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2022年聯考作文預測:不忘根本

閱讀下面的漫畫材料,按要求作文。

2022年聯考作文預測:不忘根本

剛出殼的雞

漫畫所諷刺的不僅是“剛出殼的雞”,而類似的事情也許曾發生在你身上或身邊。

請自選角度,自拟标題,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議論文或記叙文。

【文題解析】:漫畫的内容是:畫面左下方,有一個裂為兩半的邊緣不齊的蛋殼;右邊是一隻剛出殼的小雞(小鴨、小鳥),小雞嘴巴的斜上方寫着“破玩藝兒!”。

結合生物學知識來看,蛋殼對于小雞而言,如同子宮、胎衣,它孕育過、保護過小雞。

“剛出殼的雞”剛離開蛋殼,顯然是瞧不起蛋殼,沒有看到自己的出生曾得益于蛋殼,割裂并否定了自己與蛋殼的關系。小雞否定蛋殼,說它是“破玩意兒”,其實是在否定自己。

這反映出社會上的一些什麼現象呢?可以就事論事談那些羽翼未豐就忘本的人或事。如果推而廣之,當有深意,可以評說社會人生中的諸多現象。如:我們與父母親情、家鄉風物、中華文明、國家民族等的關系。

一言以蔽之,漫畫寓意是諷刺社會上“忘本”的人,他們對孕育、培養、幫助、教育過自己的父母、故鄉、學校、社會、文化,沒有感激之心,不懂得回報反哺,反而輕視、看不起,甚至指責、辱罵。

可提出正面觀點:學會(對生我養我的父母、家鄉等)心懷感恩,要知恩圖報,尋找并了解自己的“根”。

也可從反面提出觀點:不可“出殼”“忘”本,不可忘“己”所“出”,不能忘掉自己本來的境況或自身的本源,不可忘恩負義,等等。從小雞的角度行文最好,從蛋殼的角度言之成理亦可。

不宜從反面寫,比如“打破那個墨守成規的殼子就會獲得不一樣的生命”,比如“罵雞蛋殼是一種‘破舊’(批判舊思想)”。

較好的立意:

談中西文化。外來文化席卷而來,很多中國人就開始妄自菲薄,看不起本國文化與本土文化,盲目推崇西方文化,連飲食起居的生活習慣都以模仿西方人為榮。

2022年聯考作文預測:不忘根本

【佳作賞析】:不忘根本

曾有位哲人說過:“向後看才懂得生活。”人生的後方,生命的源始,是我們的安身立命之所。不忘根本,不嫌棄那生養我們的“舊殼”,才不愧于良心,才能走得踏實而穩當。

蒼莽天地,紅塵萬載,個體于這個世界,一如葦草之輕盈,若不是深深地紮根于家的沃土,我們又怎麼能逆勢挺拔,在人生的風雨中堅韌地搖曳?

曾被孝女孟佩傑的故事打動,一個失去父母的孤兒,深深紮根在養母為她用關愛築起的沼澤中。因為沒有忘記養母的恩情,她在養母重病後堅強地照看了養母12年。她弱小的身影,如葦草般飄搖在凄風苦雨中,而她卻用纖細的根系維持着堅韌的身姿,用發自内心的溫情與跪乳,感動了世人。

若将個體比作一棵樹,它的根深深紮進家庭的愛中,那麼我們整個民族之林的沃土便是對國家的愛,對民族文化的大愛。

當今,國人中普遍存在一種對本國文化的不認同感,認為中國傳統文化就意味着落後與保守,一臉的鄙棄與不屑。如此幼稚之舉,和那剛破殼而出的小雞嫌棄曾經的蛋殼,有何分别?這種膚淺認識的背後,是對民族文化根基的漸漸淡忘。

中華民族的精神家園,既不在美利堅和英格蘭的土壤上,也不在“原罪”與“等待救贖”之類的教義裡,秉承中國文化的精髓,我們才有安身立命之所。早幾年前南韓申請将端午節列為他們的文化遺産,就對我們敲響了警鐘。

所幸的是,中華民族也不缺有志之士,在為此搖臂呐喊,先是費孝通創新性的提出“文化自覺”與“文化自信”的呼籲。緊接着,杜維明教授用漢語将中國儒學引入了哈佛課堂。近年,弘揚傳統文化也納入了文化興國的戰略中。

中華民族之林正是有了他們的存在,才逐漸穩固了自己的根基,于經史子集中汲取養分,壯了枝桠,綠了樹冠,重新煥發勃勃生機。無忘根本,給了我們整個民族挺直腰杆的骨氣。

不管你走得多遠,記得回望你的“蛋殼”,記得說一聲“謝謝”,哪怕它再是破損與枯癟。

繼續閱讀