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部分人眼裡,魏忠賢就是一個徹頭徹底的奸臣。崇祯帝在剛上任的時候也是這樣認為的,但是在他吊死煤山的時候卻後悔了,這又是為何呢?要想真正了解其中的緣由,就必須提到崇祯帝的哥哥天啟帝。天啟帝也算是一個奇葩皇帝,身在高位卻不謀其事,而是整天想着做木匠。魏忠賢身為天啟帝的貼身太監,也算是最了解他的人。既然皇帝有福不享,非要去做木匠,他也不能攔着對吧?皇帝不肯親政,手中的權力全部下放到魏忠賢這名太監身上。魏忠賢有了權力以後雖然做了很多壞事,但也并非隻有壞事。他非常善于經營,在A錢的同時也為皇帝賺了很多錢财。是以雖然天啟皇帝在位也有過戰争,但是從來不會缺錢。再者,魏忠賢對天啟皇帝是絕對忠心的,因為他知道隻有忠心維護天啟皇帝,他手中的權力才不會被别人轉走,自己也可以一直過得如此順風順水。

天啟帝朱由校知道這位太監的能力,但是崇祯帝卻隻看到他把國庫的銀兩都A錢了,一心想讓魏忠賢去死。而且,崇祯帝和天啟帝之間最大的差別在于,對權力的欲望不同。天啟帝一心想要做好一名木匠,哪怕當了皇帝,依然整天搗鼓木材。但是崇祯帝卻想要做一名有真才實學的皇帝,希望能夠光大明朝,也不希望自己手中的權力被分發到太監手中。
崇祯帝腦子裡有很多治國理論,卻并沒有實際經驗,覺得魏忠賢身為太監,手裡卻霸占了皇帝的權力,更加看不慣魏忠賢的行為,反而相信朝中那些士大夫們。其實那些士大夫們隻會口伐魏忠賢,但是能力卻完全不能和魏忠賢相比,崇祯帝在聽信了那些人的讒言之後,更加想要把魏忠賢殺死了。崇祯帝确實如願殺死了魏忠賢,但是朝中卻沒有其他人像魏忠賢那樣會賺大錢,是以明朝在崇祯帝時期開始越來越窮,直到最後朝廷無法再正常運轉,一國皇帝吊死在煤山。
其實崇祯帝私庫裡面還是有很多白銀的,就算國庫空虛,他依然可以用私庫裡的錢财去補貼國家。但是因為崇祯帝的腦容量不夠大,在朝廷缺錢的時候隻想着讓大臣們捐錢,卻并沒有想到其他方法,導緻最後明朝因為缺錢而而亡。在崇祯帝上吊以前總算明白,魏忠賢雖然身為一名太監,但對皇帝忠心不二,雖有一些小小的過失,但功肯定大于過,以至于天啟皇帝為何要如此重用他了,因為魏忠賢比那些隻會空口說大話的所謂忠臣義士們好用太多了!
文章作者:大慧
整篇圖文由大咖說史工作室團隊獨家原創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