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鐵墨丹青”

講述人:國家級蕪湖鐵畫鍛制技藝傳承人 儲金霞

常言道“水墨丹青”,你可知道“鐵墨丹青”?

“以錘為筆,以鐵為墨,化砧為紙,鍛鐵成畫。”蕪湖鐵畫就是這樣的“鐵墨丹青”。從十五歲那年被老爺子硬拽進鐵畫工廠中的房間,這條路,我走了六十年。

一開始我滿肚子委屈,可老爺子說:“我儲炎慶的閨女,就得學鐵畫!”那時他是真着急,創自清代康熙年間的鐵畫工藝瀕臨失傳,他是碩果僅存的蕪湖鐵畫傳人。

鐵畫藝人不僅要掌握鍛、鑽、焊、锉等基本工序,還要涉獵剪紙、木刻、雕塑、金銀鑲嵌等手藝。好的鐵畫作品遠看墨色淋漓,近觀錘痕斑斑,叩之叮咚有聲,撫之铮铮骨立,富有力量的美感。

而這美的出處,全在一個“鍛”字。“紅鍛”技法,是鐵畫的魂。烏黑發亮的“兩淮”煤炭,被錘打成比蠶豆略大的小塊,把爐火拱得旺旺的,再将鐵件“栽”進去“紅鍛”。

“紅鍛”特别講究火候:當煤堆升騰起大紅色的火苗,鐵件已經“和泥巴一樣軟”,此時“接火”(焊接)天衣無縫;“紅鍛”也考校“錘技”:匠人執錘的力道、落點,要與手鉗翻轉鐵件的角度、速度精準配合。手起錘落之間,燒紅的鐵件變成了一根松針、一竿翠竹、一匹駿馬……

蕪湖鐵畫走到今天,離不開政府的扶持。我參與完成的作品《迎客松》《中華頌》,如今陳列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呢。這些年,蕪湖鐵畫在大學裡有了産學研基地,還成了一些職業技校的新設專業,鐵畫有了“後來人”。

(本報記者馬榮瑞采訪整理)

來源:《光明日報》(2021年12月14日 01版)

圖檔:新華社

責編:王遠方

編輯:吳亞琦 孫小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