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湖人教練組所謂的開會,真是哭笑不得。沃格爾最後竟然指望着阿裡紮出戰,關鍵是助教說,阿裡紮還是步履蹒跚。這就是湖人的未來嗎?
如果這段視訊是真的,也就是沃格爾教練組真如此之想,如此之開會,那麼湖人絕對走不遠,因為這個會隻能反映出教練組的愚蠢。我們沒有從這個會上,看出NBA教練的獨特之處,有時候他們隻是在那個位置上而已。
圍繞湖人隊的問題,我們做一個解釋,首先解釋下濃眉感覺到累這個問題。

其實熟悉詹姆斯體系和比賽的同學們,很容易看出來濃眉累的原因。首先,戴維斯是詹姆斯體系中,兩個結構的集合。
我們多次講到了詹姆斯體系的組成,有無差别單打手,射手群,空間型大前鋒。濃眉本質上是內建了空間大前鋒和無差别單打手作用的人,這是因為湖人沒有引進萊昂納德,三巨頭的配置隻能由雙核支撐。幸好濃眉有單打能力,才能有之前歐文和韋德的作用,不然湖人或者詹姆斯,還需要在這個功能上尋找一個組成。
是以從進攻上可以知道,濃眉承擔正常進攻、關鍵進攻、遠投和二次進攻任務,事實上他也發揮了這些功能。以功能角度看,濃眉是戰術中的被動者,承擔詹姆斯的配置設定任務。他本可以做一個無憂無慮的結構者,像如波什和樂福那樣,但随着詹姆斯的年齡增大和賽場影響力下降,濃眉不得不成為一個在進攻中幾乎和詹姆斯同等重要的人。
他除了承擔詹姆斯體系的多重結構之外,還直接分掉了許多屬于詹姆斯自身的進攻成分。
你何曾聽說詹姆斯和别人在重要性上并稱?詹韋、詹歐是一種并稱,但他們并不平等,而湖人的詹眉,則是更加趨向于平等的組合,這都是因為詹姆斯球場勢能的變化。結論是,戴維斯在湖人進攻層次中所扮演的結構和實際比重,很多時候超過了詹姆斯。而在這樣的情況下,戴維斯依舊是一個配角。
在防守中戴維斯承擔的就更多了。
前兩年,有人說湖人是有防守體系的,沃格爾也是以被大家贊賞,但是本賽季湖人隊的過程告訴我們,前兩年的防守體系,隻是戴維斯一個人的匆忙罷了。
湖人外線有波普、卡魯索等人以中等偏上的跟随防守,對持球人形成壓迫,但這不是可以改變比賽形勢的防守。真正足以改變比賽形勢的防守,則是戴維斯的東補西補。因為這個形式的不斷出現,湖人隊在上賽季聽到了太多球迷們呼籲迎回霍華德的聲音。這些足以說明戴維斯的奉獻程度。
可是當被人說起時,戴維斯不論是進攻端還是防守端的貢獻,都幾乎被記在了别人的名下。進攻貢獻被記在詹姆斯名下,而防守貢獻被記在沃格爾名下,人們會提起戴維斯的貢獻,但幾乎從不把他放在首位。
休賽期時,戴維斯又被冠以“湖人未來”“當家球星”等稱号,實質上卻是連自己打哪個位置都決定不了的進階打工仔。要說詹姆斯的最佳隊友,應該算熱火的那一批,這之後,詹姆斯或多或少體會到了隊友不配合的窘況。歐文的出走和戴維斯的下滑,其實多多少少與“不配合”的心理有關。
要說以詹姆斯的雄偉之力,被人追随和依附也被人看作是應該的事,但世間總是有人更願意凸顯自己的作用,這不就是和詹姆斯同等理念嗎?何以見得濃眉的心理阻礙大于實際下滑?就看看他還有多少補防就知道了。
他在籃下已經很少補防了,在三分線附近的補防,也僅是擡手做個動作而已。
說到這裡,很多人已經看明白,湖人真正的沖突,是詹姆斯日漸下滑的實力,與迫切奪冠之間的沖突;是無法過渡的權力結構,與陣容體系再設計之間的沖突。
當詹姆斯還是一個優秀的持球進攻者時,霍華德基本無用,威少隻能做半個使用,最有力的人是那些射手,濃眉自然還是勞苦功高者。當詹姆斯狀态減退,不再是一個優秀的持球進攻者時,湖人需要調整詹姆斯體系,打出另一種即時有效率的打法,不一定成體系,但要有強勢點。
很明顯詹姆斯狀态不好或者幹脆不出場時,湖人的優勢隻能是威少和戴維斯衍生出的即時有效戰術。這裡的問題在于,詹姆斯的狀态是波動的,而且是注定波動的。
近兩場詹姆斯狀态十分好,但湖人的對手是太弱的球隊,存在大片時間的進攻不中。一旦面對快速且準的球隊時,詹姆斯體能的問題肯定會發生,而因為湖人依舊未能過渡出以威少和戴維斯為中心的進攻體系,詹姆斯被迫發揮的情況又會出現,相當于作繭自縛。
也就是說,隻要詹姆斯發揮好且不放權的話,他承擔更多任務的情況就會不斷加強發生,最終形成惡性循環。戴維斯自然是這個循環之内的人,威少和霍華德也是,不受影響的隻有那些射手們。
詹姆斯的球迷們,自然希望詹姆斯延續年輕時期的狀态,而理性的方式則是放權給隊友,讓他們提升參與感。巨星暮年時,幾乎都會遇到相同的問題,最終球隊和球星之間,總會有一個犧牲者。
以湖人目前的人員配置,球隊犧牲最終成績是令人遺憾的,隻有詹姆斯适當放權才是長久之道。可惜詹姆斯不會成為卡特,隻要他在,别人就是配角,那“不配合感”也隻能由他自己的高超發揮去填補了。
詹姆斯如果能延續打魔術的狀态,尴尬且受到譏諷的便是隊友們,而一旦不能持續打魔術時的狀态,則自己的處境就會艱難,目标就會成為奢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