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新車強制安裝汽車“黑匣子”,能讓車主廠商都閉嘴麼?

對于“黑匣子”,我們很多人都聽說過,最常聽到的是飛機上的“黑匣子”,而實際上,如今的“黑匣子”已經普及到輪船、火車、汽車等交通工具上。而我們今天主要聊的是汽車,準确來說是乘用車上的黑匣子,也就是EDR(即Event Data Recorder,汽車事件資料記錄系統)。 因為就在前不久,GB 7258--2017《機動車運作安全技術條件》國家标準第2号修改單釋出,其中明确要求,自2022年1月1日開始,新生産的乘用車必須配備EDR。

新車強制安裝汽車“黑匣子”,能讓車主廠商都閉嘴麼?

與飛機上的黑匣子類似,汽車EDR可用于記錄車輛碰撞前、碰撞時、碰撞後三個階段中汽車運作的關鍵資料(速度、ABS狀态、方向盤轉向角度、 安全帶狀态、氣囊狀态、車輛制動狀态等),可以有效還原事故發生前後的真實狀态。汽車EDR很早就已經開始在國外市場普及,比如南韓自2015年12月開始就要求新車強制安裝;美國則要求2019 年上市的新車中 99% 都必須安裝 EDR;另外,歐盟以及其他國家和地區也将在未來幾年陸續通過法規來強制要求汽車制造商為新車安裝EDR。

一句話,未來汽車配備EDR已成為必然。

汽車為何需要“黑匣子”?

還記得今年上半年鬧得沸沸揚揚的特斯拉“刹車門”事件嗎?事件的具體經過,今天就不詳述了,但必須要說的是,直到今天,關于特斯拉“刹車門”事件也沒有一個權威、公正的結論。雖然,目前這件事似乎已經淡了下來,然而此前有關消費者和特斯拉之間互相扯皮,各執一詞,無止無休的争辯,以及由此引發的行業讨論還曆曆在耳。特斯拉并非沒有在車上安裝EDR,而且,特斯拉在美國和加拿大官網已經上線了EDR資料提取套件,并且在“刹車門”事件之後,特斯拉還在其美國官網上線了EDR查詢軟體,隻是目前這一服務僅在北美地區開放,國内特斯拉的使用者暫時無法使用。

新車強制安裝汽車“黑匣子”,能讓車主廠商都閉嘴麼?

其實,在特斯拉的“刹車門”事件之前,曆史上曾出現過兩次比較知名的“刹車門”事件,一是1986年奧迪在美國,二是2009年豐田在美國。這兩件事導緻的結果對兩家車企的影響可以說非常巨大,甚至是緻命的,當時的奧迪對那次危機解決得很失敗,和今天國内的特斯拉一樣,開始盛氣淩人,之後美國政府介入,最後奧迪迫于壓力進行大規模召回。雖然最後被司法判定不是奧迪方面的原因,但是由于整個過程經曆了漫長的時間,最終奧迪的品牌好感被消磨殆盡,從此一蹶不振,直到今天,奧迪在美國市場也沒有緩過神兒來。

而豐田由于應對的相對成功,豐田章男鞠躬道歉,而且不與輿論争論、不辯解、隻道歉;又是積極自查,最終總算有驚無險,平穩度過了危機,但也付出了極大的代價,直接損失達36億美元、全部損失則高達151億美元(包括召回處理産品的成本以及向客戶賠付的費用等),并導緻豐田連續71年盈利的曆史止于2008年,另外,豐田也将自己北美市場的老大地位拱手相讓。我們且抛開陰謀論的說法,奧迪和豐田在美國的遭遇,特斯拉并沒有在國内遇到,一方面或許是法規的不健全,另一方面,或許确實無法查清或分析出特斯拉在“刹車門”事件背後的資料究竟有沒有問題,可憐的還是我們國内那一批出事的消費者。

新車強制安裝汽車“黑匣子”,能讓車主廠商都閉嘴麼?

人會說謊,但EDR卻是公正的事故叙述者,一個客觀真實的技術性判斷依據也有利于司法機關做出公正的判決。如果再加上完善的法規,使得判斷類似“刹車門”事件或一些碰撞刮擦事故時有法可依,進而也避免了消費者、輿論以及車企之間曠日持久的口水戰;當然也會避免無中生有或“烏龍事故記錄”的發生。

需要說明的是,燃油車時代,因為大多數燃油車都是基于機械架構,一旦發生事故,在不破壞事故現場的情況下,通過事故勘測和事故分析,尤其是各種行車記錄儀的加入,就能夠很全面的還原事故現場;但如今汽車電氣化不斷深入,尤其是智能電動車,車輛是基于電氣化架構所開發的,其中複雜的電控系統、自動駕駛技術、網絡資訊互聯等,都需要進行完整的資料記錄,EDR就成為了一種剛需措施。

新車強制安裝汽車“黑匣子”,能讓車主廠商都閉嘴麼?

