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這張兵馬俑的臉受世界矚目,僅公開展示過4次,至今都無法解釋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古人也給我們留下許多的文物。建築類的有故宮、長城,書畫類的有清明上河圖、洛神賦圖,而提到文物就不得不說秦兵馬俑,雖然秦始皇的陵墓到現在也沒有人打開,但兵馬俑就足以代表秦始皇陵的重要性了。秦兵馬俑是中國古代輝煌文明的一張金字名片,它被譽為是世界第八大奇迹。在出土的所有兵馬俑中,有一個特别的存在,它是唯一一個與衆不同的,到現在也沒有辦法解釋,從出土之後它就一直受着精心的保護,也隻是給世人看過四次。

這張兵馬俑的臉受世界矚目,僅公開展示過4次,至今都無法解釋

在中國古代的封建王朝,有着一項駭人聽聞的制度,就是人殉。一個人去世之後就用活人進行陪葬,這種殘忍又野蠻的行為在中華史前文明的時候就存在着,如今的大汶口文化裡就有殉葬的人。不止這一處,其它的齊家文化、龍山文化都有發現有人殉的存在,也就是說在母系氏族的時候就有殉葬的制度了。

有文化、有國家之後,這個制度并沒有就此停止,反而是更加嚴重了。最興盛的時期是商周時期,根據現在考古的發現來說,商代貴族的墓中大部分都會有人殉。有一些墓中甚至是達到了5000人,殉葬的人裡面還有可能會有兒童。盛行的原因其實也很簡單,就是古代是皇權專制的社會,王公貴族們都有任意殺奴隸的權利。

這張兵馬俑的臉受世界矚目,僅公開展示過4次,至今都無法解釋

春秋戰國時期,這種制度開始發生變化。就産生了俑。秦始皇兵馬俑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而秦兵馬俑之是以如此的寫實,還是與秦始皇當時的社會分不開的。秦始皇統一了六國,整個天下都是他的,其中的能人巧匠就多了,工匠們得用自己的智慧去做好這件事,他們也讓秦始皇滿意了。

基本上秦兵馬俑都是肉紅色或者是粉白色的面孔,但也有一個與所有兵馬俑都不相同的。一個綠臉俑,它除了頭發、胡須、瞳孔是黑色之外,臉是綠色的,是古人用石綠顔料塗出來的。這個兵馬俑也很讓專家不解,因為它是唯一一個。它的用處到底是什麼呢?

這張兵馬俑的臉受世界矚目,僅公開展示過4次,至今都無法解釋

它從出土的那一刻就一直受許多人的關注,無數的學者跟專家都提出了自己的意見。其中有一個猜測是工匠的惡作劇,工匠們每天都在做着同一件事,難免有無聊的時候。但這個可能性還是不太可能的,他們是有監工的,這個兵馬俑如此特别,一眼就能看到。如果被發現,搞不好這個工匠的小命就要玩完。

還有一個猜測是軍隊中的傩人,傩文化是中國人文始祖文化之一,起源非常遙遠。古代的傩禮有兩個任務,一個是定期驅傩。另外一個就是給去世了的帝王将相送葬,這個是跟軍禮還有兇禮有關,兇禮指的是傷亡災變的禮,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喪禮。傩禮本身就是一種帶有軍事性質的,軍中也會有不少的驅疫逐邪的祭祀活動,是以有人猜測這是軍中的傩人。

這張兵馬俑的臉受世界矚目,僅公開展示過4次,至今都無法解釋

還有猜想會不會就像現代的野戰部隊,古代的時候肯定會有這樣的戰争,塗成綠色就能更好的把自己僞裝起來,其它的沒有顔色變化會不會是因為還沒有到達戰場?也有專家提出了是不是時間過于長久,顔色發生了變化。這個可能性提出後就有專家對此進行了研究,結果發現綠色隻在衣服上,臉上是粉白色的話就隻能變淡不會出現變成綠色的情況。

這張兵馬俑的臉受世界矚目,僅公開展示過4次,至今都無法解釋

這個兵馬俑因為特殊性被嚴格控制,到目前為止也就展出過四次。其餘的時候都是放在木質的箱子裡,用棉布包裹得嚴嚴實實。它綠臉的原因也是有了更多的猜測,但都沒有被完全證明,真正原因到現在也沒有人知道,或許将來出土更多的秦朝文物我們就能知道它綠臉的原因了。

參考資料:《世界遺産名錄》、《人殉及其法文化分析》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