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乾隆問武将要什麼賞賜,一個要美女一個要權,兩人的結局讓人唏噓

在中國古代封建王朝有一個很現實的問題,武将的功勞已經大到威脅到了皇帝的統治地位,那麼他将該如何自處呢?這其中亂世之中這個問題更加突出,因為我們看到了亂世之中很多的武将一開始的确是效忠皇帝的,可是随着權力的增大,那麼他們必然會産生各種心思。

比如趙匡胤,他一開始是後周的大将,周世宗柴榮在位期間趙匡胤也表現得很忠誠沒有一點反叛的意思,可是等到周世宗一歸天,趙匡胤立馬就反了,而五代十國時期趙匡胤的例子并非個例,是以這也難怪很多的皇帝對那些手握重兵的武将這麼忌憚了。

乾隆問武将要什麼賞賜,一個要美女一個要權,兩人的結局讓人唏噓

曆史上,能夠做到功高震主而主不疑的唯有兩位,一個是唐朝的郭子儀,另一個就是秦朝的王翦。

當然了,王翦和郭子儀的高明之處就在于懂得對症下藥,否則要是敢在朱元璋面前這麼要賞賜,就算是王翦和郭子儀的情商也絕對沒命了。

不過曆史上像王翦和郭子儀這樣懂得明哲保身的人實在是太少數了,更多的還是像嶽飛以及李牧等人一樣,清朝就有一個明顯的案例,那是發生在乾隆時期的事情:

清朝乾隆時期,清朝處于最鼎盛的時期,雖然近代史上清朝割地賠款喪權辱國,不過乾隆時期的清朝還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這個時候清朝乾隆皇帝為了維護領土完整還是有不小貢獻的。

乾隆時期,清朝國内大體處于平穩階段,可是邊境當時并不安甯,北部和西北部襲擾清朝整整三代的準噶爾直到乾隆時期才被徹底平定。

好不容易準噶爾平定了,大小金川又開始搞事情了,由于叛亂來得非常突然,是以也打了乾隆一個措手不及,就連前期平叛的主将都被殺了。

乾隆問武将要什麼賞賜,一個要美女一個要權,兩人的結局讓人唏噓

不得已之下,乾隆隻好派出自己得意的兩員大将海蘭察和烏爾登前去平叛。

兩人在此之前并無多少交集,不過兩人都是身經百戰的名将,雖然彼此不熟悉對方的套路可是卻配合得相當默契,最終大金川也被成功平定。

可之後的封賞卻顯示出了兩人的差距,或者說兩人的出身和環境造就了兩人的結局的不同:

海蘭察出身社會最底層,在此以前人生經曆非常豐富,當過小兵,幹過乾隆的貼身侍衛,因為能力出衆是以被乾隆一步步提拔起來。

正因為出身社會最底層,他見識慣了爾虞我詐,同時他也摸透了乾隆的心思。

而烏爾登則不同,他出身貴族家庭,從小就衣食無憂,曾經他也和海蘭察一樣當過乾隆的貼身侍衛,不過可能出身不同,他就一直沒有往這方面鑽研,他的目的就是想在乾隆身邊鍍鉻金罷了。

這兩人都是乾隆提拔的,可以說都是乾隆的心腹,不過海蘭察最後卻是功成名就,而烏爾登則是戰敗被殺,為何會這樣呢?根源就在于情商:

乾隆問武将要什麼賞賜,一個要美女一個要權,兩人的結局讓人唏噓

大金川戰役平定之後,按照慣例乾隆就要封賞有功之臣,當時乾隆也就跟兩位武将客氣一下,他并沒有說要給他們封賞什麼東西,而是問他們你想要什麼?

其實皇帝說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和你客氣客氣,但是更深層次就是想要考驗你,證明你是否有野心。

海蘭察聽出了皇帝的意思,他當即表示這一切都是皇恩浩蕩,和我們沒有任何關系,不過皇帝真的想要賞賜的話,賞給他幾個美女就行。

聽到了海蘭察的賞賜,乾隆很滿意轉過頭就問烏爾登。

烏爾登則沒有海蘭察那麼機敏,面對乾隆的賞賜他倒是很不客氣。

他向乾隆表示:他不想要别的,隻想帶兵守衛清朝的江山。

言外之意就是想要兵權。

乾隆問武将要什麼賞賜,一個要美女一個要權,兩人的結局讓人唏噓

這句話直接戳中了乾隆的軟肋,在所有的大權之中,曆代皇帝最看重的就是兵權,可以說兵權就是皇帝的“逆鱗”。

這種東西一般都是需要皇帝主動給,但是你不能主動要,此刻烏爾登直接開口問皇帝要兵權,恐怕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惹下了多大的禍。

對于皇帝來說,他們對于大臣是沖突的心理,他們想要讓大臣替他們效命,可是卻也擔心他們滋生野心,是以會用各種方式考核他們,考核通過的繼續重用,不通過的則被列入黑名單。

海蘭察雖然是粗人,可是他粗中有細,一下子就看出了皇帝的意思;而烏爾登則沒有這麼高的政治敏銳度,他真的以為乾隆會這麼大方,殊不知他的行為觸動了乾隆最深處的逆鱗、

乾隆問武将要什麼賞賜,一個要美女一個要權,兩人的結局讓人唏噓

在之後的一次軍事行動之中,烏爾登戰敗,乾隆問都沒問過程直接下令将烏爾登賜死,這就是差距。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