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因愛回歸 為了兩尊明代陶俑上海博物館辦了個展

上博又有新展覽了,這一次的主角是兩尊明代的陶俑。收到消息的時候我就在嘀咕,秦漢、唐代的陶俑值錢我信,明代的陶俑有必要興師動衆嗎?最後抓住我的,是這對文物背後的故事。

今年四月,中國駐舊金山總領事館收到了一個包裹,裡面是兩尊陶俑的照片和一封信。發件人是加州的蘇珊娜·芙拉圖斯女士。在信中她說,這兩尊陶俑是她祖父的遺物,希望能将它們無償捐贈給上海博物館,送還給中國人民。

因愛回歸 為了兩尊明代陶俑上海博物館辦了個展

蘇珊娜的祖父韋特先生是哈佛大學的眼科教授,上世紀初到中國行醫。因為治好了一位富家子弟的眼疾,老爺一高興,就送了兩尊陶俑給韋特作為答謝。它們身穿藍色右衽長袍,腰束縧帶,動作刻畫細緻、表情生動傳神,非常精美,韋特先生非常喜歡,就帶回了美國。

1983年,為了慶祝上海與舊金山締結姐妹城市,上博專門赴舊金山辦展。韋特帶着孫女去參觀,發現自己的收藏,與其中一組66件明代彩色釉儀仗隊裡的陶俑非常相似。一問才知道,這些都是中國古代貴族墓葬的随葬品。于是,韋特先生就萌生了要把兩件陶俑送還給中國的想法。近40年後,蘇珊娜終于了卻了祖父的遺願,兩件文物也終于得以重歸故土。

因愛回歸 為了兩尊明代陶俑上海博物館辦了個展

是以這次,上博在接收兩件文物的同時,也将當年赴美展出的那組儀仗俑隊同步展出。經過上博專家鑒定,兩件回歸的陶俑與館藏明代陶俑的胎質和表面施加的低溫鉛釉都相同,造型和風格也極為相似,特别是與其中7件尖帽立俑一緻,應該是同一時期、同一地區的作品,對于研究我國古代墓葬制度和制陶曆時,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确定為國家三級文物。

蘇珊娜說:“能将這兩件精美的藝術品送還給你們——中國人民,這是我的榮幸。”

因愛回歸 為了兩尊明代陶俑上海博物館辦了個展

近年來,越來越多流失海外的中國文物回到祖國。蘇珊娜女士将兩尊陶俑捐贈給中國博物館,展現了美國普通群眾對中國人民的友好情誼,彰顯了文物自身所蘊含的“藝術的真正價值”。正如她所說,它們回歸故裡,不是因為金錢或政治;而是因為愛的力量以及對中國人民的尊重。

(看看新聞Knews記者:章海燕 視訊編輯:李書馨 實習編輯:尹翼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