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少年時期離鄉赴美 華人“1.5代”面臨多重困境

作者:MtimeTime.com

中新網12月13日電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道,美國人口普查局(U.S. Census Bureau)2012年統計資料顯示,在抵達美國的數以萬計的移民中,每年都有兒童和青少年被他們的父母帶到這個國家。例如,在2001年,大約31萬(17%)抵達美國的移民年齡在5至16歲之間。這些年輕人被稱為1.5代,因為他們處于“中間”狀态,既不全是美國人,也不僅僅是新人。

學生與家長 關系沖突很多

紐約市曼哈頓下東城高中英語老師敏主要服務新移民的學生。根據她在該校工作18年的經驗,她發現這些1.5代學生與其家長之間的關系和沖突“很多”,且他們的沖突與美國出生的孩子與家長的沖突“不太一樣”。這些在美國的國中和高中的1.5代,“出現的問題很大,需要社群關注”。

紐約華人劉先生的大兒子初三時移民赴美,而小兒子在美國出生。他說,兩個兒子雖然出生在同一家庭裡,但生活習慣和文化觀念完全不同。

他說,大兒子在中國接受了國中教育,具有中國傳統文化的思維觀念。例如,他把來源地寫成中國,結果大學要按照留學生的标準收費。大兒子喜歡吃中餐,尤其是家鄉菜。大兒子的朋友主要是新移民和留學生。“他在外州讀碩士時,與兩個中國留學生住在一起,成為鐵哥們。”

大兒子還懂得一些中國傳統禮節,如遇到長輩,他也知道叫人。他說,大兒子可以用中文與父母交流,而且用的中文也比較道地。他也看中文電視劇,尤其喜歡日韓女孩,“他将來找的對象應該是亞裔。”

小兒子則是另外一種情況。目前,小兒子在紐約市特殊高中讀書,朋友大多是外族裔,很少華裔。雖然小兒子在家裡吃中餐,但是若問他最喜歡吃什麼食物,他還是說三明治、漢堡包和熱狗。小兒子雖然也上中文學校,但是中文詞彙很少。一遇到複雜一點的事情,他就要用英語。他多次問小兒子将來準備在哪裡讀大學,小兒子總是顧左右而言他,“我估計他将來要去外州讀書,以便脫離父母。”

父母期望高 孩子壓力更大

紐約華人Dennis的兒女分别為20歲和18歲,在紐約出生長大,現在都在上大學。他本以為兒女與中國來的留學生應該容易成為朋友,因為都是華裔。“但是孩子說,他們與留學生玩不到一起,因為想法不同。”

下東城高中英語老師敏說,她教的學生多是1.5代。“他們多數來自廣東、福建,也有來自北方其他省份的。”有的孩子移民赴美時,已經16、17歲或者已經18歲。由于父母對他們的期望很高,孩子承受的壓力更大;而父母與他們不容易交流,是以累積的沖突越來越多。

她說,這些孩子的父親大多在孩子年幼時離開中國,到美國打拼,也有的是母親先到美國。許多人通過各種方式拿到綠卡,然後再申請配偶和子女赴美團聚。在孩子成長的關鍵階段,父親或母親不在身邊,感情生疏。

同時,夫妻之間長期分居,并且分居在兩個國家,也有交流缺失的問題。夫妻一方在家鄉帶着孩子,苦等綠卡,另一方在美忙于生計。終于在美團聚的時候,“孩子與父親或者母親已經十多年沒有見面了”。

這些家庭的父母對孩子的期望也很高,希望孩子努力學習,取得好成績,将來能夠考上好的大學,不枉家人分别這麼多年。但是,這些孩子在家鄉很可能就沒有好好讀書,再加上來到一個全新的英語環境,學習更加吃力。

另外,在家鄉時,這些十幾歲的孩子都有自己的交際圈。現在,他們随着家長移民美國,脫離了原來的朋友圈,就等于連根拔起。于是,有人出現心理問題,“學生不來上課了,我就打電話找人。”這時,輔導員告訴她,這個孩子患上了憂郁症。

敏說,父母對他們的孩子期望過高,而孩子不會英語,加上新移民家庭經濟條件有限,所有這些都對孩子産生壓力。同時,父母為了謀生,早出晚歸,與孩子的溝通很少,也不願意參加學校舉辦的活動,是以“父母需要改變”。

2020年3月,紐約市暴發新冠肺炎疫情後,紐約市的學校全部關閉,實行網上上課。“我發現幾個孩子不上網課。”她告訴家長,他們的孩子可能有心理問題,但是家長沒有意識到,結果耽誤了孩子的治療。

她說,許多孩子出現心理障礙,表現為愛打遊戲,其實是在逃避,“他們需要與心理專家溝通”。該學校有自己的心理學家,可以給孩子做心理評估,但需要家長簽字同意。她給家長打電話建議他們同意給孩子做評估,但多數華人家長不同意。

經濟問題也是導緻這些孩子出現精神問題的原因之一。她說,這些孩子随着父母移民到美國,先在親戚家落腳。“他們居住條件很差,孩子心裡很痛苦。”但父母因為不會英語,沒有技術,找工作不順利,就沒有能力改善家庭生活。

另外,還有許多父母來到美國後,在紐約找不到工作,隻能去外州打餐館工。“有時,父母也分别在不同的州打工,實際上繼續分居。”但是,外州沒有像紐約市公立學校提供的雙語班,是以孩子要留在紐約市讀書。許多孩子邊讀書,邊打工。來到美國也與父母分居,他們與父母的關系也不可能恢複。

她說,父母認為,隻要孩子來到美國,坐在教室裡學英語易如反掌,實際上這些父母并不了解孩子的需要。許多孩子已經适應家鄉的生活,并不想到美國;另一些孩子則認為自己将來總是要到美國的,是以在家鄉也沒有好好念書。

不過,也有學習好的孩子,但是人數不多,大約20-30%讀了大學,有了好的發展。例如,有人找到了穩定工作,組建了家庭,甚至成為專業人士,如醫師、藥劑師、護士、教師等。還有的學生自己創業,經營餐館。當然,許多人仍然在打工。

夾兩種文化 獨特的群體

洛杉矶加州大學社會學教授周敏說,學者對1.5代的定義比較寬泛。一般的定義是在國外出生、移民時年齡13歲以下,但也有學者定義為移民時年齡18歲以下。這些1.5代的父母是“第一代”移民,即移民時已經是成年人,1.5代也不是出生在美國的“第二代”。1.5代年輕人與第一代和第二代是分開的,本質上不屬于任何一代。

盡管1.5代的定義不同,但大多數研究人員都認為,1.5代是一個獨特的群體。有的專家認為,他們既不是第一代移民,也不是第二代移民,既不是新移民,也不是美國人。第一代移民是出生在他或她的祖(籍)國并在成年後移民到新的東道國的個人。

過去的研究表明,第一代和第二代移民在身心發展階段、家庭社會化過程、學校和社會經曆以及對家鄉的取向等方面存在顯著差異。1.5代人生活在兩種文化之間:他們在學校參與主流文化,在家裡說他們的母語,但在學校隻說英語。

有學者指出,1.5代這個詞通常被負面地視為不同且具有獨特需求,進而在教育機構内造成問題。他們這樣解釋1.5代人:他們部分受過外國教育,部分受過美國教育,可能會形成一種奇怪的語言使用模式,他們可能認同一種語言,但實際上更擅長另一種語言。(韓傑)

來源:中國新聞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