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孔融将被曹操處斬,死前請求放過9歲小兒,兒子說出8個字流傳千古

文/紀布

話說,很多朋友在小的時候都聽過大人們講過“孔融讓梨”的故事,這則故事的教育意義就是在于教導孩子們要學會孝順。不過,在很多人的記憶中對于孔融的印象,也就大多隻有這些事迹罷了。

要說這個孔融的祖上,他的來頭可是相當的大,備受曆代帝王所推崇,說到這裡大家應該知道是哪位大賢了,沒錯正是孔聖人。也許是基因好,到了孔融這一代,他憑借着自身的才華也赢得了功名,成為當時名震一時的“建安七子”之一。

對小說《三國演義》比較感興趣的朋友們應該都知道,孔融在那個亂世也算是小有勢力,頗有影響的人物了,但生不逢時,偏偏碰上了曹操這個亂世奸雄,而且這兩個人又尿不到一個壺,最後,孔融也被曹操給幹掉了。

孔融将被曹操處斬,死前請求放過9歲小兒,兒子說出8個字流傳千古

孔融自己死了也就算了,但是他的孩子竟然也受到了牽連,然而,在這個時候,身為名仕的孔融的表現竟然還不如他年僅9歲的小兒,這究竟是為何呢?

在孔融所生活的那個年代,一個人能進入仕途官場是有幾種管道的,有的時候很少看這個人是否有學問有本事。那麼,問題來了在那個時期人們主要是看的什麼?答案:看一個人是否“孝順”,也就是所謂的“孝廉”。

孔融早在4歲的時候,就因為讓梨的事件享有盛譽廣為人知,在其長大之後,也是以輕輕松松地踏入了仕途,在當朝做了大官,隻不過在那個時期已經進入了亂世,而“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曹操掌控着所有實權。

孔融将被曹操處斬,死前請求放過9歲小兒,兒子說出8個字流傳千古

要說孔、曹二人其實在很久以前就有過交道了,他們之間的關系還算挺不錯的,但是,在孔融看透曹操的野心後,二人的關系就開始走向惡化。

對于孔融來說,他的立場就是堅定不移地維護大漢王朝的利益,而曹操則為有悖于漢室的“賊”,為此,孔融就在各個方面與曹操作對以示不滿。

官渡之戰後曹操擊敗了袁紹,有一位名為甄宓的女子一直讓曹操愛慕不已,但是此女子卻被他的兒子曹丕先入為主,對此曹操肯定不開心,但其也不好意思為了一個女人與自己的親兒子撕破臉皮。

孔融将被曹操處斬,死前請求放過9歲小兒,兒子說出8個字流傳千古

可是,沒想到的是,在孔融知道這件事後,竟然直接給曹操來了一封信,在信裡面寫着幾個字:“武王伐纣,以妲己賜周公”。孔融之意為借古喻今,曹操怎能不解其中意,令他甚是苦惱。

曹操為了統一天下連年征戰,不僅與孫劉打,而且與北方蠻夷也打,為了擴充兵員,很多壯丁都被抓去當兵。這樣就緻使很多耕地荒廢了,沒地種糧食自然就歉收了,為此,曹操直接就下達了“禁灑令”,因為在那個時候的釀酒都是純糧釀造,不像現在都是勾兌。

曹操剛一下令沒多久,孔融那邊反應極其強烈,堅決反對“禁酒令”,于是,孔融又開始嘚瑟了,照例又給曹操寫了一封書信,内容就是詳細地列舉的喝酒的各類好處,而且還在言語中夾雜着極盡譏诮之能事。

孔融将被曹操處斬,死前請求放過9歲小兒,兒子說出8個字流傳千古

又引得曹操異常不快,後來,曹操為了維護自己的大權,對這個孔融起了殺心。

孔融在得知自己将要被曹操處斬後,他也倒是淡定一副無所畏懼的樣子,但是,曹操想要的是株連他的九族,這下子直接讓孔融害怕了,這可是要絕了他的後啊!

為此,孔融不惜放棄任何尊嚴痛哭流涕地向曹操苦苦哀求,乞求曹操能夠放過他的小兒。

孔融将被曹操處斬,死前請求放過9歲小兒,兒子說出8個字流傳千古

要說這個時候孔融的小兒子才年僅9歲,年紀尚曉但頗具頭腦與智慧,此時的他比其父孔融更看得清形勢,直接脫口而說:“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孔融在聽到小兒說出的這八個字後,頓時覺得言之有理,卻也變得更為感慨哀傷。在這件事上,他作為9歲小兒的父親,竟然還不如兒子想得明白。

在這個故事中,也正式因為孔融的9歲小兒的泰然自若,不畏死亡的精神,使得這句僅有8個字的話被後人所銘記,成為千古流傳的名言警句,也警醒着無數後人。

孔融将被曹操處斬,死前請求放過9歲小兒,兒子說出8個字流傳千古

本文參考資料:《三國志·魏書·武帝傳》,《品三國》,《孔融傳》,《百度百科相關詞條——三國演義,曹操,孔融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