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我眼中的東北,隻有海蛎子黃蚬子蝦爬子...

作者:食校長

原創 王文靜 風味星球

東北三省中,遼甯人民貌似是最幸福的。

遼河三角洲大米跟五常齊名,稻田蟹不輸大閘蟹,本溪山溝裡的蘑菇核桃向長白山、小興安嶺看齊。

除此之外,渤海灣的海鮮一年四季都在飯鍋裡翻騰,一個蓋州小海鮮的招牌就能讓人趨之若鹜。

我眼中的東北,隻有海蛎子黃蚬子蝦爬子...

各種海鮮美食一年四季都在渤海灣人民的鍋裡翻騰

*《開動吧海鮮》

身處内陸的黑吉人民,必須要用嘴角的流淚表示豔羨。

我眼中的東北,隻有海蛎子黃蚬子蝦爬子...

每天春天,渤海灣的蝦爬子湧入省内海鮮市場,小區蔬菜超市的大喇叭會像複讀機一樣廣播,好像這個時候不吃上幾頓就會錯過什麼。

我眼中的東北,隻有海蛎子黃蚬子蝦爬子...

早上的東北海鮮市場總是很熱鬧

*天生吃貨GO

遺憾的是,總有人略過自家門前的小商小販,趁太陽還沒出來,興沖沖地趕赴早市,最後在一個看起來不起眼兒的小攤買到自己的心儀之物。

等你睜開眼睛,他們已經開始“嘚瑟”:海鮮海鮮,不就圖個鮮麼,這麼新鮮的蝦爬子一定要生鹵着吃。

我眼中的東北,隻有海蛎子黃蚬子蝦爬子...

生腌蝦爬子才是東北蝦的最好歸宿

*更大連

然後你就看吧,潮汕生腌被譽為毒藥,遼甯人民也喜歡這一口兒,誕生于渤海灣的醬油鹵蝦爬子一旦在本地風靡,很快就蔓延到省内其它城市。

将蝦爬子收拾完畢倒入煮熟冷卻後的醬油水,再混入香菜、大蒜以及以一丢丢小米辣。

我眼中的東北,隻有海蛎子黃蚬子蝦爬子...

自從它裝進保鮮盒放入冰箱那一刻就被全家人惦念着,尤其以粘牙(東北方言,意為磨叽、磨人)著稱的小朋友:

“蝦爬子好了沒”,“蝦爬子什麼時候好”,“現在已經9點半了,蝦爬子到底好沒好”。等它最終從冰箱裡拿出來,一家人一邊看電視一邊嗦着果凍一樣的鹵蝦爬子。

我眼中的東北,隻有海蛎子黃蚬子蝦爬子...

有時候吃蝦爬子也是東北人家的一項重要家庭活動

好嘛,潮汕生腌在這裡竟然變成了零食一樣的食物。

奇怪的是,這種吃法在東北向來低調。

如果你跟一個營口人在一起吃蒸熟的蝦爬子,她多半會羞澀地對你說:“我們自己都是用醬油生鹵着吃的”,注意她的表情,似乎她做了一件大多數人難以接受的事。

我眼中的東北,隻有海蛎子黃蚬子蝦爬子...

*顔控優質美食

這時你如果理直氣壯告訴她,自己也喜歡這麼吃,相信我,你們的關系會向前邁進一大步。

我眼中的東北,隻有海蛎子黃蚬子蝦爬子...

跟蝦爬子一同出現的是丹東黃蚬子。

在東北,黃蚬子這仨字要是不冠以“丹東“兩個字,就展現不出它高貴的血統。隻有丹東黃蚬子才能跟”肥美“相提并論。

我眼中的東北,隻有海蛎子黃蚬子蝦爬子...

丹東黃蚬子以鮮肥美被冠以東北高貴血統

*暴暴藍的百味廚房

最具代表性的例子就是你走進一家大張旗鼓進行低價宣傳的海鮮攤,隻要問一句,“今天的黃蚬子怎麼這麼癟啊,不是丹東的吧?”

老闆的熱情會在三秒鐘之内冷卻下來,以牙還牙地表達方式就是,他迅速瞥了你一眼,冷冰冰地說:“丹東黃蚬子這個價兒?想什麼呢你!”

水煮海鮮這種世界通用吃法當然适用于丹東黃蚬子,有的東北人家會搭配一碟利民牌蒜蓉辣醬。

我眼中的東北,隻有海蛎子黃蚬子蝦爬子...

丹東黃蚬子也适合水煮的吃法

*雄叔好物

但在丹東當地,黃蚬子頻頻出現在鴨綠江邊的烤肉店,與烤牛肉并置于烤爐旁邊。

隻要将它們放在碳烤支架上,黃蚬子張開嘴冒出一汪清水,便可大肆享用。

我眼中的東北,隻有海蛎子黃蚬子蝦爬子...

黃蚬子開嘴就意味着馬上可以吃了

*美食台

用一句東北話形容就是特别”趕道兒“,即蚬子肉實實惠惠,讓人深刻體會到那确實是一塊鮮美肥嫩的肉啊,不用添加任何調料。

如果運氣較好,你還會碰見前來務工的北韓女大學生,她們抱着自己的吉他在唱完民族歌曲之後,一鞠躬, 用流利地中文對你說:請好好享用你們的黃蚬子吧!

