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若非這個賣茶葉的小販英年早逝,何來我大宋王朝?”

“若非這個賣茶葉的小販英年早逝,何來我大宋王朝?”

柴榮畫像

他,十五歲從軍,二十四歲拜将,三十三歲因緣巧合成為皇位繼承人,繼承先帝遺願,成為了讓契丹最懼怕的漢人。

他,叫柴榮!

柴榮,邢州堯山人,器貌英奇,善騎射,略通書史黃老,沉重寡言。

五代時期後周第二位皇帝,從小在姑父郭威家長大,謹慎笃厚,成為郭威養子。

年輕時,曾随商人颉跌氏在江陵販茶,對社會積弊有所體驗,後來郭威稱帝,由于郭威沒子嗣,柴榮登基為帝,是為周世宗。

34歲的柴榮,默默的擡頭仰望蒼天,他覺得上天對他實在是不薄,原本他隻是一個販茶的商人(中國古代士農工商,商人是最低的一級),如此因緣巧合成為了皇位繼承人,他覺得自己得到了上天的青睐。

柴榮看着這後周天下,不免想起了姑父郭威。

郭威和姑姑對自己視如己出,郭威在位期間,崇尚節儉、虛心納谏、改革弊政,使得後周出現一片繁榮景象。

他也立志繼承姑父郭威的遺願,一統天下,造福百姓。

上朝時,柴榮與衆位大臣約定立下了三十年宏志,那便是名揚千古的“以十年開拓天下,十年養百姓,十年緻太平”。

為了這個願望,他整軍練卒、裁汰冗弱、招撫流亡、減少賦稅,這一系列措施讓後周政治清明、百姓富庶,中原經濟開始複蘇。

第一個階段完成後,郭威便開始了第二個階段,那便是十年開拓。

柴榮開始南征北戰,西敗後蜀,奪取秦、鳳、成、階等四州,三征南唐,盡得江北淮南十四州。

“若非這個賣茶葉的小販英年早逝,何來我大宋王朝?”

五代十國地圖這時候的中原已經無人可以和他做對手了,于是他把戰略眼光放在了北方的契丹,立志像秦皇漢武一樣北擊匈奴,為中原掃除邊患。

契丹和北漢,似乎明白了周世宗要對其用兵。

公元954年,北漢、契丹聯軍入侵,柴榮禦駕親征,雙方在澤州高平對峙。

戰鬥剛要展開的時候,後周将領樊愛能等人首先逃跑,後周軍十分危急。

在此死生存亡關頭,愛将趙匡胤持槍一馬當先,高呼為萬歲,後周諸将頓時各個精神抖擻,無不投入戰鬥中死戰。

周世宗披堅執銳,親臨戰場前線督戰,士氣大振。最終,北漢、契丹聯軍大敗潰逃。

“若非這個賣茶葉的小販英年早逝,何來我大宋王朝?”

趙匡胤畫像

經過此戰,周世宗深知契丹實是大患,于是經過幾年發展,周世宗柴榮決定親率數萬大軍北伐契丹,這一年他38歲。

契丹大軍雖然彪悍,但是面對柴榮大軍顯得不堪一擊,僅僅四十二天,柴榮就連下契丹三關三州,十七縣。

契丹諸将提起柴榮無不膽寒,無人敢與之争鋒,就在後周兵鋒正盛時候,周世宗卻染病病倒,北伐大軍隻得返還。

次年六月,周世宗駕崩,終年39歲。

柴榮雖然未能實作為君30年、掃平天下的願望,但他在位5年半的文治武功,已經決定了他,必将成為結束中唐以來200多年割據動蕩的決定性人物。

日後趙匡胤建立的北宋,能夠用20年時間統一,也證明了這一點。

數年後,趙匡胤在與趙普酒後談論周世宗時候說道,柴榮是他最為敬佩的人,如果柴榮不死,他定然不會造反,一定會跟着柴榮繼續征戰天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