇醒”後,會擴散到身體不同組織并複發,形成轉移性癌症。癌細胞如何保持數年休眠狀态以及為何會“蘇醒”一直是癌症研究中的一個重大謎團。近日,美國西奈山伊坎醫學院Tisch癌症研究所的研究人員解決了這一關鍵問題。

根據13日發表在《自然·癌症》雜志上的研究結果,癌細胞通過在自身周圍環境中分泌Ⅲ型膠原蛋白來保持“休眠”,當膠原蛋白水準逐漸下降時,癌細胞就會“蘇醒”。研究人員發現,通過用這種膠原蛋白豐富癌細胞周圍的環境,他們可以迫使癌細胞保持休眠狀态,防止惡性良性腫瘤複發。

癌症患者的死因多由于癌細胞的轉移,這種轉移很可能發生在惡性良性腫瘤切除幾年後。以前,科學家已經研究了播散惡性良性腫瘤細胞是如何結束其休眠狀态的;而這項新的工作展示了癌細胞如何保持休眠狀态。

這項研究使用了高分辨率成像技術,其中包括活體雙光子顯微鏡。這項技術可以實時顯示活體動物體内的休眠癌細胞,使研究人員能夠利用乳腺和頭頸部癌細胞系追蹤小鼠模型中處于休眠狀态的癌細胞,并能夠直覺地看到當癌細胞“休眠”時細胞外基質結構的變化,以及當這些細胞“蘇醒”時它是如何變化的。

在患者樣本中,研究人員表明,豐富的膠原蛋白可以作為預測惡性良性腫瘤複發和轉移的潛在名額。在小鼠模型中,當科學家們增加了離開惡性良性腫瘤的癌細胞周圍Ⅲ型膠原蛋白的數量時,癌症的進展被打斷,播散的細胞被迫進入休眠狀态。這表明,可以通過調整癌細胞的休眠狀态,防止其轉移。

論文資深作者、Tisch癌症研究所醫學(血液學和醫學惡性良性腫瘤學)副教授約瑟·哈維爾·布拉沃-科德羅博士表示,這一研究結果具有潛在的臨床意義,可能會引導研究一種新的生物标記物來預測惡性良性腫瘤複發,以及減少局部和遠端複發的治療幹預措施。這項旨在防止休眠癌細胞“蘇醒”的幹預措施,是防止其轉移生長的一種治療政策。随着惡性良性腫瘤休眠生物學的進一步發現和新特效藥的開發,誘導癌細胞休眠的治療與專門針對休眠癌細胞的治療相結合,最終将防止癌細胞的局部複發和轉移,為緩解癌症鋪平道路。

來源: 科技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