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都是謀權篡位,為何司馬懿父子被唾棄得如此慘烈?看完你也想罵

封建王朝的交替,一般少不了腥風血雨,奪權者為了推翻舊朝建立新朝,會不惜一切代價,用盡一切手段。當然,用這些手段奪取地位的君王一般名聲不佳,就算成為帝王之後費盡心思掩蓋事實真相,也逃不了“罵名”。縱然人們嘴上不說,但是心裡都一清二楚,而這些“心裡話”也會流傳于後世。

在得位不正的帝王中,司馬懿父子首當其沖,受天下人唾棄,這是為什麼呢?

大家用的都是一樣的手段,為何司馬懿父子卻被單獨拿出來進行針對性批判?究其原因,隻能說是這對父子自作自受。在謀權篡位之時,做出了一些令人憤恨不已的事情。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司馬懿父子到底做了什麼惡事吧。

都是謀權篡位,為何司馬懿父子被唾棄得如此慘烈?看完你也想罵

圖檔:司馬懿與兒子司馬師在軍營劇照

一、毫無政治誠信

從小父母長輩就教導我們不要說謊話,要誠信做人。可以說,“誠信”是一個人立身之根本,而且在古代時,一些名士更是視誠信為自己的生命一般寶貴,一旦出言必須踐行,但司馬懿父子卻将誠信視為手中玩物,随意許諾,踐行全憑自己的心情以及利益關系。

當然了,有些人認為憑借政治利益去踐行自己的許諾,這是一個合格政治家的表現。對此,大慧不敢苟同。合格的政治家不應該局限于自己的利益,而是着眼于天下萬民之利益,關乎國計民生。

對待歸降的敵人,司馬懿父子許諾優待,可實際上卻完全是他們的忽悠手段,

例如老臣蔣濟,以性命擔保曹爽,勸得他歸降,可是事後才知道,這是司馬懿父子的把戲,完全上當受騙了。

而司馬懿父子連“裝傻”都不願,而是一副“我就是把你騙了,你能把我怎麼樣”的模樣,讓人憤恨。

都是謀權篡位,為何司馬懿父子被唾棄得如此慘烈?看完你也想罵

圖檔:司馬懿哄騙蔣濟前去勸降曹爽劇照

此外,還有像王淩也是被騙而主動投降,實際上他的下場也很慘。如此心機雖然一時受用,但是從長遠來看,這隻會把更多降将拒之門外。同時,司馬懿父子手下的人對其必定防範有加,不會輕易信從他們的話,而是采取戒心,如此上司者,大家認為合格嗎?

當然,司馬懿父子對這些不管不顧,在他們眼中隻要事情成功了就是完美的,至于過程,那都不重要。是以為了擷取最終想要的結果,他們費盡心機,用盡手段,最終的目的是達到了,可他們在世人心裡的形象也毀得差不多了。

都是謀權篡位,為何司馬懿父子被唾棄得如此慘烈?看完你也想罵

圖檔:司馬懿欺騙王淩主動投降劇照

二、喜殺戮,動辄誅殺三族

在戰争中殺戮是難以避免的,但是政敵之間的較量一般都是背地裡的較勁,用語言文字以及智謀進行交戰,很少舞刀弄槍。一般來說,勝利者對于失敗者的懲罰多半是貶官,或者是貶出京城,很少有置對方于死地的,畢竟這是最後的手段,不到緊要關頭不會啟用。

但是司馬懿父子卻不同,在他們眼中,勝利者對失敗者的懲罰就是“殺戮”,作為失敗者,你沒有理由再活在這世上。

不僅如此,司馬懿父子不僅殺一人,而是殺一批人,一群人,甚至三族全部誅殺。

都是謀權篡位,為何司馬懿父子被唾棄得如此慘烈?看完你也想罵

圖檔:司馬懿父子誅殺一群人劇照

我們很清楚,司馬懿父子如此做法是為了斬草除根,以免留下隐患。但是這做法未免太過殘忍,太過血腥。自漢朝以來,就推行“孝道”,提倡以仁政治理天下,就算是要處死對手,也不會“斬草除根”,而是會為他留下後代,或者妥善安置其家人。

