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唐朝70噸“黃河鐵牛”被撈出後,露天擺放卻不保護?專家:不敢

唐朝70噸“黃河鐵牛”被撈出後,露天擺放卻不保護?專家:不敢

中國的曆史悠久,是以擁有着很多奇珍異寶。這些文物,中國十分重視,是以不僅在民間大力回收,還在加大保護力度。但是,有一件古物從唐朝年間留傳下來,卻沒有被國家保護起來,這是什麼情況呢?今天讓我們來探索一下吧!

重達70噸的黃河鐵牛,便是這件古物,産自于唐朝年間,也是開元鐵牛。國家在将這件古物整日露天擺放,絲毫沒有其他保護。專家們提及保護直呼不敢,這是為什麼呢?讓我們進一步走近黃河鐵牛吧!

唐朝70噸“黃河鐵牛”被撈出後,露天擺放卻不保護?專家:不敢

蒲津渡,這個位于黃河東岸的著名渡口。根據曆史記載,唐朝開元鐵牛便是存在于此,但是,後來黃河東移,水淹沒了黃河鐵牛,而它也在也不見了蹤影。

蒲洲老人回憶,在1940年左右,鐵牛的牛角還是可以被發現的。由于枯水季節,河床下降,鐵牛牛角在人們下水後便是可以摸到的,而且牛角也會将一些行船的船底劃爛。1950年後,由于黃河水西移,河床淤積,是以鐵牛在六七十年代便被深埋于河灘裡了。

1998年,政府大力支援博物館,一年多的調查後,終于不負有心人,在第二年的8月找到了消失已久的唐開元鐵牛和鐵人,各界人士都對這件事有所關注。

唐朝70噸“黃河鐵牛”被撈出後,露天擺放卻不保護?專家:不敢

找到的古物中,有四尊唐開元鐵牛,四個唐開元鐵人,以及其他一些古物。1998年的8月,這是建國以來,中國第一次找到黃河古渡口遺址,是以各界人士的關注度一直不降,并且這四尊唐開元鐵牛是極為罕見的,不僅是中國還是國外,這是這對于整個世界。它的曆史悠久、工藝水準高、且重量也是最重,這樣貴重的文物需要我們一起保護。

四尊鐵牛,每一尊受十分精緻,制作細緻。

這四尊唐開元鐵牛的造型十分生動,将牛的體态鑄造的十分深刻。

唐朝70噸“黃河鐵牛”被撈出後,露天擺放卻不保護?專家:不敢

唐開元鐵牛又稱,黃河鐵牛,因為它出土于黃河旁,而它鑄造于唐開元十三年,為了固定浮橋,維系交通為當時人們生活帶來不少便利,但是後來橋被毀,長期遺忘不再有人使用,是以,當地人們稱之為“鎮河鐵牛”。

鎮河鐵牛的作用不單單隻有這一點,它還有很多作用。牛的寓意很好,與水相克,置于黃河河岸邊,意味着為人們祈福震懾水患。

從唐開元鐵牛的遺址觀察,我們可以了解到那時的大唐建橋工程不是很棒,運用鐵牛震懾水患,隻是求一個心理安慰。

唐朝70噸“黃河鐵牛”被撈出後,露天擺放卻不保護?專家:不敢

但是,為什麼這件對于中國曆史上十分重要的古物卻沒有令專家們急迫保護起來,反而在發掘出來後直接放置露天處?這是因為,他們的保護早就已經進行了,但是,後期實在是心中所想跟不上實際實力啊。

山西省文物局的一問考古學家,給我們做了解答,文物保護,也是一門十分重要的學問,我們需要考慮的問題十分多,不能隻從其中一方面着手,尤其是鐵質文物更是讓人無計可施,給予專家們無限困擾。

有些專家,其實也有些保護措施實行,非但沒有保護,還反而讓珍貴的文物受到了傷害,是以隻能放置一旁不再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