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李宗仁如何評價蔣介石?彈流橫飛風度從容,一語道破他的兩面性

縱觀整個中國近代史,蔣介石可以說是名副其實的風雲人物。1927年,蔣介石建立南京政府,開始了長達22年的統治時期;1949年,蔣介石兵敗逃至台灣,又在台灣建立了割據政權。

曆史上,蔣介石早年曾經是共産黨的朋友,但後來卻站在了共産黨的對立面。

他曾經下令屠殺過無數革命者,但又在一定程度上參與了中華民族偉大的抗日戰争,透過種種撲朔迷離的表面現象,蔣介石又是一名怎樣的人物呢?

對此,作為曾經的“好兄弟”,李宗仁曾這樣用一句話道破了蔣介石的兩面性。他到底是怎樣評價蔣介石的呢?

李宗仁如何評價蔣介石?彈流橫飛風度從容,一語道破他的兩面性

為達目的,能屈能伸

在整個國民黨曆史中,蔣介石與李宗仁可謂是非常重要的兩大人物。

上世紀二十年代中後期,蔣介石作為“集黨政軍大權于一身”的國民黨革命軍總司令,為了籠絡人心,拉攏桂系力量,主動向當時的北伐名将、新桂系“一号人物”李宗仁抛出橄榄枝,與他結為兄弟。

而後的幾十年裡,蔣介石與李宗仁一直共事,最初的“手足之情”也因派系鬥争、個人利益等深受影響,兩人之間的沖突越來越尖銳,最終分道揚镳。

李宗仁如何評價蔣介石?彈流橫飛風度從容,一語道破他的兩面性

可以說,作為曾經的“好兄弟”,李宗仁對蔣介石自然是無比了解。他曾這樣點評蔣介石,“蔣介石這個人對待别人毫無誠意,唯知玩弄權術,當他要利用你的時候,不惜稱兄道弟、歃血為盟,一旦兔死狗烹,就要置人于死地。”

這一評價自然是真實的,隻需從蔣介石與李宗仁關系發展便能看出。

1926年,國民革命軍第七軍軍長李宗仁策動北伐,親赴廣州,剛在廣州站住腳跟的蔣介石一得知消息,便在第一時間動身拜訪。

這是他們二人第一次會面,李宗仁對這次見面也是印象深刻。

多年後,李宗仁回憶起初次見面時的場景,隻覺蔣介石“嚴肅”、“勁氣内斂”、“狠”。

李宗仁如何評價蔣介石?彈流橫飛風度從容,一語道破他的兩面性

不久後,蔣介石正式當上了國民革命軍總司令職務,他與李宗仁的交往也逐漸增多,李宗仁時常前往總司令部,蔣介石對他也非常熱情慷慨。

那時候,革命軍裝備稀缺、經濟困難,但蔣介石竟主動撥給李宗仁一千支步槍、四艇重機槍、兩台無線電收發報機以及二十萬元資金,種種行為都充分表示了對李宗仁的重視。

一次李宗仁與蔣介石聊天的時候,蔣介石竟親切地詢問起李宗仁的年齡,并拿出自己的蘭譜,懇切地表示自己要與李宗仁結為異性兄弟。

就這樣,在蔣介石的再三堅持下,李宗仁終于被他的“誠意”所打動,兩人交換蘭譜,結為了異性兄弟。

就這樣,蔣介石與李宗仁終于綁在了一起,成為了一條船上的盟友,這是他們往後幾十年的來往中,唯一的“蜜月”期。

随着時間的推移,在蔣介石的幫助下,李宗仁的桂系武裝力量越來越強,也正是以,蔣介石與李宗仁之間産生了隔閡。

李宗仁如何評價蔣介石?彈流橫飛風度從容,一語道破他的兩面性

達成目的,卸磨殺驢

就在北伐戰争的推進過程中,李宗仁率領的桂系武裝力量越來越強大,這讓蔣介石明顯感受到了壓力。

一方面,蔣介石另眼相待崛起的桂系,将更多的希望寄托于他們;可另一方面,他心中的不安與恐懼又與日俱增,非常擔心李宗仁突然倒戈,做出對自己不利的舉動。

事實證明的确如此,就在蔣介石希望李宗仁派出兵力抵禦武漢之時,卻遭到了李宗仁的拒絕。

李宗仁裝出一副很為難的樣子說到,

“北洋軍閥才是目前我們攻打的主要目标,武漢方面隻是内部之間的意氣之事,攻打北洋軍閥乃人之所向,此時若是出現變動,怕是會造成群衆暴動。”

