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題:匠心育人譜華章技能群星耀鵬城深圳技師學院為特區培養教育訓練技能人才23萬人讀特用戶端·深圳新聞網2021年12月13日訊(晶報記者 彭丹 通訊員 蔡勇 華志輝)今年,深圳技師學院舉行了以“技能青年·強國有我”為主題的第十七屆技能節。除組織技能競賽外,本次技能節的一大亮點便是深圳技師學院校友會精心籌劃,在校圖書館舉行的百名優秀校友展。作為國家重點技工院校,深圳技師學院(以下簡稱技師學院)緻力于培養應用型、複合型、創新型知識技能人才,探索出“校中廠”“廠中校”“技師工作站”“企業新型學徒制”等多種培養新模式。建校36年來,技師學院累計培養、教育訓練各類技能人才23萬人,許多畢業生逐漸成長為深圳資訊通信、智能制造、創意設計、現代服務、汽車技術、珠寶首飾、印刷傳播、生物制藥、風景園林等行業領域的中堅力量。馬若文:從設計師到創業者,人生的車輪滾滾向前“當時,職業技術型學校的學生并不是特别吃香,社會偏見還是比較大的。”2007屆設計學院室内設計專業畢業的馬若文坦言,自己在進入校園後心裡存在較大的落差感和迷茫感。“家裡沒人接觸過設計,也不知道設計是什麼。”設計對馬若文而言是個全新而陌生的領域。“當時覺得設計應該挺好玩的,對于未來的規劃沒想那麼多。”馬若文表示,直到接觸了軟體設計課程後才發現了設計的樂趣,并慢慢愛上了設計。“可以用電腦軟體做一些小設計,比如說設計賀卡等等。”他回憶,在學習生涯裡面留下深刻印象的一個作品就是年曆設計,這讓他第一次嘗到了勞動成果的甜味。馬若文介紹,設計的年曆以“車輪”為設計靈感,将曲目、圈速、星距等自然實體現象以抽象的圖形融合12個月份的頁面,通過指尖轉動揭開新的月份篇章。他表示,這也寓意着人生就像一隻不斷向前碾轉着的車輪,這項作品還收獲了衆多教師的一緻好評。憑借優異成績畢業後,馬若文通過多年奮鬥,跻身深圳室内設計行業并與合夥人創立深圳市奧萊室内設計有限公司,多年來帶領團隊取得了400餘項優秀成功案例。回想起畢業時的情景,馬若文感慨道,學院為讓畢業生得到更多的就業機會,動員了所有教師力量。反觀現在,作為公司管理者的馬若文每到畢業季,都要回母校“搶人”,優質技能型人才已成為各大企業的“香饽饽”。“不論是硬體設施還是人才培養,學院的教育事業正不斷發展壯大。”馬若文表示,無論是專業課程設計,還是師資隊伍建設等方面,學院都在為學子們創造更加優質的學習條件。在事業有成的同時,馬若文心系母校發展,成為了技師學院校友會和設計學院校友會首屆副會長,不斷為學校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許澤燕:非遺元素融入創新珠寶設計,傳承“匠人匠心”精神對聯是漢語獨特的藝術形式,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瑰寶。而對于就讀技師學院珠寶學院珠寶鑒賞與營銷專業的2012屆畢業生許澤燕而言,是藝術設計生涯的再一次堅定。“那節課是設計選修課的晚自習,我正在畫設計稿,作品名叫《普天同慶》。”那晚,許澤燕正在專心畫着以“對聯”為靈感的設計手稿,這吸引了老師的注意。“老師看了設計圖後很感興趣,并詢問我願不願意繼續完善作品參加比賽。”許澤燕表示,“對聯”的設計靈感也隻是突發奇想,正因為有了老師的鼓勵才萌生了參加比賽的想法。盡管學習的是珠寶鑒賞與營銷專業,但在設計功底的積攢上,許澤燕付出了比常人更多的努力。留給許澤燕的準備時間并不多,要在一周的時間裡完成設計、修改、完善,時間緊,任務重。“我印象很深刻的是,周末舍友都回家了,我就自己在宿舍通宵畫稿。”