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耗時最長的一個工程:2500年前就已經開始動工,至今仍還在建

一說到中國古代最偉大的工程,萬裡長城、秦始皇陵、都江堰、故宮、坎兒井、圓明園、樂山大佛……真是數之不盡,它們的宏偉精妙讓每一個中國人驕傲自豪,今天我們要說的,是一個從春秋時期開始,到今天還在修的工程——大運河。

中國耗時最長的一個工程:2500年前就已經開始動工,至今仍還在建

首先我們要了解,大運河包括了3個部分,分别是:隋唐大運河、京杭大運河和浙東大運河,千萬别誤把它們單獨叫做“大運河”,引起他人誤會。

“大運河”,始建于公元前486年,全程2700多公裡,跨越地球10多個緯度,地跨北京、天津、河北等8個省份、直轄市,縱貫中國華北大平原,是中國古代南北交通的“大動脈”,至今已經有2500多年的曆史了,是世界上最長、最早開鑿、規模最大的運河!

中國耗時最長的一個工程:2500年前就已經開始動工,至今仍還在建

說到大運河,不得不提隋炀帝楊廣,當年他主持開鑿了隋朝大運河,大運河的開通促進了運河兩岸城市的發展,一時間“商船旅往返,船乘不絕”,畢竟比起富庶的南方,當時北方資源很貧乏,而有了運河,解決了北方的糧食問題,還發展了經濟和文化的交流,加強中央集權制,可以說一舉多得。

然而我們都知道,什麼東西都要量力而為,在當時古代的生産力和勞動力下,要修建如此規模的大運河,絕對是勞民傷财,是以也有人說,隋朝之是以滅亡,就是因為修大運河,當然這有些誇張,但也沒說錯。

中國耗時最長的一個工程:2500年前就已經開始動工,至今仍還在建

為了大運河,隋炀帝召集了河南、淮北100多萬人民一起修,同時還征發淮南民工10多萬人修東漢陳登所開的邗溝直道,另一邊還修建離宮40多座,建造數萬艘船,看到這裡你就能知道,這樣的朝代絕對會滅亡,确實發展了經濟,但普通老百姓早累死了。

其實大運河不是隋炀帝楊廣修建的,他隻是利用前代留下的運河,将舊河道進行疏通,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末期(公元前476年),吳國開鑿了胥溪、邗溝、黃溝3條運河,吳王夫差可以說是挖下大運河“第一鍬”的人。

中國耗時最長的一個工程:2500年前就已經開始動工,至今仍還在建

随着時代發展,幾乎每一個朝代的君主都在擴張河道,漸漸才有了如今大運河的産生,但由于戰亂和維護不當,多處地方遭到破壞,是以新中國建國後,我國對它們進行了維護和修補。

1959年以後,結合“南水北調”工程,擴建了徐州至長江段400餘公裡的運河河段,同時擴大沿岸灌溉面積和排澇面積,確定下河地區1500萬畝農田和800萬人民生命财産的安全。

中國耗時最長的一個工程:2500年前就已經開始動工,至今仍還在建

曆經千年風風雨雨,大運河是中國漕運的重要通道,如今它的功能随着時代發展越來越多,比如成為旅遊路線,在2014年6月22日的“第38屆世界遺産”大會上,中國大運河被列入世界遺産名錄。到今天,很多堵塞的地段我們都還在疏通。

參考資料:《隋唐史》《隋唐時期的運河和漕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