我眼中的東北,隻有海蛎子黃蚬子蝦爬子...

到了夏天,渤海灣海鮮迎來了淡季,唯一的一點盼頭就是水蟄的出現。

生海蟄除去頭和内髒,反複沖洗,切成條直接涼拌,香菜和醋必不可少,再淋上辣椒油、白芝麻和精鹽。

我眼中的東北,隻有海蛎子黃蚬子蝦爬子...

蔥油涼拌海蜇絲也是海蜇的一種常見的吃法

滑溜溜的口感與常見的老醋蟄頭有很大差別,你會明顯感覺到它們在吃的過程中慢慢化成水。

我眼中的東北,隻有海蛎子黃蚬子蝦爬子...

老醋蜇頭的口感相比涼拌會更彈軟一點

最開始還可以用筷子夾起往嘴裡送,吃到最後索性将盆端起來像喝湯一樣一口氣喝下去,這也是為什麼有些地方的人把水蟄稱為“海蜇湯”的緣故。

烈日炎炎沒有胃口的夏天,酸酸辣辣的水蟄異常爽口,此外,你也還可以選擇喝一道海蛎子黃瓜絲湯。

我身邊的大連朋友可以證明,大連人民對海蛎子有多麼熱愛。

我眼中的東北,隻有海蛎子黃蚬子蝦爬子...

北方叫做海蛎子,南方就叫生蚝

*九行

他說“dei(四聲)” 而不是“對”,大家幹脆說他的東北話是海蛎子味兒的,而黑吉的東北話充其量隻是大馇子味。

海蛎子黃瓜絲湯與福建的沙螺苦瓜湯類似,一種自帶清香的蔬菜找上另一種鮮美的貝類,兩人攜手并進。

我眼中的東北,隻有海蛎子黃蚬子蝦爬子...

沙螺苦瓜湯也是海鮮+蔬果的搭配

*微網誌@陳曉卿

海蛎子跟東北旱黃瓜的組合就像盤錦紅海灘的八爪魚和粉條,後者在豬肉炖粉條的基礎之上更新改良,一不小心成了東北本土風味的海鮮菜品。

我眼中的東北,隻有海蛎子黃蚬子蝦爬子...

渤海灣海鮮會在秋天強勢回歸。

随着天氣變冷,人們的身體強烈召喚着油水。東北大醬成了廚房裡不可或缺的調料。

在這個季節,它們與脂膏飽滿的飛蟹不期而遇。

我眼中的東北,隻有海蛎子黃蚬子蝦爬子...

每家小店都有自己的醬腌飛蟹秘訣

*大連美食娛樂圈

油鍋裡放入姜絲,炸雞蛋醬,醬汁香味溢出後将飛蟹放入,如果想讓蟹肉入味也可以斬成塊,醬汁最好沒過它們。

等到飛蟹充分變紅,醬味裡散發出螃蟹濃濃的鮮味,就可以盛出鍋大塊朵頤。粘稠的醬汁浸入飛蟹,包括兩枚碩大的鉗子。

我眼中的東北,隻有海蛎子黃蚬子蝦爬子...

飛蟹變紅便可以出鍋啦

*微網誌@多風的愛

這道菜最大的特點就在于:它可以讓世界上最優雅的人放下矜持,布滿油光的嘴角、無處安放的手指以及掰螃蟹時伺機噴出的一股股汁液,毀人形象不在話下。

但你還是會在紙巾的恭候下将筷子伸向它們。

我眼中的東北,隻有海蛎子黃蚬子蝦爬子...

吃蟹的快樂之一就是直接上手

*微網誌@WHzeng紅00

以至于飛蟹上市,很多人腦子裡自動過濾掉清蒸飛蟹的念頭,大醬與海蟹棋逢對手,就連吃剩的醬汁也變成了海鮮醬。

你可以在裡面加入茄子或香菇,也可以直接拌面、拌飯。

我眼中的東北,隻有海蛎子黃蚬子蝦爬子...

簡單地吃一餐蟹也可以很快樂

*《小海鮮》

甚至到了刷鍋的環節都不要過早地添入清水,趁着一絲熱氣還在,放入東北人用來裹大蔥的幹豆腐,拿它們将鍋底反複擦一擦 —— 直到這時,一頓大醬焖飛蟹才算徹底利用完畢。

到了冬天,渤海灣的海鮮大批量走入酸菜白肉裡。

那是許多許多的紫菜,許多許多的蝦仁,許多許多的海蛎子以及各種貝類,螃蟹和青蝦似乎隻用來借借味兒,酸菜和白肉才是主角。

我眼中的東北,隻有海蛎子黃蚬子蝦爬子...

一個酸菜白肉火鍋,想加什麼都可以,無論種類

*《沸騰吧火鍋》第一季

如果傳統的白肉換成羊肉及羊尾油,就變成了鮮切羊肉火鍋。

但如果隻是平平常常地炖一鍋五花肉和酸菜,放入這些雜七雜八的海鮮之後,一定要珍惜那口鮮美無比的酸菜湯,這才是渤海灣海鮮對東北菜做出的真正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