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李青一|80後藝術家的軍旅夢

撰文 | 邱書婉

來源 | 界面藝術

每個人熱血男兒都有一個軍旅夢。

在戰争當中得到洗禮,從英雄那裡受到感染,時間之河川流不息,每一代軍人都有自己的責任和榮耀。軍營,也成為祖國衆多有志青年的集結地,磨練他們青春的“大熔爐”。在中國共産黨成立100周年之際,軍營題材再次成為藝術家筆下重要的創作方向。而如何塑造出一代代不同的青年官兵,把藝術創作與時代風貌緊密融合,在青年官兵飛揚的青春印迹中捕捉素材、尋找亮點,真正講好青年官兵的故事。這方面,李青一創作的油畫作品《搏》,或許能帶給我們一些有益的啟發。

李青一|80後藝術家的軍旅夢

作品《搏》目前正在上海藝術百代美術館《奮鬥》展上進行展出

相比英雄傳奇、戰争風雲等軍旅題材,軍營生活的最大優勢是與青年官兵現實生活的距離較近,更接地氣,更具時代性和感召力。80後畫家李青一在大學時應征入伍,《搏》描繪的正是畫家和戰友們在訓練之餘玩“騎馬打仗”的一個瞬間。當時畫家服役的部隊在西藏昌都執行任務,戰士們在射擊靶場訓練的間隙玩起的競技遊戲,給李青一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退伍後,李青一回歸大學,創作了第一幅部隊題材作品《搏》,用來紀念軍旅生涯令人難忘的瞬間。

這件作品描繪的是年輕官兵,這一代人身上有着敢愛敢恨、率真浪漫的個性,同時具有強烈的自我主張、創新意識和個性舒展。如何講述當代青年官兵的故事?如何展現官兵的姿态和精神面貌?李青一有自己的了解和看法,為此界面藝術對畫家進行了專訪。

界面藝術:從軍人身份轉為職業藝術家,請介紹下自己學習經曆,為何選擇了藝術之路?

李青一:說起自己的藝術啟蒙,最早還是在國小,跟随一個同班同學畫小人畫,他父親是畫國畫的,畫的下山猛虎特别驚豔,現在想來印象都是非常深刻,他畫得好,我就跟他學,畫的書本、桌子上都是小人,畫的不好,自己當時卻也真是樂在其中,不能自已!後來上了國中,跟着梁姓的美術老師正式開始了專業素描的學習之路,當時也不太懂為什麼畫這些正方體球體,就是感覺能把看到的畫下來就顯得挺牛,就一邊學着素描,一邊還在畫着小人畫,哈哈,小人畫陪伴我度過了國小國中時代,想想那應該就是藝術創作的萌芽階段吧!那時家裡沒有這方面的環境,也不知道中國和西方的大師是何方神聖,隻知美術書上的畫挺美挺好看,要畫下來,那時畫了不少黑白裝飾畫,看着自己畫的這些也是心滿意足,正是這種自我陶醉的成就感,讓我一直堅持到了今天,畫畫真的很快樂!

後來憑着美術考上了我們當地市裡最好高中兖州一中,當時考進去說起來也有些丢臉,專業成績應該在年級倒數,不過文化課倒是還不錯,在年級第一第二的,這可讓我的美術專業老師急壞了,文化課這麼好,專業卻差得很,那時老師就讓我要加班加點的追趕才行,平時在學校畫,周末回到家也要畫,在家裡畫畫這個習慣還延續到了今天(去年疫情期間也畫了不少家裡的風景和靜物)!高中時,學校各位老師對我照顧有加,尤其餘老師,他給我打下了堅實的素描基礎!學校也經常會邀請一些高校(天美,央美,清華美院,魯美,曲師大,山藝等)教授到學校來上課,那段時間真的受益匪淺!在高中第四年時,來到了北京宋莊,跟着表現主義油畫家,我的恩師李倫教授研習繪畫,油畫也是在這個時期開始接觸的,李老師常說,“我教你們的不僅可以應對考試,更幫助你們在未來藝術道路上越走越遠”!