回憶起求學過程中的點滴故事,許澤燕很是懷念。以“對聯”為設計主題,融入中國傳統佳節的節慶元素,許澤燕的珠寶設計作品《普天同慶》獲得了2009年第七屆技能節“福麒杯”首飾設計大賽優秀獎。獎雖不大,但意義極重。“那時候就更堅定了我要走珠寶設計這條路。”許澤燕表示,自己從汕頭老家來到深圳求學,付出的努力要比其他的本地學生要多,隻有紮紮實實學好專業知識,才是王道。“正是學校重視我們的技能水準培養,舉辦各式各樣的比賽,讓我在比賽中得到了很多鍛煉,豐富了經曆和閱曆。”由于自幼深受潮汕地區傳統文化的熏陶,許澤燕對非遺傳承技藝的“匠人”精神以及藝術元素呈現出濃厚的興趣,這也為她的珠寶設計之路提供了源源不斷的靈感源泉。自2012年畢業後,許澤燕堅持把傳統元素加以創新用珠寶的形式展現。2021年2月,浙江義烏市創新設計産業協會飾品設計專委會聯合廣東省時尚首飾及配飾協會設計師專委會共同出版以中國風為主題的原創設計作品集《2021首飾設計師優秀作品集》,其中,許澤燕以《百鳳來儀》系列原創作品入選。“鳳凰攜寶物雲遊四方,落地于富饒之地。”談到創作初衷,許澤燕表示,《百鳳來儀》珠寶系列作品靈感源于中國傳統的靈鳥,将翡翠、彩寶、鑽石、黃金、珍珠以精雕細琢,賦予珠寶豐富的傳統文化内涵。如今,許澤燕已成為深圳珠寶首飾設計師協會新銳珠寶設計師,國家進階寶玉石檢驗員,國家中級鑽石檢驗員,美術作品獲得300餘項國家版權,被認定為2018年深圳市“龍崗區技術能手”和2019年深圳市“羅湖區技術能手”面對取得的成績與榮譽,許澤燕始終心懷感恩,“成長過程中離不開師長們的關懷和幫助,在參加工作後,遇到問題還是會向學校的老師請教,就跟家人一樣。”她表示,“非常感謝學校開啟我的智慧之門,學校也成就了我對珠寶的熱愛和寄托,希望母校辦得越來越好。”莊義偉:跨專業的“華麗轉身”,不給人生設限2005屆物流專業畢業的莊義偉,如今已是深圳市玲珑玫瑰服飾有限公司總經理,在深耕服裝行業9年裡,公司月銷量千萬元,年總銷售額過億元。莊義偉介紹,公司集設計研發、技術闆房、生産質檢、品牌營運、售後維護于一體,全面實作企業規模化、規範化、專業化和品牌化。作為早期的畢業生,莊義偉始終堅持腳踏實地,在畢業後深耕服裝行業,并積極順應時代發展潮流,發展線上網店并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客戶回頭率高達80%。世界上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在人生路上,莊義偉不給人生設限,實作了華麗轉身,在服裝行業繼續閃耀光芒。産教融合,打造國内一流技師學院教育是培養人的活動。如何推動職業教育培養更多優秀人才,技師學院走出了“深技師模式”技工教育特色之路。技師學院堅持産教融合,始終把校企合作作為基本辦學制度,通過重點加強與頭部企業的深度合作辦學,引進華為、亞馬遜、京東等頭部企業技術标準,并引進周大福、銀寶山新等企業的生産營運項目等,逐漸打造出特色優勢專業、課程體系等模式,先後被人社部評定為國家高技能人才培養示範基地、全國技工院校骨幹師資教育訓練基地,并獲得了衆多榮譽。接下來,技師學院将緻力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國工匠,繼續立足特區建設和新興産業發展,瞄準“中國制造2025”和國家産業更新及技術革新浪潮等國際前沿高端智造技術,努力培養複合型、創新型、國際型高技能人才,為深圳提供有力的高技能人才支撐,打造成為國内一流、國際知名的高水準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