李宗仁如何評價蔣介石?彈流橫飛風度從容,一語道破他的兩面性

然而,蔣介石之是以要去抵禦武漢,也自然是為了保住自己的軍事地位。但是,得不到李宗仁的幫助,蔣介石能夠支配的軍隊中再也沒有能夠與桂系軍隊相媲美的部隊了。

蔣介石多年來在權力場中經營,自然懂得能屈能伸的道理。于是,他親自趕往七軍軍隊,再次請求李宗仁予以幫助。

結果顯然又是失望而歸,李宗仁還是用上次的理由進行推脫。自此,他與李宗仁以及桂系力量開始結怨,一發不可收拾。

李宗仁如何評價蔣介石?彈流橫飛風度從容,一語道破他的兩面性

直至1928年,國民黨二屆四中全會召開之後,蔣介石終于拿下來國民黨軍事委員會主席、中央黨部常委、中央政治會議主席等職務。

這一次蔣介石終于将國民黨政府的最高權力牢牢掌握在了自己手中。

掌握了最高權力之後,蔣介石充分發揮了桂系軍隊的力量,一統北方,可越是了解桂系軍隊,他心中的疑心就越大。

他認為,桂系軍隊力量畢竟不是嫡系軍隊,日後萬一再像曾經那樣不受自己控制,必将造成大禍。

李宗仁如何評價蔣介石?彈流橫飛風度從容,一語道破他的兩面性

既然如今已經利用桂系力量統一了北方,那麼這支軍隊就已經失去了存在的價值,是時候該“卸磨殺驢”了。

僅僅才過了幾個月,蔣介石就設計了一套“編遣”的手段,直接将矛頭指向李宗仁的桂系軍隊。

在蔣介石的壓迫之下,昔日盛極一時的桂系軍隊很快便作鳥獸散,李宗仁的勢力也大大被削弱,可就算這樣,他也沒有打算放過李宗仁。

桂系被編遣之後,蔣介石出兵占領廣西。一時間,李宗仁失去了容身之所,隻能四處流亡,可即便如此,他還是派出了特務專門監視他的一舉一動。

随後的十幾年裡,蔣介石與李宗仁一直明争暗鬥,他也為了除去李宗仁做着不懈努力。

李宗仁如何評價蔣介石?彈流橫飛風度從容,一語道破他的兩面性

性格狹隘,濫用權謀

其實,很多跟随蔣介石征戰四方的将領們都深知他的性格。李宗仁曾經在回憶錄中表明,曾經有一次他與白崇禧聊天的時候,白崇禧詢問他對蔣介石的印象,那時他就說蔣介石此人不僅難以共享安樂,甚至無法共患難。