李青一|80後藝術家的軍旅夢
李青一|80後藝術家的軍旅夢

2020年疫情期間臨摹的部分風景和靜物作品

現在想想,真的是這樣,那些知識至今都是有用的,2007年也終于如願考上了華東師大美術系,大學四年又有幸結識了唐耀忠老師、劉七一老師、王遠老師、宋曉峰老師、王海東老師、周長江老師等諸位名師,我的專業素養和眼界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和開拓,這個時期嘗試的方向還是比較多的,有材料的,有平面的,有寫實的,有印象派的,也有抽象的,那時對自己藝術創作也還沒有太明确的方向,就跟着各位老師接觸不同的事物。

後來參軍入伍,再退伍,回來就跟随導師唐耀忠教授,攻讀西方藝術油畫專業碩士研究所學生,唐老師務實專業精神讓我受益終身,走現實主義具象繪畫的思路也越來越清晰,這一階段的創作主要以人物為主,靜物風景為輔,創作手法就以油畫直接畫法為主,近年來,因為對家鄉,對親人的思念,也畫了一系列家人的肖像畫和靜物畫,看着這些作品,在外漂迫的我,心中也是多了幾分的慰藉!畫熟悉的生活和人,是我越來越想創作的方向,是繪畫給了我一個抒發心緒的視窗,有此一業,幸哉,樂哉!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李青一|80後藝術家的軍旅夢

作品《返航》

界面藝術:《搏》這件作品是基于什麼靈感進行的創作?可否分享一下背後的故事,以及運用了哪些技法?

李青一:作品《搏》其實剛開始的名字叫《“騎馬打仗”》,後來參展時改的名字,覺得“搏”這個字更能展現軍人的戰鬥精神!這件作品開始構思畫草稿是2013年,作品正式畫是2014年,後來陸陸續續不斷調整修改,就到了2016年。我2012年底部隊歸來,2013年9月開始讀研,從部隊回來後就一直對部隊的點點滴滴難以忘懷,夜裡也經常夢回部隊,醒來總是悲喜交加!

在部隊時就盼着早日退伍,回到學校讀書,畫畫,真的回來了,當時軍營的一切又是那麼難忘,部隊的起床号、出操号、熄燈号、緊急集合号,訓練場上血與汗的交織,戰友間的同甘共苦,就連河北冬天那穿透衣服刺骨的西北風都讓人想念,就是這種思念,讓我有了創作我的部隊生活的沖動!我創作的方向不再是那些沖鋒陷陣,或者刻苦訓練的場景,我主要從戰士們休息罅隙的遊戲活動入手,展現軍人娛樂的一面!

李青一|80後藝術家的軍旅夢

《搏》2016 年 128×160cm 布油畫面

在部隊裡,平時以軍事訓練為主,訓練的間隙,班長、排長、連長們總有玩不盡的競技遊戲,什麼“400米對抗”、“騎馬打仗”、“鬥雞”、“壓倒山”、“拉歌”等等,這些遊戲不僅對戰士們的體力有考驗,更是對戰士們之間的團隊協作精神的考驗,大家都是鬥智鬥勇,玩地是不亦樂乎!“永争第一”是大家心中熊熊燃燒的烈火,這種敢争,實幹,不怕輸,不正是我們軍人應該有的一種戰鬥精神嘛,這也是我們社會一直倡導的奮鬥精神,這是改名的初衷了!

李青一|80後藝術家的軍旅夢

作品《搏》細節圖

這件作品主角是四名騎“馬”打仗的戰士,“打仗”的瞬間,畫面為了展現張力,我把兩邊人物都撐到了畫面的邊緣,并且着重刻畫了對着觀衆的兩個人的表情和用盡全力的手臂,希望能給人一種力量感;畫面活動是發生在河北,原來後邊是一個一二十米高的靶牆,考慮到畫面的美感和構成感,另外希望給畫面一個地域上的背景,就把靶牆換成了西藏昌都的浪拉山景色,我在部隊期間也确實在西藏昌都待了7個月,是作為駐藏的維穩部隊過去的,我想有這個維穩的背景,畫面能展現的意義會更大一些,畫面中為了豐富畫面訓練場的氛圍,我又加上了兩部對講機和一個軍用水壺,還有地上散落的小彈殼;畫面是綠色調,為了保持畫面色彩的平衡,我在畫面後方又安排了一個紅色的連旗,這個紅色恰好又跟戰士的紅色肩章有了呼應!這幅畫運用的基本都是直接畫法進行創作,後期又在畫面的局部運用了間接畫法進行罩染,以突出熱烈溫暖的畫面氛圍!

李青一|80後藝術家的軍旅夢

作品《博》細節圖

界面藝術:大學的軍營生活對自身有哪些改變和影響嗎?可否分享一下您的個人感悟?

