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張飛、張郃、馬超、魏延四将,論個人武力值,應該怎樣排名?

在三國時代,張飛、張郃、馬超、魏延都是勇将,那麼他們如果按照武力值從高到低的順序,是如何排列呢?

大家都知道,張飛和馬超都是屬于超級猛将的行列,而張郃和魏延低一個階層,屬于一流猛将。那麼張飛和馬超的武力值肯定要高于張郃、魏延,咱們隻要分别讨論即可。

張飛、張郃、馬超、魏延四将,論個人武力值,應該怎樣排名?

一、先比較張飛與馬超兩人的武力值

張飛的戰鬥力大家都很清楚,他是三國時代唯一能與呂布相抗衡的猛将。四次與呂布交鋒,一次比一次表現好:虎牢關之戰,張飛“抖擻精神,酣戰呂布”五十餘合不分勝負;徐州被夜襲,張飛在醉酒狀态下仍令呂布忌憚,不敢窮追;小沛再戰,張飛硬撼呂布百餘合不敗;下邳再鬥,張飛更是一鼓作氣,打退了高順和呂布的車輪戰。

張飛、張郃、馬超、魏延四将,論個人武力值,應該怎樣排名?

其實馬超在長安之亂的時候就出過場,他随父親馬騰勤王,與李傕、郭汜作戰,當時馬超“年方十七歲”,上陣厮殺,“戰不到數合”,一槍刺死王方,再生擒李蒙。而此時的張飛的武力值正在上升階段,具體與呂布大戰五十合不分勝負的強悍實力。如果此時張飛與馬超在陣前單挑厮殺,馬超尚年少,必落在下風。

張飛、張郃、馬超、魏延四将,論個人武力值,應該怎樣排名?

随後馬超随父親回轉西涼,遠離了烽煙四起的中原戰場,再無表現。而張飛小沛城惡戰呂布,徐州城力破八将之圍,當陽橋單騎喝退曹軍,葫蘆口獨退許褚、張遼、徐晃三将圍攻。在這段時間,張飛的武力值達到了他人生的最巅峰,如果這個時期張飛與馬超在陣前厮殺,張飛必勝。

張飛、張郃、馬超、魏延四将,論個人武力值,應該怎樣排名?

赤壁之戰以後,張飛的武力值開始衰褪,此後的戰鬥中就再無斬獲,當年那種“大喝一聲”,把敵将挑于馬下的情景不再出現。劉備入川收益州,張飛在葭萌關與馬超一場惡鬥是他最後的輝煌。此時的張飛已年過五旬,功高位重,不是以前突前沖鋒的敢死隊長身份了,已不複當年之勇。葭萌關一戰,諸葛亮用“激将法”,劉備又用疲敵之計,待到馬超“人困馬乏”之際,沖下關來,與馬超連戰三局,打成平手。客觀地講,此時張飛的武力值應比馬超稍遜半分。

是以說,如果都按照巅峰期來看,張飛的武力值要高于馬超,但要以葭萌關一役來看,馬超要略勝于張飛。

張飛、張郃、馬超、魏延四将,論個人武力值,應該怎樣排名?

二、再比較張郃與魏延兩人的武力值

在三分時代的前期,勇武之士此起彼伏,各領風騷,出類拔萃的猛将太多了,像張郃、魏延這樣的戰将根本就露不出頭來,不要說呂、關、張、趙、馬、黃、典、許、顔、文這些超級猛将了,就是徐晃、龐德、夏侯惇這些強一流都能穩穩壓住張郃、魏延一頭。

張飛、張郃、馬超、魏延四将,論個人武力值,應該怎樣排名?

而到了三國後期,猛将逐漸凋零,張郃和魏延才開始展露頭角。曹魏方面,張郃是單挑第一勇士,而蜀漢方面,魏延則是陣前的擎天一柱,兩人都是各自陣營的重将,被主帥所倚重,在戰場上彼此相抗。

張飛、張郃、馬超、魏延四将,論個人武力值,應該怎樣排名?

街亭之戰,馬谡被圍,魏延來救,“揮刀縱馬,直取張郃”,張郃詐敗而走,将魏延誘入包圍圈;木門道伏擊戰,張郃追擊蜀軍,“挺槍驟馬,直取魏延”,魏延戰不十合,詐敗而走,将張郃誘入伏擊圈。魏蜀兩軍的第一猛将直接交鋒兩次,各自都是詐敗,表現似乎相當。

張飛、張郃、馬超、魏延四将,論個人武力值,應該怎樣排名?

劉備入川,欲攻打雒城,派黃忠和魏延各領一軍去襲擊川軍泠苞和鄧賢的大營。魏延領兵出發,改道去攻泠苞,在半途中與泠苞相遇,雙方大戰,“二将交馬,戰到三十合”,鄧賢又至,魏延後軍生亂,“撇了泠苞,撥馬回走”,馬失前蹄。黃忠趕到,一箭射死鄧賢,再“舞刀直取泠苞”,泠苞抵擋不住,望後便走。以此看來,魏延與黃忠之間還是有一定差距的。

張飛、張郃、馬超、魏延四将,論個人武力值,應該怎樣排名?

而葭萌關之戰,黃忠率部支援,陣前與張郃厮殺,“二馬相交,約戰二十餘合”,張郃後軍生亂,拔馬退走。從這場戰鬥看,張郃還是能與黃忠相抗一定回合數的。以兩場戰鬥的表現看,張郃的武力值當略勝于魏延。

而張郃的戰鬥生涯中屢遇強敵,對戰過張遼、趙雲、馬超、張飛、黃忠、龐德、關平、魏延等強手,魏延遇到過的勁敵有龐德、張郃、姜維、鄂煥、王雙,戰鬥品質也要遜于張郃。

綜上所述,四員猛将巅峰期武力值的從高到低的排列順序為:張飛>馬超>>張郃≥魏延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