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重建說明我們菜,但我們永遠不會慫

重建說明我們菜,但我們永遠不會慫

德雷蒙德·格林用身體給庫裡擋出了一個轉瞬即逝的出手機會,布羅格登盡管晚了一拍,還是全力撲了上去。在他的幹擾下,庫裡的三分砸筐而出。盧尼在亂軍叢中搶到關鍵的前場籃闆,幫助球隊在比賽還剩14秒時取得了領先。步行者還有最後一攻的機會,但勒韋爾在突破時滑倒,勇士隊艱難地拿下了比賽,也終結了步行者的三連勝。

步行者主帥卡萊爾這場比賽因為新冠檢測呈陽性而缺席,由助教勞伊德·皮爾斯代理執教。賽後,皮爾斯認為球隊雖然輸了球,但總體來說幹得不錯:“我們隻讓對手拿了102分,這可不是他們的水準。我們的球員今天打得非常努力,做了很多我們想做的事情……唯一可惜的是,卡裡斯(勒韋爾)在關鍵回合摔倒了。”

重建說明我們菜,但我們永遠不會慫

這段話就是步行者現狀的縮影。他們的運動員很努力、很職業,懂得怎麼打球,能執行教練的戰術,也有一定的天賦——這點你可以從市場上看出來,當步行者宣布球隊進入重建之後,他們的球員馬上就在市場上造成了哄搶。他們作為運動員個體都沒什麼大問題,但當他們作為一支球隊并肩作戰時,你老感覺這支球隊出了毛病。當他們丢掉了一個關鍵的後場籃闆時,當他們在最後一攻裡莫名失誤時,當他們在本賽季最後一分鐘分差膠着的比賽裡2勝11負時,這種感覺尤其明顯。

庫裡投丢的那記三分讓他沒能在本場比賽就在三分命中數榜上追平雷·阿倫。他下場時有些懊惱,狠狠地拍了拍闆凳。在這場比賽裡,步行者對他的三分嚴防死守,讓他再次投出了一場三分球15中5的比賽。在比賽裡,每當庫裡投進三分球,班克斯人壽中心——現在已經叫蓋布裡奇球館了——的觀衆們都會集體起立,大聲歡呼。這場比賽有17018名觀衆來到現場觀賽,比步行者主場的平均上座率多了近4000人。從現場情況來看,穿庫裡球衣來看球的球迷比穿任何步行者隊球員球衣的都多。

重建說明我們菜,但我們永遠不會慫

庫裡這場比賽打得并不好,他三分不準,而且出現了7次失誤,但他帶來的球星效應已經從側面将步行者的問題反映得淋漓盡緻。相對于庫裡的“耀眼”,步行者身上的毛病叫做“平庸”。過去幾個賽季已經證明了,以布羅格登、勒韋爾水準的後場去驅動特納、小薩這個水準的内線開展擋拆進攻,整個體系的上限實在太低。這不僅僅是關鍵球的問題,不僅僅是持球手的問題,不僅僅是内線的問題,也不僅僅是角色球員的問題,更不是換教練能解決的問題。終于,步行者在上周正式宣布球隊将結束如今這樣半死不活的煎熬,進入重建期。包括特納、小薩博尼斯和勒韋爾在内的球員都被擺上了貨架。

在别的隊伍,重建可能早就開始了,但在步行者不是這樣。不到萬不得已,步行者絕不願提及“重建”二字,更不會“擺爛”,這其中緣由,得要從ABA和NBA合并時說起。

重建說明我們菜,但我們永遠不會慫

作為ABA的豪強,步行者在ABA最後幾年就遭遇了嚴重的财務問題,以至于要靠賣掉一些明星球員來減少支出。而在ABA和NBA合并時,NBA更是對步行者征收了320萬美元的入會費。與此同時,由于NBA隻願意接納步行者、掘金、籃網和馬刺四支ABA球隊,聯盟裁定它們需要給沒能加入NBA的肯塔基上校隊和聖路易斯精神隊巨額賠償。此外,剛加入NBA的球隊在前4年裡也是沒有電視轉播分紅的。當時的球隊老闆比爾·伊森本就不富裕的家底這下更是雪上加霜。

在ABA的最後幾年裡,伊森一直在從銀行貸款來支付球隊必須的開銷,但這樣搬東牆補西牆的辦法終究不能長久。在1977年中,球隊開始發不出薪水了,7月,銀行下了最後通牒:如果步行者在一周内再還不上錢,他們将強行宣布步行者隊破産。伊森無奈之下隻好開始尋找願意接手這支球隊的下家,而下家并不願意讓球隊留在印第安納,他更想把這支拿過3次ABA冠軍的球隊搬去印第安納西北的明尼蘇達。

重建說明我們菜,但我們永遠不會慫

南希是率隊拿下三冠的步行者傳奇主帥斯裡克·萊昂納德的妻子,也是當時球隊的總經理。在所有人束手無策的時候,她想到了一個拯救球隊的辦法:球隊可以提前預售下賽季的季票,隻要有8000人願意購買,步行者就能籌集到足以幫助球隊度過難關的200萬美元,讓球隊留在印第安納。

