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德教師再聚雲端 寶安舉行中德教學專題交流系列活動_深圳新聞網

作者:深圳新聞網

11月12日至12月13日,中德教師線上教研交流項目——“寶安區中德教學專題交流系列活動”在寶安區學校舉辦。兩國教師再次相聚雲端開展教研活動,深度交流、碰撞思想,為更廣闊教育合作打下堅實基礎。自2020年初以來,在國際交通阻礙重重的背景下,寶安教育對外開放表現出強大的活力,已成功舉辦多場國際交流活動,借助現代資訊技術,線上邀請境外知名專家學者、老師開展中外教師聯合教研、學生對話等線上交流活動,突破時間、空間與語言的限制,加速寶安教育資訊化引領教育國際化的蓬勃發展,讓寶安師生在家門口就可以與國外師生進行深度融入的學習交流。該系列活動由寶安區教育局主辦,寶安區教育科學研究院、寶安中學(集團)、西鄉中學、寶安第一外國語學校及孝德學校共同承辦,德國賦優(FU)教育集團、海德堡師範大學及巴登符騰堡州曼海姆教師進修學院協辦。是繼成功舉辦中德國際教育交流周、中德閱讀交流系列活動後,寶安和德國海德堡再一次開展深度的教育交流合作。活動期間,面向寶安區内理化生自然科學及音樂4個學科教師舉辦了10次線上交流活動。通過“中方教師線下集中德方專家線上連線”的方式,寶安教師們不僅能夠學習德國基礎教育階段學科發展經驗,還能夠實時同德國專家交流寶安本地教育成果及課堂執行個體,共同探讨教學難點問題,互學互鑒,合作共赢。音樂專場:孝德學校本次音樂專場邀請德國聯邦音樂教育協會主席、海德堡師範大學音樂學及相關教學法專家于爾根·奧伯施密特教授作為主講專家,奧伯施密特教授與寶安區合唱指揮教師代表們就“音樂與運動、歌唱與音樂表演、合唱教學及學生作曲”等主題分别開展了4場次的音樂教學交流活動。活動期間,奧伯施密特教授給現場教師展示了豐富的德國音樂課堂案例,寶安教師也就實際教學實踐中的困惑與挑戰同德方進行深入交流。國中實體專場:寶安第一外國語學校國中部在實體專場上,主講專家巴登 符騰堡州曼海姆教師進修學院進修部主管安德裡亞斯·科克先生曾到寶安多所學校的課堂聽課,熟悉中德教學異同。他提到,德國中國小教師都需要具備跨年級、跨學科(至少教兩門不同學科課程)的資格和能力,教師終身學習能力至關重要。在國中實體專場上,他就巴登符騰堡州的基礎教育、國中實體教學現狀及探究性實驗課例做了精彩分享,随後雙方教師開展了自由問答與讨論。國中化學專場:寶安中學(集團)國中部第一場國中化學專場交流活動以德方為主場,來自曼海姆教師進修學院的烏蘇拉·庫格勒女士結合自身一線教學經驗以“優質課堂”為主題,從理念與目标、課堂教學、教師發展三個方面進行分享,并帶中方老師們線上參觀了德國國中的化學實驗室。她指出德國化學教師熱衷将現實生活物件和化學課堂緊密結合,注重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第二場活動以中方為主,中德教師共同觀摩新安中學(集團)外國語學校羅柳珊老師的《水的組成》課堂實錄并進行點評,探讨中德教學設計與實施的異同。國中生物:西鄉中學國中部在生物專場上,海德堡師範大學自然科學、地理與技術研究所所長莉西·雅克爾教授以“生動的生物課堂”及“課程目标,内容及方法”為主題與區内生物教師骨幹進行交流。雅克爾教授通過生動的課堂及實驗案例重點介紹了德國生物課程設計步驟及戶外教學要點,同時還介紹了顯微鏡學作為知識擷取的能力的應用。她提到“在德國生物課堂中,教師運用模型建構和實驗探究等豐富多樣的方式使學生在實踐中獲得知識和提高能力;在中國小的戶外教學中,學校的花園或校園扮演重要角色。”在交流環節中,雙方圍繞“實驗室儀器配備”等問題展開積極互動與讨論。本次寶安區中德教學專題交流系列活動通過充分利用德國高等學校及教師進修學院等優質資源以及跨文化體驗等交流方式來提升教師的專業能力和國際素養。參與活動的德方教師認為本次活動對增進兩地教育現狀的了解、建立後續的師生交流具有重要推動作用,希望未來能繼續發展合作關系。寶安教師也從國際教學專題交流活動中擷取了新的體驗,對如何教學,如何思考受益匪淺。【讀特閱讀】海外專家名片音樂海德堡師範大學于爾根·奧伯施密特教授Prof. Dr. Jürgen Oberschmidt于爾根·奧伯施密特教授1993年畢業于漢諾威音樂、戲劇與媒體學院音樂師範專業及漢諾威大學日耳曼語言文學專業。1990—2013年間曾擔任中國小音樂教師,擁有豐富的合唱指揮等音樂教學經驗。2010年在奧斯納布呂肯大學獲得博士學位;2013年至2016年擔任魏恩加騰師範學院音樂學教授;自2016年起擔任海德堡師範大學音樂學及相關教學法教授。自2014年起擔任德國聯邦音樂教育協會(BMU)理事,自2018年起擔任主席。實體巴登 符騰堡州曼海姆教師進修學院安德裡亞斯·科克先生Andreas Keck安德裡亞斯·科克先生畢業于卡爾斯魯厄大學師範專業技術與實體方向。曾擔任過中學教師。2000年至2016年擔任德國弗羅伊登施塔特中國小技術、自然科學與資訊技術基礎教育教師教育訓練部主任。2016年至今,擔任巴登 符騰堡州曼海姆教師進修學院專業主管,負責教育學與心理學、自然科學與技術專業教學法、開放課程管理系統(Moodle)管理者教育訓練。自2009年起曾多次在海德堡大學及中國北京、西安等地為中國教師講課。化學巴登 符騰堡州曼海姆教師進修學院烏蘇拉·庫格勒女士Ursula Kügler烏蘇拉·庫格勒女士1989年大學畢業于海德堡大學化學專業,後就讀海德堡師範大學師範專業(中學化學、數學和地理方向),研究所學生畢業于海德堡師範大學(教育學,教學分析與咨詢方向)。1995年至2004年期間在路德維希港哥白尼中學擔任數學、化學及地理老師。2014年至2017年擔任海德堡師範大學化學及相關教學法講師。2017年至今擔任巴登 符騰堡州曼海姆教師進修學院自然科學與技術(化學方向)授課教師。生物海德堡師範大學莉西·雅克爾教授Prof. Dr. Lissy J kel自1993年以來在海德堡師範大學擔任生物學及專業教學法的教授,現任該校的自然科學、地理與技術研究所所長、海德堡師範大學生态園(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生物 多樣性保護和傑出學習場所項目)負責人以及哈雷—維滕貝格大學客座教授。1987年獲得博士學位,方向為組織培養細胞生物學研究。之後在波茨坦大學從事博士後研究,方向為生物學教學法。她主要研究學科教學法,包括在校外場所教學的品質(如學校植物園或國家公園)、自然科學課堂上的知識擷取(例如顯微鏡和實驗)以及在德國國中(59年級)開設基因技術課等。window.HLBath=1;window.HLBath=1;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