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D&D規則中的陣營劃分

作者:美麗的回味

說到迄今為止影響力最大的桌面遊戲規則,《龍與地下城(D&D)》堪稱當仁不讓。作為極少數能夠“出圈”的桌遊規則,D&D的影響力早已遠遠超出了自身所處的桌遊範疇。可以說,D&D規則是角色扮演類遊戲的開山祖師之一,《無冬之夜》、《博德之門》、《異域鎮魂曲》這樣的經典IP都是來源于此。即使時至如今,D&D規則也依然在被廣泛使用。諸如20年開啟EA的《博德之門3(Baldur's Gate III)》,以及今年9月發行的《開拓者:正義之怒(Pathfinder: Wrath of the Righteous)》,都是其直系子孫。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D&D規則中的陣營劃分

《博德之門3》

從1974年發行初版至今,D&D規則曆經多個版本的變化,在2014年正式進入了最新的第五版,也就是俗稱的D&D 5e時代。

談起D&D,筆者實在有些誠惶誠恐。雖然從高中時代讀到《龍槍編年史》之後産生了對D&D相關内容的濃厚興趣,陸陸續續接觸了不少相關的内容,但作為一部如此體量的作品,D&D的内容之豐富、設定之細緻使得關于它可說的東西實在太多,正可謂“亂花漸欲迷人眼”了。考慮再三之後,還是決定從D&D最經典的設定之一——陣營劃分談起。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D&D規則中的陣營劃分

筆者的D&D入坑作:《龍槍編年史》三部曲

之是以會選擇陣營劃分,是因為相對于其他内容,陣營劃分大概是D&D設定中最貼近真實生活,臉熟度最高的部分了,筆者就曾經在網上見到過各種各樣的neta版本。以此切入,即使對D&D一無所知的小白,也不至于覺得不知所雲,甚至可以在看完後給自己來個陣營劃分,豈不美哉?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D&D規則中的陣營劃分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D&D規則中的陣營劃分

各式各樣的neta陣營九宮格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D&D規則中的陣營劃分

在D&D的世界中,任何特定的生物都有其對應的陣營,而根據所屬陣營的不同,他們的思維與行為模式也會有所不同。當然,如同所有的分類一樣,即使在同一陣營内,也不意味着個體們會呈現完全相同的思維與行為模式。陣營的劃分隻是标明大緻的方向和範圍而已。一個角色的陣營由兩方面的因素共同決定:道德觀念與規則觀念。

從道德觀念的角度上,陣營被劃分為善良、中立和邪惡三類。善良的角色通常都有着完善的道德觀念,他們能夠明辨是非,總是趨向于去做正确的事,也更加無私。中立陣營的角色相比于善良陣營的角色,就沒有那麼明确的道德觀念,他們通常隻是依據着某種準則行事,而不會去考慮準則的導向是否正确。而邪惡陣營的角色,他們完全沒有任何道德觀念,隻被自己的欲望與需求驅動,并可以為此做任何事。

從規則觀念上,陣營同樣被劃分為三種:守序、中立,以及混亂。守序陣營的角色,會傾向于遵循規則和秩序。而規則觀念方面的中立陣營,對于規則秩序的态度是牆頭草一般的搖擺不定。遵循與否,完全取決于形勢與時機。至于混亂陣營,他們堪稱徹頭徹尾的“法外狂徒”、“自由之子”,任何規則與秩序對他們而言都是形同虛設,他們隻會忠于自己的意願。

有了這兩方面劃分規則的概念之後,再将它們結合起來,就形成了D&D規則中經典的陣營九宮格。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D&D規則中的陣營劃分

陣營九宮格

守序善良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D&D規則中的陣營劃分

D&D世界中,隻有守序善良陣營的角色可以成為聖武士

守序善良陣營的生物們以公理和正義為己任,克己守信、善惡分明、大公無私、除暴安良。他們可能是英勇的騎士、公正的法官……對于守序善良的角色而言,保護良善與懲奸除惡同樣重要,善者應該得到保護與嘉獎,而惡者必須接受懲罰。在正義之士眼中,他們是最可靠的盟友;而在邪惡之徒面前,他們則是最無情的敵人。與嫉惡如仇一樣,守序善良的角色對無視社會規範和要求的混亂行為也十分反感。這也就是同處善良陣營,守序善和混亂善之間的關系卻一直都不怎麼樣的原因。

代表人物:印第安納·瓊斯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D&D規則中的陣營劃分

中立善良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D&D規則中的陣營劃分

D&D世界中中立善良陣營的代表性生物——天使

中立善良也被認為是“真正的善良”,該陣營的角色對任何人都一視同仁,如太陽般散發着自己的善意。對于中立善良的角色來說,每個人都應該被善待。即使是為非作歹之人,隻要還有被救贖的可能,就應該給他們機會。盡可能幫助所有人的“至善”在他們眼中是最重要的,為了達成它,無論是需要遵守或是打破秩序,他們都不會有絲毫猶豫。與此同時,中立善良的角色極具犧牲精神,舍己為人對他們而言就如同呼吸一般自然。一個真正意思上的中善角色,在其他人眼中就如同聖人一般。