随着萊昂納德夫婦攜手在電視上直播為球隊拉票,一場轟轟烈烈的“保衛步行者”行動在印第安納波利斯開展了起來。球迷們紛紛走上街頭,呼籲身邊的每個人為把步行者留在印城出一份力。随着電視台每2小時公布一次購票情況,有越來越多的人走向鏡頭前,當中有西裝革履的中年人,步履蹒跚的老人,披肩卷發的靓妹,還有抱着自己的儲蓄罐來的孩子……

距離籌款截止期還有不到兩小時,步行者隻賣出了不到7000張票,所有人都幾乎絕望了。但在最後兩小時裡,印第安納人爆發出了驚人的購買力。當南希上場去公布最後售票的成果時,她壓抑着哭腔宣布:“我們賣出了8028張。”

重建說明我們菜,但我們永遠不會慫

直播現場所有的人都開始鼓掌、擁抱和歡呼。無論是不是步行者隊的球迷,隻要看過那場直播的人,都會牢牢記住屬于印城人民的那一刻。6年後,在印第安納辦實業投資公司的赫伯·西蒙和梅爾文·西蒙兄弟攜手買下了步行者,徹底解決了球隊的财政問題。他們都承認,那場電視直播的售票秀也是這對不太懂籃球的兄弟買下步行者的原因之一:他們看中的不僅是球隊本身,更是這種球隊和球迷、社群之間的緊密羁絆,也相信這樣的球隊會有美好的前景。

如今,梅爾文已經駕鶴西去,而赫伯也年近九十,步行者也在他們手中從一支新軍成長為聯盟的中堅力量。而球隊和球迷之間的紐帶更為緊密。從1989年至今的33個賽季裡,步行者隻缺席過7次季後賽,隻有一個賽季的勝率低于40%,也隻拿到了一個前十順位的簽(2010年第10順位,選中保羅·喬治)。

重建說明我們菜,但我們永遠不會慫

這支球隊以“從不擺爛”為榮,一方面是因為印第安納人稱“籃球之州”,印第安納大學擁有無數擁趸,如果步行者隊擺爛,本地球迷可以轉而去看大學籃球,另一方面則是因為他們相信,當初是印城父老用自己的血汗錢投票把他們留在這裡,他們無論如何也不該用擺爛的态度去回報球迷們——哪怕球迷已經對平庸的他們不再買賬了。

從理智上來說,最快的重建方法永遠是擺爛。把還有交易價值的球員拿出去換選秀權,然後争取打出最糟糕的戰績來取得更靠前的簽位。但那永遠不是步行者的做法。在這場對勇士的比賽之前,宣告重建的步行者剛剛打出了一波三連勝,然後在和勇士的比賽裡拼到了最後一秒。這就是這支球隊一直以來的态度:我可以菜,但是我不能慫。

主教練病了也沒關系,全隊傷兵滿營也沒關系,哪怕我自己已經被擺上貨架了也沒關系,隻要我還穿着步行者的球衣,我就得拿出我所有的努力,盡量打出好的表現,為這支球隊争取勝利,回報來看球的每一位球迷。

重建說明我們菜,但我們永遠不會慫

三十多年過去了,步行者走出了一條印第安納特色的建隊之路。他們沒有高位簽,就更注重對新人的培養,隊史上出過5名最快進步球員就是明證。無數在進聯盟時不被人看好的年輕人,在這裡成為了球隊的棟梁,升職加薪,就任大當家,殺入全明星,走上人生巅峰。步行者一路走來,鬥喬丹、戰OK、多年抗詹,因為始終沒能登頂,或許算不上豪門,但也堪稱一方強力諸侯。

每當球隊面臨重建,步行者總是能盡量迅速、穩定地完成權利交接,除雷吉·米勒退役那次沉淪了4年之外,其他時候重建效率都非常高。如今,盡管新一輪的重建即将開始,改朝換代的時機已到,但我們也有理由相信,這支永不擺爛的球隊,依然不會沉淪太久。

重建說明我們菜,但我們永遠不會慫

步行者的這次重建或許從維克托·奧拉迪波的受傷那天就已經失敗了,隻是現在才宣告。他們試過了各種方式來挽回局勢,但都無濟于事。這樣的事情在他們的隊史上比比皆是。時來天地皆同力,運去英雄不自由。人生在世,總有些時候,你想盡了一切辦法,做過了一切努力,最後還是萬事皆休,或許是差了點運氣,或許是差了點實力,終歸是胳膊扭不過大腿,被更強大的對手擊倒了。這并不丢人。你戰鬥到了最後一刻,嘗試到了最後一刻,這就足夠了。

印第安納步行者這支死硬的隊伍用三十年時間講了同一個道理:哪怕真的有一天,人為刀俎,我為魚肉。那也請做滾刀肉,别做午餐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