李宗仁如何評價蔣介石?彈流橫飛風度從容,一語道破他的兩面性

可以說,蔣介石此人性格狹隘,易生猜忌,即便是對待自己的親信,也沒有辦法做到完全放心。這一性格不僅僅是對待李宗仁,在對待白崇禧、張學良等人時,同樣如此。

1949年,蔣介石兵敗以後,李宗仁與蔣介石拉開了權力的争奪。為了戰勝李宗仁,此時的蔣介石必須獲得掌握兵權的白崇禧的支援。

于是,他便選擇在廣州黃埔軍校的密室裡約見了白崇禧。

李宗仁如何評價蔣介石?彈流橫飛風度從容,一語道破他的兩面性

在密室中,蔣介石與白崇禧回憶起往日的同袍情誼,并反複與白崇禧強調隻要他們兩人合作,終有一日一定能夠打回大陸,取得勝利。

就這樣,作為李宗仁一直以來的部下,白崇禧選擇放棄擁護李宗仁,轉而選擇支援蔣介石複職。

結果顯然,李宗仁在這場鬥争中難敵蔣介石,心灰意冷的他早已看清了蔣介石的真面目,不願與他一同前往台灣,于是他以要去美國治病為由,與蔣介石集團徹底決裂。

李宗仁如何評價蔣介石?彈流橫飛風度從容,一語道破他的兩面性

可白崇禧卻不這麼認為。一直以來,雖然白崇禧屬于李宗仁的部下,但他卻覺得蔣介石是看中他、重用他的,是以,他也願意跟随蔣介石前往台灣,他完全相信蔣介石的話,期待着有一天能夠打回來。

可是,蔣介石本性護短、多疑、忌才,加之白崇禧還和他非親非故。是以,面對白崇禧的忠心,蔣介石不僅沒有心懷感激,反而卻對他的桂系身份耿耿于懷。

剛到台灣的蔣介石,需要得到大家的支援,拿下國民黨政府的最高職位,是以,即便他背地裡防着白崇禧,也不得不表面重用他。

思慮之後,蔣介石選擇給予了白崇禧總統府戰略顧問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的職務。

李宗仁如何評價蔣介石?彈流橫飛風度從容,一語道破他的兩面性

這一職務看似厲害,但實際上根本不具備實權,形同虛設。可白崇禧卻沒有灰心,日常工作中他還是認真面對每一次會議,即便會議的結論壓根沒有人關注。

對此,遠在海外的李宗仁知曉後,還曾經說,“建生的做法太過天真率直,他竟到此時還指望和蔣介石合作。”

随着時間的推移,蔣介石對白崇禧的态度可謂是越發冷淡,越發防備,哪怕白崇禧已經深知蔣介石沒有能力再打回大陸,自己對他已經沒有了價值,也甘願當一個閑雲野鶴,蔣介石依然不願意放過他。

李宗仁如何評價蔣介石?彈流橫飛風度從容,一語道破他的兩面性

在台灣,蔣介石始終派遣了專人跟蹤白崇禧,當白崇禧發現自己的一舉一動都被人所監視的時候,便直接向蔣介石表示了抗議。對此,蔣介石直接大言不慚地表示是派人盯梢隻是為了保護白崇禧的安全。

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蔣介石會定期聽取跟蹤者的報告,掌握白崇禧的動向,可即便蔣介石這樣對他,他還認為總統是重用他的,隻是自己一些話,總統沒聽。

直至1965年,李宗仁總算沖破了蔣介石與美方的限制,回到了祖國大陸。得知這一消息時,白崇禧心中的信仰徹底坍塌,

他表示,“德鄰選擇投靠了共産黨,以後在台灣自己就更沒有地位了。”

回國之後的李宗仁回顧自己半生戎馬,心情複雜,不禁感慨到,“這些就是介石兄給我的深厚兄弟情啊!”

李宗仁如何評價蔣介石?彈流橫飛風度從容,一語道破他的兩面性

結語:

“不管是軍事,還是政治,蔣介石都稍有遜色,但要是論及權術,可以說是沒有人能夠比得上他。”李宗仁曾這樣評論過他。

可以說,蔣介石是一個典型的複雜人物,他曾經也的确為了中華民族的崛起而努力,但他也确實是個偏将之才,容易感情用事,難以相信他人。或許正是因為這些不足,注定無法成功。

李宗仁如何評價蔣介石?彈流橫飛風度從容,一語道破他的兩面性

參考文獻:

[1]周戰生.蔣介石與李宗仁的“深厚兄弟情”[J].文史春秋,2020(03):20-24.

[2]張家康.蔣介石與李宗仁:從把兄弟到生死冤家[J].名人傳記(上半月),2015(12):79-85.

[3]汪朝光. 也談如何評價蔣介石[N]. 北京日報,2011-09-26(020).

[4]覃振強.蔣介石三次暗殺李宗仁未遂内幕[J].文史春秋,2008(04):4-9.

[5]齊虎田,齊芳.如何正确評價中國近現代史上的複雜人物——以評價蔣介石為例[J].忻州師範學院學報,2007(06):84-85.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