李青一:從軍入伍是我在很小的時候就有的夢想了,家裡有一位表叔是軍人出身,每次來我家,都身着一身英姿飒爽的綠軍裝,那種高大威武的軍人氣質,深深影響着我,表叔就是我的偶像,當時我的不少照片就是穿着綠軍裝,頭戴大檐帽,還有買的塑膠小手槍,當時的種種都是為我後來參軍埋下了伏筆!

到了大學大學四年級,馬上快畢業了,恰好那時我又有幸被保送本校的碩士研究所學生,按常理說,我應該正常畢業,順其自然的就接着讀研了,這時上天給了我一個完成夢想的機會,我沒有猶豫,其實父母并沒有特别的贊成,不過他們對我的教育一直都很民主,讓我自己做主,在夢想這個路上,我勇敢的争取到了!而學校也是非常的人性化,我去部隊兩年,學校給我保留了兩年的保研資格!

去部隊之前,常聽人說“當兵後悔兩年,不當兵後悔一輩子”,我當過兵,卻從未後悔過,2年的軍旅生活是我一生寶貴的财富!在軍營,服從指令聽指揮是軍人的天職,指令就是目标,有了指令,軍人就要奮不顧身,全力以赴地向目标努力,不論有什麼困難坎坷,必須拿下那座“山頭”,就這種精神,讓我感受頗深。生活中總會遇到這種那種的困難和問題,這種埋在我的骨子裡的拼搏精神,讓我知道我可以勇敢地面對,勇敢不是不害怕,而是就算害怕,我也要面對走下去,我想這就是一種奮鬥精神吧!

李青一|80後藝術家的軍旅夢

作品《指點江山》

另外在部隊還對一個詞體會比較深,那就是“标準”,這裡的标準指的是做事的一個高品質要求,一個高标準,做事不僅僅要完成,而且要漂亮的完成,比如部隊的豆腐塊被子,比如所有人毛巾的擺放必須一條線,牙刷擺放的傾斜度從一個角度上看也是一條線,這種在常人看來有些偏執的訓練,讓我在社會工作很是受用!在機關工作中,有了這個“标準”的概念指導,做的工作事情就遠遠高出一般标準許多,對自己而言這是應該的,對周圍的人來說,他們卻認為這是軍人特有的氣質和習慣,這是部隊留給我的一個禮物,這是軍營培養出來的好品質,就在藝術創作上,都是會有這種标準意識,這種标準并非完全生硬的中規中矩,而是做事的高品質高标準高要求,其實軍旅生活帶給我的不隻是這些,還有很多,這樣一種體驗是多麼可貴,感恩軍營,感恩夢想!

界面藝術:參加的這次《奮鬥》展,您是如何了解新時代下的青年風貌與奮鬥的精神傳承?

李青一:我們生在的一個偉大的時代,一個偉大的國家,中華民族複興在即,國家的強大,讓我們享受着盛世的安逸!這安逸不是懶惰的停止不前,而是給了我們一個穩定奮鬥的環境!我生在上世紀80年代末,到現在30多歲,看着國家30多年幾經變化,越來越強大,感慨時代的美好!作為新時代的青年,不僅安享現在的繁華,更應乘風破浪,更應腳踏實地為民族複興添磚添瓦!作為一名青年藝術工作者,參加這次《奮鬥》展,能夠和之前的很多前輩作品一起展出,感到很是榮幸,也感到責任和使命。将奮鬥精神繼續傳承,為自己的理想,為社會的理想,敢争取敢打,奮鬥不息,為社會培養更多的懂美,創美的人才而努力!

藝術家介紹

李青一,1987年生于山東兖州。2006年于北京宋莊師從畫家李倫教授學習繪畫。2007年考入上海華東師範大學美術系,師從唐耀忠教授、劉七一教授。2010年至2012年曾在武警某部隊服役,2016年上海華東師範大學油畫碩士畢業。現工作生活在上海,緻力于美術教育與藝術探索的融合,一直将“外師造化,中得心源”視為繪畫探索路上的座右銘,創作的作品多以現實主義題材為主要方向,手法以具象寫實為主;油畫作品多次參加國内外藝術展,部分作品被新加坡和國内個人和機構收藏。

李青一|80後藝術家的軍旅夢

展覽時間:2021年9月12 日—2022年3月31日,10:00—18:00(周一閉館)

展覽地點:上海藝術百代美術館

展覽位址:上海市松江區王家厍路885弄雲堡未來市藝術文創園區内

李青一|80後藝術家的軍旅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