代表人物:蜘蛛俠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D&D規則中的陣營劃分

混亂善良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D&D規則中的陣營劃分

混善陣營的代表種族之一——精靈

混亂善良陣營的角色以自己的方式踐行正義與善良,對于他們來說,法律與規則并沒有什麼意義,而且無論對象是誰,壓迫與指令都是無法接受的。他們的道德标準不同尋常,這讓他們可能時常會做出與一般社會準則相悖的舉動。面對惡行,混亂善良陣營角色們的自由精神與正義感往往讓他們迅速響應、重拳出擊,而這種作風經常讓他們的守善盟友們頭疼不已。

代表人物:羅賓漢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D&D規則中的陣營劃分

守序中立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D&D規則中的陣營劃分

規則中的許多武僧都是守序中立陣營的一員

對于守序中立陣營的角色來說,規則與秩序是唯一的真理,與之相比,對錯善惡根本不值一提。在他們的觀念中,合理有效的強制性标準是必要且必須被遵守的。是以,無論它是明治還是暴政,隻要能維護秩序,守序中立者都會成為它的衛道士,并不惜代價地保證它的施行。

代表人物:詹姆斯·邦德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D&D規則中的陣營劃分

絕對中立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D&D規則中的陣營劃分

作為視自然高于一切的職業,大部分德魯伊都屬于絕對中立陣營

如果說整個陣營九宮格中哪個陣營的存在感最低,絕對中立恐怕是無可争議的答案了。作為一個給人的感覺就像是毫無立場的陣營,絕對中立的角色們奉行中庸之道。他們并不緻力于維系事物的中立狀态,而是随波逐流,視形勢與時機決定自己的行為。對于絕對中立的角色來說,他們更願意與善良而非邪惡為伍,但與拒絕作惡相同,他們也不會主動行善。在他們眼裡,無論是善、惡,還是秩序混亂,都是具有偏向性的極端觀點,而順其自然,保持中立的态度才是最好的道路。這種思想與我國的道家思想,在某種意義上有着相當的相似度。

代表人物:勞拉·克勞馥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D&D規則中的陣營劃分

混亂中立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D&D規則中的陣營劃分

許多野蠻人都是混亂中立陣營的一份子

作為徹頭徹尾的個人主義者,混亂中立陣營的角色視自己的自由高于一切,他們藐視權威、痛恨限制并且反對傳統,與混亂善良的角色不同,他們對于他人的自由毫不關心。混亂中立者的行為難以預測,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相比随心所欲,善惡是非永遠都是次要的問題。

代表人物:傑克船長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D&D規則中的陣營劃分

守序邪惡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D&D規則中的陣營劃分

魔鬼堪稱是D&D世界中守序邪惡陣營的代表

守序邪惡者重視傳統、忠誠與紀律,守序邪惡的角色通常十分認同階級制度,并以此建構起便于滿足私欲的組織團體。他們漠視自由與生命的價值,冷酷無情地攫取自己想要的一切東西。出于對秩序的遵循,守序邪惡者一般會在規則範圍内有組織和計劃地行惡,也正是是以,他們是邪惡陣營中少有的能與中立及善良陣營在某種情況下共處的成員。

代表人物:萬磁王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D&D規則中的陣營劃分

中立邪惡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D&D規則中的陣營劃分

中立邪惡陣營最具代表性的生物——巫妖

如果說中立善良是“真正的善良”,那麼中立邪惡就是“真正的邪惡”。身處該陣營的角色既不願遵守規則秩序,也不會完全被原始的欲望與沖動左右而狂躁不安。對于他們來說,秩序是隻有對自己有利時才需要遵守的東西,一旦對自己不利,就可以立即背棄。無論采取何種手段,中立邪惡者所關注的隻有自己的利益,而任何對此有阻礙的事物都将是他們清除的對象。

代表人物:魔形女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D&D規則中的陣營劃分

混亂邪惡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D&D規則中的陣營劃分

混亂邪惡陣營代表生物惡魔中的最強者——惡魔主君狄摩高根

出于天生的貪欲、憎恨和嗜血的破壞欲,混亂邪惡的角色會肆無忌憚地奪取任何他們能夠奪取的東西。此陣營極度缺乏組織性,即使能夠形成群體,也隻是出于強迫與暴力的奴役。在混亂邪惡的陣營裡,唯有真正的強者才能夠發号施令,而一旦他有所衰退,就會立刻被取而代之。對于混亂邪惡者來說,毀滅本身是一種渴望,也是一種本能。

代表人物:小醜(《蝙蝠俠》)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D&D規則中的陣營劃分

以上,就是D&D經典陣營劃分的全部内容了,不知看完之後的你,會把自己放進哪個陣營中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