這樣的做法才是為人所稱贊的,也會提升自己的個人形象,得到天下人的崇敬。衆所周知,曹操也是好殺之人,不過他在殺人時也有分寸,不會動不動就誅人全族。

司馬懿父子不僅對政敵殘忍有加,對待身邊人同樣心狠手辣,

例如,司馬師認為自己的妻子有點胳膊往外拐的意思,對其也毫不手軟。連身邊人都如此對待,可想而知,死心塌地跟着他們的人隻會越來越少。

都是謀權篡位,為何司馬懿父子被唾棄得如此慘烈?看完你也想罵

圖檔:司馬師的妻子被殺劇照

三、殘害名士,凡有異議者殺之

名士的聲音是不可忽視的,有時候還是王朝交替的關鍵因素,司馬懿父子卻沒注意到這一點,對名士的态度很一般,甚至說毫不珍惜。對于敢發聲的名士,其言論稍不和自己心意,那麼其下場隻有一條路——死路。

司馬懿父子如此做法,隻會弄得人心惶惶,就算名士心中有言,隻會隐忍不發,以免遭來禍端。天下名士皆不發聲,那麼龐大的國家治理體系必定會出問題,僅憑司馬懿父子是很難料理清楚的。

在兩漢之時,皇帝或者是權臣縱然不喜名士,但也不會對他們痛下毒手,最多就是将其禁锢。還有三國時期曹操對待名士又完全是另一番追捧的态度。

曹操知道名士的重要性,家國天下,少了名士那是絕對行不通的。曹操不僅允許名士多言,而且還主動用計謀引導名士多言。是以曹操追捧名士,同樣也受到名士的追捧。

到了司馬懿父子這裡,對待名士卻是殘害的态度了,在晉朝開創之初,正是因為司馬懿父子推行“白色恐怖”,導緻名士們志不在朝政,而是忙于歸隐山林,放浪形骸,消極作樂。當然,這樣的結局也注定了晉朝不會延續太久,沒有名士之聲的王朝,毫無開明可言。

都是謀權篡位,為何司馬懿父子被唾棄得如此慘烈?看完你也想罵

圖檔:曹操追捧名士劇照

四、光天化日之下弑君

古代注重忠君愛國思想,“弑君”則是頭等重罪,有謀反之心的權臣,雖然心裡面想置皇帝于死地,但是不會表露出來,隻會用計謀殘害,例如下毒等,從不會光明正大的進行。當然,這一行為會引起人們的懷疑,但也僅限于懷疑層面,畢竟沒有證據,迫于壓力也不敢去深究。

然而司馬懿父子卻很是猖狂,不僅敢弑君,而且還光明正大的弑君,毫不嚣張。魏帝曹髦與司馬昭之間的政治較量,最終以曹髦被殺而告終。

司馬昭大搞專權,曹髦有心想除掉司馬昭,于是率軍前往讨伐,不料在讨伐途中反而遭到司馬昭大軍的攔截,而司馬昭更是直接授意賈充公然弑君。這一行為令天下人震驚,衆人皆知司馬昭之心,卻不知其心已經膨脹到如此地步。連弑君都是公然進行,而不是偷摸那一套。

後世篡位者也不少,但是猖狂到到像司馬昭這樣公然弑君的卻是少之又少,這也從側面突出了司馬昭行為的惡劣。

都是謀權篡位,為何司馬懿父子被唾棄得如此慘烈?看完你也想罵

圖檔:公然弑君曹髦劇照

五、總結

司馬懿父子作為謀權篡位者,其罪惡已經遠超其他篡位者,是以他們被單獨提出來批判,并不是有意要抹黑這兩人,實在是因他們的行為颠覆人們以往的認知,與這世間他人格格不入,終究會被人們列入批判之列。

文章作者:大慧

整篇圖文由大咖說史工作室團隊制作!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