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為了回敬特斯拉,豐田搞了一場“恒大”式的釋出會

馬斯克當選2021《時代周刊》年度人物的第二天,在豐田汽車掌門人豐田章男的主持下,豐田在日本一口氣釋出了16款電動車。

《時代周刊》評價馬斯克“善于在巨大的壓力下做出重大決定”。

而對于先後大力發展混動、氫燃料電池的豐田,有人說豐田在技術路線上一再賭錯,才讓它錯失汽車企業第一市值的交椅。

十餘年前,豐田與特斯拉也曾有過交集。在美國的一次會面後,豐田章男決定投資特斯拉,豐田與特斯拉在電池供應和豐田電動車美國代工上有過合作。

為了回敬特斯拉,豐田搞了一場“恒大”式的釋出會

當智能電動浪潮席卷全球時,對于汽車制造業的前景與創新,馬斯克與豐田章男已經有了完全不同的了解,豐田抛售了特斯拉股票,二者合作也随即終止。

去年7月,當特斯拉市值超越豐田,成為市值最高的汽車公司,特斯拉讓更多新創車企燃起了希望,也讓老牌車企們倍感壓力。

即便如此,豐田對特斯拉依然充滿不屑。

豐田章男認為特斯拉是一間在推廣新穎菜單的餐廳,而豐田擁有真正的廚師和廚房,能做出真正的食物。

聲稱能提供菜單的豐田章男,這次并沒有食言。

即便一口氣釋出16款電動車,但是在豐田掌門人豐田章男的演講中你會發現,對于電動化,豐田仍然認為它隻是未來的選項之一。

為了回敬特斯拉,豐田搞了一場“恒大”式的釋出會

“選擇什麼樣的汽車,決定權不在我們,而在各地市場和消費者。我們希望最終正确的路線明朗之前,為消費者盡可能多的提供選項。”

對于豐田為什麼沒有像其他車企一樣,提出“百分百電動化”的目标,豐田章男也給出謹慎的了解:“全球各地情況的不同需要多樣化的解決方案,不确定的時代,我想用各種各樣的解決方法來解決。”

謹慎的豐田和張揚的特斯拉,究竟誰能賭對全球汽車市場的未來?

2021年以前,豐田在中國市場投放的還是一水的油改電産品,豐田對電動化的猶豫由此可見一斑。

今年,豐田在上海車展先是釋出了bZ4X概念車,在電動化上終于讓人眼前一亮。

此次豐田釋出的16款電動車中,包括5款子品牌bZ的全新電動車,4款雷克薩斯車型,以及7款純電動概念車,涉及的車型包括涵蓋轎車、SUV、MPV、跑車、皮卡以及K-Car等。

為了回敬特斯拉,豐田搞了一場“恒大”式的釋出會

bZ系列産品陣容

這恐怕是當時中國最财大氣粗的恒大才有的産品釋出陣容。

當然,豐田比恒大認真多了。

一次性釋出如此之多的電動車産品,豐田似乎是在宣布,豐田對電動化并非毫無準備,隻是深藏不露。

驗證電動化的決心有兩個:投入和目标。

大衆集團在研發上的投入計劃是到2025年電動化投入350億歐元,數字化投入270億歐元。

實施戰略猛攻的長城公布的研發投入計劃是到2025年1000億元。

一向在研發上大手筆投入的豐田,計劃在2030年前投資350億美元用于開發電動車,還計劃投入350億美元持續開發混動、插電式混動及氫燃料電池車型,同時,豐田還計劃在電池領域投資176億美元。

到2030年,豐田将推出30款純電動汽車,豐田在全球的電動汽車和燃料電池汽車的銷售量達每年350萬輛。

依然以大衆和長城類比,大衆此前宣布的2025目标是300萬輛新能源汽車,長城提出了超越大衆的目标:2025年新能源汽車銷量320萬輛。

對比跨國車企和中國車企的轉型計劃來看,豐田的目标還不算太激進。

此次公布的資訊還包括:

豐田的電動車将命名為bZ系列,意為“Beyond ZERO”(超越零),這一系列車型在BEV專屬平台上打造。

雷克薩斯将轉型純電品牌。在2030年前,雷克薩斯每一車系都會有電動版本,并且在歐洲、北美與中國等市場,可在2030年前實作100%電動車型銷售,達到全球銷量100萬輛的目标。

豐田還将大力生産氫燃料電池汽車。

豐田章男還透露了固态電池的進展,目前豐田正在開發的固态電池,有希望達到2秒内零百加速的能力,以及700公裡的續航力。

如今,大衆、通用、福特都在中國市場開啟了一輪一輪的電動化攻勢,但是對于曾經的燃油車王者來說,尤其是在中國傳統車市場地位穩定的日系車企,他們發現,打動中國市場已經越來越難了。

在碳中和、行業轉型、市場驅動層層加碼之下,豐田的電動化攻勢雖然堪稱猛烈,但也堅持着自己的理智判斷。

此次除了大規模電動化車型,豐田還沒有公布關于數字化、智能化的更多計劃和進展。

當全球智能電動車的發展勢頭似乎已經不可逆轉,汽車領域的競争也開啟了全新的次元,豐田的此次電動化戰略釋出,并沒有all in電動化,它似乎是在提示整個汽車行業:請保持冷靜思考。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