随着智能汽車的發展,電控系統越來越多、操作越來越複雜,各種傳感器、電子控制器(ECU)、驅動器和控制程式軟體也不斷被加載到汽車上,雖然帶來了全新的駕乘體驗,但也加大了車輛安全挑戰。一旦智能汽車因電控系統、自動駕駛系統而導緻行車事故,那麼驗證及追責就會變得十分困難,事故相關因素收集和分析異常複雜,責任界定非常考驗各方的智慧。就像此前的特斯拉“刹車門”事件,雖然其車上有類似EDR的裝置,但資料隻能由汽車制造商自己提取解析,缺乏公信力,而且至今因為沒有确切的事故結論而不能服衆。

近年來,各車企和消費者都比較推崇安裝行車記錄儀,并且随着ADAS前視攝像頭視場角(100°及以上)的提升,行車記錄儀功能也正在成為ADAS系統的可複用功能之一。而且,在特斯拉“刹車門”之後,比亞迪負責高端品牌籌建工作的趙長江曾在社交平台上表示應該在油門刹車上面增加一個攝像頭,可以稱為“腳部行車記錄儀”,避免争議。而理想汽車CEO李想則表示,針對可能出現的ADAS和刹車失靈的問題,建議政府監管部門對車企提出更具體的監管要求,包括:讓帶有ADAS的車型也同時标配行車記錄儀;行車記錄儀記錄的畫面必須同步顯示ADAS是否運作;除ADAS運作狀态顯示外,還要顯示ADAS狀态下油門、刹車、轉向等對應的基礎工作狀态,人在駕駛時也要顯示這幾個工作狀态。

新車強制安裝汽車“黑匣子”,能讓車主廠商都閉嘴麼?

以目前的技術而言,實作以上沒有任何難度,不過,這一次國家強制安裝EDR更是一勞永逸的解決方案,因為單獨的行車記錄儀,記錄的僅是視訊資訊、GPS資料等,無法對車輛運作狀态進行記錄。而一些人為因素導緻的交通事故,如超車、疲勞駕駛、醉駕等不正确駕駛行為,或是一些隐蔽的惡意碰瓷行為等,有時候有行車記錄儀和ADAS也很難避免,或一時之間很難說清楚,如果有EDR裝置以及ADAS系統複用行車記錄功能的輔助,相信能大幅度降低車主驗證難、廠商被冤枉的機率。

EDR為何更可靠?

我們首先簡單了解一下EDR的工作原理:當汽車啟動後,EDR通電工作,其通過CAN總線可以實時讀取并記錄汽車上各個裝置的狀态資料,并且可以在車輛發生碰撞20ms内響應記錄碰撞狀态,通常會記錄碰撞前10秒以及碰撞後5.3秒的狀态,優異的軟體算法結合高精度加速度傳感器,能夠識别橫向/縱向的碰撞事故,精準判斷碰撞事件,進而對汽車每一刻的狀态都了如指掌。

新車強制安裝汽車“黑匣子”,能讓車主廠商都閉嘴麼?

需要特别說明的是,EDR會在汽車發生碰撞的瞬間,即刻鎖定事件,并将車輛行駛速度、制動狀态等關鍵資料資訊存儲到Flash内。即使是發生嚴重的事故導緻外部電源突然斷開,EDR内置的備用電源也能保證EDR正常運作到資料的存儲完畢,無需擔心資料因突然斷電丢失。而所存儲的事故資料會判定為鎖定資料,不會被後續的事故資料所覆寫。

寫在最後:綜合來看,汽車EDR是對車主方、驗證方以及汽車廠家都有利的裝置,随着智能汽車和自動駕駛技術的快速發展,汽車交通事故的鑒定都将走向一個更加複雜的境地,而汽車EDR可以完整、準确、可靠的記錄事故瞬間的資料,如果再配合行車記錄儀以及ADAS系統複用行車記錄功能,那麼,未來交通事故中責任的界定,或将不再是個難題。

注:文中圖檔來自網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