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孟子曰:“仁言不如仁聲之入人深也,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愛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
譯文
孟子說:“仁愛的言語不如仁愛的聲望那樣深入人心,好的政令不如好的教育那樣赢得群眾。好的政令,百姓畏服;好的教育,百姓喜愛。好的政令赢得百姓的财力,好的教育赢得民心。”
解讀
本章論仁言、仁聲與善政、善教。前者是說身教勝于言教,後者則強調在善政的基礎上進一步重視善教。孟子重仁政,主要是為了滿足百姓的基本物質生活,但在解決物質生活之後,孟子也強調對群眾的教育、引導。從次序看,應先善政(仁政)後善教;從效果和結果看,善教又優于善政。本章與8.16章“以善服人者,未有能服人者也;以善養人,然後能服天下”的立論稍有不同,可參看。
▼點選名片 标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