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風流才子唐伯虎的紅顔知己沈九娘

風流才子唐伯虎的紅顔知己沈九娘
風流才子唐伯虎的紅顔知己沈九娘
風流才子唐伯虎的紅顔知己沈九娘
風流才子唐伯虎的紅顔知己沈九娘
風流才子唐伯虎的紅顔知己沈九娘
風流才子唐伯虎的紅顔知己沈九娘
風流才子唐伯虎的紅顔知己沈九娘

風流才子唐伯虎的紅顔知己沈九娘

沈九娘(1475年-1512年),明朝弘治年間蘇州名妓,長相端莊文雅,琴棋書畫樣樣精通,才藝過人。後為唐伯虎之妻,是唐伯虎的第三位妻子和紅顔知己。

沈九娘是明代蘇州名妓,後為唐伯虎之妻。 就在唐伯虎最困難的時候,沈九娘在精神上慰藉了他。但不幸的是,沈九娘早早病逝,這令他十分悲痛,常常借酒消愁。這使得他的身體每況愈下,在身體狀況不好的情況之下,他也難以工作,是以生活十分窮困,常常借錢生活。

唐伯虎名寅,江蘇吳縣人,以詩、書、畫三絕著稱于明朝。隻因他早年生活放蕩,刻過一方“江南第一風流才子”的印章,加上明清的小說,戲劇,彈唱又編造他“三笑點秋香”的風流韻事,在後人的印象中,唐伯虎是個風流才子。

在人們印象中,唐伯虎是個不折不扣的“風流才子”。其實,真實的唐伯虎,才子是真,但并不風流。據專家研究,唐伯虎從未自稱過“江南第一風流才子”,這一圖章是後人僞造的。民間傳說“點秋香”豔事,也純屬無聊文人添油加醋的想象。

曆史上的唐伯虎,姓唐名寅,字伯虎,是明代著名書畫家、文學家。《明史.唐寅傳》記載,鄉試解元後,次年赴京會試。不料禍從天降,因科場試題洩露,他無辜受牽連入獄,成了朝廷鬥争的犧牲品。出獄後,他落到了“海内以寅為不齒之士,知與不知,皆指而唾”的地步。妻子嫌貧愛富,與之反目離婚;傭人側目,動辄頂撞,使他在精神上備受打擊,心情十分低落。後來他遠離家鄉,遨遊名山大川。這時,南昌甯王朱宸濠慕名聘請,唐伯虎到南昌後,發現甯王有圖謀作亂之意,就僞裝癫狂,被甯王遣返故裡。從此,他絕了仕途宦海之欲,沉潛于詩畫藝術。窮困潦倒的他,最終得以作畫賣文為生,過着布衣素食的清苦生活。但他潔身自好,從不巴結權貴,“閑來寫幅丹青買,不使人間造孽錢”,甚是難得。

清代學者俞樾,曾在《茶香室叢鈔》中為唐伯虎辟謠,斷定“三笑姻緣”是好事者借重唐的盛名,把别人的事,轉移在他的名下,是一起張冠李戴的戲弄。關于這一戲弄的文字,最先開始于明人馮夢龍的《警世通言》話本中《唐解元一笑姻緣》這一章。後來,故事經明、清兩代文人不斷改編成戲曲、彈詞、鼓書後,遂使唐伯虎成了世人眼中的,一個“風流才子”。又據專家考證,秋香确有其人,是當時南京的一名青樓女子,比唐伯虎大十幾歲,根本不可能與他發生風流瓜葛。中年落魄的唐伯虎,曾娶沈九娘為繼室,夫妻偕老,生有一女。所謂唐伯虎有九個妻妾,可能是從“沈九娘”這個名字上演繹出來的。憑當時唐伯虎的貧寒境況,連溫飽都成問題,怎麼可能妻妾成群?

唐伯虎一生坎坷,生活窮困潦倒,郁郁不得志,隻活到五十四歲就辭世而去。他臨終時寫的絕筆詩,表露了他内心留戀人間但又憤世厭俗的複雜心情:“生在陽間有散場,死歸地府也何妨。陽間地府俱相似,隻當飄流在異鄉。”

唐伯虎一生娶過三個妻子,前妻徐氏,是宦官徐廷瑞次女,婚後不久就病故。後來可能又娶有一室,但碰到科場弊案的牽累而離去。後娶沈氏,或名九娘。

後來,唐伯虎在青樓中認識了官妓沈九娘。九娘很敬重這位才子,為了使唐伯虎有個繪畫的良好環境,她把妝閣收拾得十分整齊,唐伯虎作畫時,九娘總是給他洗硯,調色,鋪紙,唐伯虎有了這個好伴侶,畫藝愈見精到。他畫的美人,大都是從九娘身上體會到的風姿神采。九娘見唐伯虎不把她當作官妓看待,就益發敬重他了。天長日久,兩人産生了愛情,成了夫婦。過了兩年,九娘生了個女兒,取名桃笙。

1509年,蘇州水災。唐伯虎的賣畫生涯自然艱難了,有時連柴米錢也無着落。一家人的生活全靠九娘苦心撐持。九娘終因操勞過度病倒了,唐伯虎請來醫生,醫生診斷後,告訴唐伯虎,九娘已經病入膏肓。唐伯虎盡力服侍九娘,無心于詩畫。1512年冬至前,九娘緊緊握着唐伯虎的手,說道:“承你不棄,要我作你妻子,我本想盡我心力理好家務,讓你專心于詩畫,成為大家。但我無福,無壽,又無能,我快死了,望你善自保重。”聽了這番話,唐伯虎禁不住淚如雨下。

後來的日子裡,唐伯虎一個人帶着剛剛5歲的女兒桃笙過着艱難的生活。桃笙是唐伯虎和愛妻沈九娘唯一的女兒,她的名字取自唐伯虎在蘇州自建的住所桃花塢,著名的《桃花庵歌》描寫的就是那裡的逍遙景緻,“桃花塢裡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換酒錢……”

沈九娘死後,唐伯虎再也沒有繼娶妻室,晚年皈依佛法,号稱六如居士。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