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為什麼曆史上有人總說清朝得國太易?

導讀:其實趙烈文這個觀點并不完全準确,從後金崛起到入關一統中原要分幾個階段來講。真正輕松是大清入關到統一江南僅僅不到兩年的時間,甚至是占據原來大明兩京十三省也就十多年的時間。但是人們往往沒有看到從從努爾哈赤建國稱汗的1616年,到永曆帝朱由榔被殺清軍統一兩京十三省已經過去将近50年。這個并不能說容易吧:隋文帝楊堅直接接受禅位才是最省事的;漢高祖劉邦從起兵到建立西漢也不超過十年;唐高祖李淵從公元618年起兵到628年鏟除梁師都完成統一也不過十年。如果從這個時間角度來說,大清王朝也是不容易的。另外說大清得國容易的另外一種解釋是,清朝入主中原統一天下純屬意外收獲。本來想割據一方獲得中原王朝的認可,沒想到自己入主中原成了正統。

為什麼曆史上有人總說清朝得國太易?

其實我國曆史上所有的大一統王朝中,得國最容易的就是隋文帝楊堅。在北周快要完成統一的時候北周武帝宇文扈病逝,主少國疑之下楊堅輕松的篡位建立了隋朝。當然得之容易失也易,隋朝二代而亡。是以相對來說,大清王朝從建立政權到完成統一并不容易,時間跨度甚至大于漢唐等王朝。

滿清統一過程中最容易的兩年

如果僅僅是從滿清入關到席卷江南這一段曆史來看,确實非常容易僅僅耗時一年多。這裡面多虧了帶路黨吳三桂、李自成以及南明的内鬥,才讓大清赢的如此輕松。清軍還不清楚北京發生的具體情況,帶路黨吳三桂主動寫信邀請清軍入關;李自成替滿清推翻大明王朝;沒有經過激烈戰争,華北就納入了大清版圖。以下這張圖是1644年李自成進京前的地圖,對比上一張1646年的地圖就可以看出僅僅一年多清軍就從關外席卷江南。這是滿清統一過程中最容易的一段過程。是以說得國容易,大概說的是這段曆史階段吧。

為什麼曆史上有人總說清朝得國太易?

李自成從北京潰敗的速度太快,着急退回陝西老家中間還被明軍截殺。雖然在懷慶戰役中李自成雄起了一把,但是明白過來的清軍重點圍剿李自成。李自成被迫向南潰逃,滿清輕松收獲富庶的黃河流域。當南明内部還在争論誰是嫡系的時候,滿清已經殺到江南。結果弘光小朝廷一觸即潰,滿清席卷江南。

滿清入關以前對中原王朝的政治體制進行了充分的學習吸收,是以在版圖逐漸過大的過程中可以完美、平和的進行銜接。這也是得國容易的表現形式

在努爾哈赤時期,後金的體制還是以女真舊的習俗為主。到皇太極繼位定都沈陽的時候,随着治下的漢人逐漸增多開始仿照大明王朝的三省六部制設定六部等機構。在皇太極統治時期,政權的政治制度是由三生六部制、八旗制度雙軌并行逐漸過渡到以三省六部為主的過程。這套政治體制在清軍入關前就已經熟練的運作了多年。是以清軍入關完成遷都後,才能無縫銜接的對新占領的土地進行有效治理。

大清王朝的這種提前預熱的方法比當年的金國、蒙元要先進很多。曆史上金國入主中原20餘年金熙宗時期才用三省六部制替代女真勃極烈制度。是以這中間中原百姓肯定會很不适應,這對穩定統治非常不利。而元朝時期雖然較早的實行了中書省、尚書省以及樞密院、禦史台等中原王朝制度,但是依然保留了深刻的草原舊制。

為什麼曆史上有人總說清朝得國太易?

清王朝政治制度的提前預熱為入主中原後順利、沒有任何障礙的完成王朝的轉換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從這個角度來說清朝相對元、金國等前輩來說得國也是比較容易的。

清朝以儒家正統自居,迅速赢得讀書人和士大夫階層的認可

在清初以武力威脅受到強烈抵制後,清朝統治者迅速調整政策以捍衛儒家正朔自居。這個套路最終獲得了文人士大夫集團對其華夏身份的認同。與明朝沒有差别的八股科舉制迅速吸引讀書人到清朝做官。大清王朝保證了官員的待遇,甚至隐性的官紳不納糧當差的潛規則也一并接受。是以士紳階層沒有任何損失,是以他們積極的融入新朝當中。士紳的這種特權到雍正推行新政的時期才逐漸的削弱。

為什麼曆史上有人總說清朝得國太易?

而老百姓要求則樸素的多,他們隻要吃飽穿暖。說白了還是明朝末年黑暗腐敗的官場給老百姓造成的壓力。飽受明末軍閥、官吏欺壓的老百姓,急需休養生息吃飽飯。不要指望餓肚子的老百姓有太高的覺悟,隻要不比明末更腐敗就行。清朝沒收了大量無主的土地可以配置設定給老百姓,隻要求交稅服役就可以。是以社會迅速安定下來。

用讀書人維護官員階層的穩定,給百姓土地保證底層的穩定這才讓大清王朝迅速安定下來。這也是大家認為大清能輕易取得天下還能順利治理天下的又一個理由。

我是曆史縱橫帝,歡迎您的關注;如有瑕疵,勞煩斧正。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