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在曆史上,明武宗究竟是一代明君,還是一個荒誕不羁的纨绔之人

大家好,我是曆史漫談君。今天和大家聊聊明武宗正德皇帝朱厚照。一個失敗的君主,一個英武的将軍,一個喜愛快樂并追求快樂的人,這大概是我對他的綜合評價吧。

在明朝以後的史書中,正德都是個不折不扣的反面教材。在大臣們眼中,他的所作所為實在太太太過分了:不在宮内居住,反而給自己修了個豪華較高價的電梯大廈豹房;親自上陣當馴獸師,老虎沒訓好自己差點被老虎訓了;時不時地化妝出宮遛彎,逛了一圈又回來了,有時候還到戲院裡聽戲……這哪像一個皇帝的作為啊?!

在曆史上,明武宗究竟是一代明君,還是一個荒誕不羁的纨绔之人

身居高位的,須發皆白的大臣們認為這種這些舉動是相當危險的。他們從國家的角度出發,給了皇帝很多建議,無非是讓他好好呆在宮裡,别出去胡鬧。但正德可不把這些老頭子們放在眼裡,他仍舊我行我素。

當然,正德還有更“過分”的事,比如他一個皇帝,不喜歡文治卻整日沉迷于舞刀弄槍,夢想做一個将軍。正德喜歡在宮裡練兵,他的寵臣也都是武将。而至于朝政正德就完全放手,他既不想管,也沒有時間去管。

自從皇帝的幾次小打小鬧引起了與大臣的沖突,大臣屢屢上書,皇帝置之不理後,大臣們也就慢慢習慣了這位根骨清奇,不守規矩的皇帝。隻盼這個大爺不要做更加過激的舉動,但很快他們就失望了。

1517年,鞑靼小王子犯邊,他已經多次對明朝的邊境造成侵擾。正德卻十分興奮,他準備禦駕親征,給生活找一點樂趣,也檢驗一下練兵的成果。

大臣們都快被這一決定吓死了,他們屢屢勸阻,但皇帝用他無比的權力,使自己一行人順利出關,并且指令一個太監把守住關口,不要那些文臣們出來找他。

在曆史上,明武宗究竟是一代明君,還是一個荒誕不羁的纨绔之人

出了關口到了宣府後,正德開始排程部隊,準備和蒙古人作戰。此時這位老兄破天荒的封了一個大将,他命總督軍務威武大将軍總兵官朱壽統率六軍,就是擔任這次戰争的指揮官,那這位朱壽是?正是皇帝給自己起的“藝名”!而且還把自己封為鎮國公,還給自己定了俸祿。這可能是他跟大臣們開的一個不太過分的玩笑吧。

當然玩笑歸玩笑,仗還是要打的。皇帝禦駕親征,自然是對士兵們的很大鼓舞,蒙古和明軍在山西激戰,雙方共有十幾萬軍隊參戰。最激烈的一次戰鬥,整整打了一天,雙方的傷亡都不少。

不得不說,這次朱厚照的親征還是有效果的,蒙古軍隊未能突破明軍的防線,隻得撤回。而到正德皇帝去世,蒙古都沒有發動大規模的入侵,由此看來正德皇帝,出色的完成了此次任務。

當正德皇帝得勝回朝之後,大臣們仿佛都不因他的勝利而感到高興,或者說他們根本不承認這次戰争的勝利。而是勸誡皇帝千萬不要再出去胡鬧了,打仗是武将要做的事情,皇帝您就不要參與了。這讓皇帝十分掃興。

1519年,正德皇帝又要南巡,這次他受到了更加激烈的反對,全體監察官員聯名勸阻,甚至跪在午門外要求皇帝答複,皇帝勃然大怒,用了廷杖打了官員的屁股才把這件事平息下去。

在曆史上,明武宗究竟是一代明君,還是一個荒誕不羁的纨绔之人

當然官員的勸阻,并沒有讓政策放棄南巡的想法,他照樣南下,但樂極生悲的是,他在一次遊玩過程中不幸落水,雖然搶救及時,但也給他造成了不小的傷害。回到北京後沒幾個月就死了。

由于他沒有後代,也沒有弟弟,隻好讓他父親的弟弟的兒子朱厚熜來當皇帝。是為嘉靖帝。

看完了正德的一生,我們簡要做一下評價。其實史書上之是以記載的正德皇帝胡作非為,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的所作所為不符合一個皇帝的規範,不符合大臣們的期望。

自明朝建立以來,已經有不短時間。各項規章制度都已經基本定型,大明帝國隻要按照它以往的慣性運轉就可以了。

在大臣們的眼裡,正德皇帝應該居住于深宮之中,天天認認真真舉行早朝,批閱奏章,處理好與大臣們的關系,時不時的頒布幾個有利于民生的政策。像他軟弱的父親那樣,就可以了。

但是正德不喜歡這種拘束的生活,他想要發展自己的個性,追求自己的愛好。換句話說,他不想做皇帝,因為這個職位拘束太多。

是以他的一生就是他向着大臣們,向着祖宗成法,向種種制度抗争的一生。因為這種抗争,正德或許做出了一些現在看來匪夷所思,糊塗荒唐的事情,不過從他的自己的立場來看的話,這些似乎都符合他的需要。

是以,正德不是一個好皇帝,但他也不是一個隻會誇誇其談的纨绔子弟。有相當的史料可以證明,正德還是有很多優秀的品質,如非常聰明,擅長打仗等。

正德也有自己的理想,有自己的喜好,隻不過這種喜好,不為大臣們所接受,不符合已經定型了的皇帝的日正常範而已。是以史書上他才會被醜化的那麼慘。其實正德也是一個苦命人。

我們不禁要想,為何幾百年前的正德北巡南巡,被萬人指責,而幾百年後的乾隆屢次下江南,卻沒什麼很大的批評之聲呢?

難道正德就天生的是一個昏君,乾隆就是一個真正的明君嗎?恐怕也不盡然吧。而我們的思維又被這種昏君明君非彼即此的慣性綁架了多久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